首页 > 经济·科技

年内超30家上市公司拟跨界投资光伏 机构预计产业链利润进一步向下游制造环节转移

2022-12-27 10: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李 正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光伏产业引发市场关注。12月25日晚间,网络公司三五互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三五互联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一期新能源5GW异质结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建设“5GW超高效异质结(HJT)电池5G智慧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双碳”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成为社会共识,当前各领域都有不少企业正试图乘着政策和产业“东风”,寻找新的业务方向和增长点,但是这并非是一条好走的跨界转型之路。同时,随着上游赛道内企业快速增加,预计一部分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利润将进一步向下游制造环节转移。

  从二级市场来看,A股光伏设备板块(申万)表现活跃,截至12月26日收盘,该板块指数报10445.17点,当日涨幅5.84%,福斯特等多只个股涨停。

  多家企业跨界布局光伏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跨界布局光伏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金鸿顺、钢丝绳生产商赛福天等。

  “从长期来看,‘双碳’背景下,光伏必将成为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而一些企业也看中了光伏产业未来的广阔市场,纷纷投入其中,甚至不惜剥离自身传统业务,将业务重心集中到光伏产业。”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称。

  综合来看,部分选择跨界的上市公司,其主业经营情况并不理想,多为寻求新的出路而押注光伏产业。

  对此,财经作家、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行业企业热衷于跨界光伏,主要是看中了光伏行业的未来前景,但是光伏产业作为资本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行业,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从最近多家上市公司进军光伏产业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其表示要积极把握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打造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有契机不代表一定能带来盈利,有些上市公司宣称的投资额远超本身资本实力,也因此收到了监管层的关注函。投资者会发问,这些公司进军光伏产业,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真心进入光伏行业,还是为了‘蹭热点’炒作股价。”谢宗博进一步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的“跨界投资”,广大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要关注其是否具备长期投资能力、公司现有业务与管理架构能否与光伏行业发展需要实现业务和管理的协同。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秦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一些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的公司来说,能否通过跨界布局光伏扭转困局,还要看项目落实后的实际投资回馈情况。

  产业链利润有望进一步转移

  光伏产业从上游至下游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四大主要制造环节,此前由于产能问题,硅料和硅片两个环节出现明显的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产业链利润集中于上游的硅料和硅片环节,也限制了光伏产业整体发展,而这一根本问题在近期得到了明显缓解。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最新一周M6型号单晶硅片价格区间为5元/片-5.1元/片,成交均价已降至5.08元/片,周环比跌幅15.2%。同时,M10、G12等型号硅片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根据报价,近期硅片环节盈利承压明显,电池片价格降幅小于硅片,盈利小幅抬升;组件环节价格降幅明显小于电池,单瓦盈利明显提升。同时,组件与硅料价差近期也不断拉大,一体化盈利空间提升。后续硅料降价后,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产业链利润有望进一步向下游制造环节转移。

  对此,中泰资本董事王东伟表示,“光伏产业链利润进一步向下游制造环节转移是产业链演变的必然趋势。这两年上游硅料的利润过于丰厚,严重压制了下游制造环节的发展。展望2023年,硅料的紧缺将得到根本性缓解,产业链会回归理性,同时,光伏新基建仍会是明年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角之一。综合各种因素判断,2023年将是光伏大年,预计光伏制造环节利润有望提升10%至20%。”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上述制造环节外,随着硅料成本下降,非硅环节如银浆、背板等产业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制造业环节的利润率会随着规模效益的提升而得到提升。同时,随着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下游电站的投资利润率也会得到明显提升。(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上协:中国A股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加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26日发布的《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下称报告)显示,中国A股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7年至2021年研发支出由3127.7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至6425.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9.7%。  中上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国际...

    时间:12-26
  • 中上协: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13家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众号消息,12月2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0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13家,占A股全部的65.5%。其中,高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21家,占制造业上市公司的65%,相比于2017年底...

    时间:12-26
  • 中上协: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13家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众号消息,12月2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0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13家,占A股全部的65.5%。其中,高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21家,占制造业上市公司的65%,相比于2017年底的1250家增长了69.7%。(中...

    时间:12-26
  • 重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诞生 今年已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8家

      中新网重庆12月26日电 (张旭)12月26日,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外山”)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股票3619万股,募集资金11.69亿元,成为重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山外山是一家从事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连锁血液透析医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介绍,重庆科创板企...

    时间:12-26
  • 上市公司花式保壳财技引监管关注 投资者切莫火中取栗盲目押注

      记者 吴晓璐  临近年底,部分徘徊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动作频频,部分公司施展“财技”意图保壳。  12月23日晚间,*ST吉药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对公司近期披露的收到业绩补偿款、债权转让和债务豁免等事项进行问询,并要求公司结合回复补充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是否存在通过虚构交易、故意遗漏重大信息等方式规避...

    时间:12-26
  • 年内67家上市公司购信托产品超150亿元 少数公司遭遇兑付难题

      记者 余俊毅  购买信托产品是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参与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之一。近一个月来,百大集团、方大特钢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表示,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其风险又低于私募产品,因此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不过,随着信托行业转型...

    时间:12-26
  • 公司法修订草案即将二审:强化上市公司治理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梁晓辉)公司法修订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26日在北京介绍相关情况。  发言人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各方面意见,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  一是,强化股东出资责任。明确失权...

    时间:12-26
  • 今年以来26家上市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状态

      董添  12月21日晚,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自此,今年以来共有26家上市公司从有实际控制人状态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从变更为无实控人状态的上市公司公告看,不少是因为其他上市公司看好公司的产业价值,对上市公司原有股东股权进行收购,导致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多家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

    时间:12-23
  • 上交所: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发行CDR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上交所发布”微信公众号22日消息,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召开党委会,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提到,坚定对外开放不动摇,更好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提出,坚定贯彻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要求,更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始终抓住上市公司是资...

    时间:12-22
  •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大力引导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网12月20日电 题: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大力引导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20日,2023《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

    时间:1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