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2年广东粮食产量1291.5万吨 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2022-12-26 19:3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2月26日电 (程景伟 刘桢)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粮食产量为1291.5万吨,比上年增加11.7万吨,增长0.9%,为广东粮食产量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此外,2022年广东粮食播种面积3345.5万亩,比上年增加25.9万亩,增长0.8%;粮食作物单产386.1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0.1%。粮食产量、面积、单产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种粮面积看,2022年广东三季粮食面积均实现增长。其中,春粮(对应全国夏粮)面积214.4万亩,早稻面积1296.3万亩,秋粮面积1834.8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7.5万亩、8.5万亩、9.9万亩,分别增长3.6%、0.7%、0.5%。春播期间,广东农户为防范去年的旱灾再次发生,主动改种抗旱的玉米、大豆或薯类,旱粮作物面积增加;下半年,在早稻产量因灾受损的不利情况下,广东各地推动“以晚补早”措施落实落地,秋粮作物以及晚稻、大豆、玉米等主要品种面积增加。

大片的稻田 刘桢 摄

  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广东各地深挖耕地保供潜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垦造水田等举措,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田块种足种满,全力完成粮食安全目标任务。

  专家分析认为,2022年,广东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病虫害偏轻发生,但5月至7月在持续性强降雨和台风影响下,粤北和粤西部分地区受灾,对早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2022年下半年,粤西部分地区有台风登陆,粤东粤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各地通过加强灾情预警和田间管理等手段,保障了晚稻生长。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在早稻生长期,广东各地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有效挽回部分损失;下半年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有利于晚稻生长,广东各地加强统防统治,积极部署开展“一喷二防”、推进水稻烘干中心设施等项目建设,有力保障了晚稻产量。(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旦、春节假期将至 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元旦、春节假期将至,重点时段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备受关注,源头端的蔬菜生产是否稳定?蔬菜的产销对接如何?记者探访了蔬菜生产大省山东的几处“菜园子”。  丰产丰收有保障  “我今天装了10多吨的辣椒、西红柿,准备送往石家庄蔬菜市场。前段疫情期间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2个多小时就能到,来回...

    时间:12-27
  • 北京实施重点领域改革——营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既是发展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率先营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增强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使命。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从“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近年来,北京强力推...

    时间:12-27
  • 建筑业加速向绿色智能转型 智能建造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加速向绿色智能转型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建筑业经受了疫情等各方面的考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筑业转型迫在眉睫,建筑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促生产效率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中国建造”优化升级。一批自...

    时间:12-27
  •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

    时间:12-27
  • 绿色低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与2012年相比,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一个个数字,彰显“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照见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迈...

    时间:12-27
  • “消”字号产品制售乱象丛生 亟须加大整治力度

      消毒产品被当作药品宣传治病疗效  记者调查“消”字号产品制售乱象  ● 相较于“国药准字号”严格的审批流程,“消”字号产品不具有医疗效果,经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审批后即可上市。正因为如此,一些“消”字号产品生产者为获取更高利润,将此类产品作为药品宣传销售,甚至悄悄在一些皮肤乳膏、眼药水、婴幼儿护肤品等产品中添...

    时间:12-27
  • 与世界杯碰撞出“激烈火花” 投影仪市场进入增长快车道

      前不久,借着卡塔尔世界杯的热度,投影仪市场也火热了一把。  在世界杯举办期间,各投影仪品牌被主播和博主各种测评和推荐。根据美团发布的最新报告,在世界杯开赛前三天,平台上的投影仪配送订单暴涨165%;在开赛首日,京东投影仪成交额同比增长240%。投影仪成为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走红的一大消费品。  近几年来,投影仪带来的大屏沉...

    时间:12-27
  • 黄桃“出圈”,罐头产业能否抓住这波商机?

      疫情让罐头食品的应急保障属性凸显,在黄桃罐头备受青睐的同时,对我国罐头产业而言也是重要机遇  黄桃“出圈”,罐头产业能否抓住这波商机?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罐头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罐头出口国。随着工艺的迭代优化和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演进,罐头企业将传统中国菜肴工业化,带动了罐头行...

    时间:12-27
  • 沈阳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421个

      中新社沈阳12月26日电 (记者 王景巍)记者26日自沈阳市科技局获悉,沈阳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目前,该市新增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72个,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421个,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为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能级,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9月,辽宁材料实验室和辽宁辽河实验室揭牌运行,代表了沈阳科技创新平台体...

    时间:12-26
  • 新能源电力“下乡”,机遇与挑战何在?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开发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分布式能源,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的清洁用能问题,也正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  能源革命与农村发展关系密切,是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