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今年前11月新设企业超23万户

2022-12-23 11:3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已构建起以“互联网+信用承诺+形式审查”模式,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登记注册服务体系,形成了“承诺采信,践诺畅行,违诺必究”的放管闭环。目前,北京市96%以上的登记注册业务通过信用承诺制办理。今年1-11月,北京市新设企业23.10万户,同比增长7.36%。

  开办企业减时限,从24天到10分钟

  2017年,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北京开办一家企业,需要历时24天。

  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开办企业流程,2018年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时长从24天缩短到5天。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对接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等实现开办企业涉及事项“一窗受理、后台流转;一次申报,全程办结”。

  2019年年初,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托“e窗通”平台,将企业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用发票及“五险一金”用工信息采集等企业开办过程中可能办理的事项全部纳入,所有数据一表填报,不用再单独跑部门,将开办时长从2018年的“5天全办好”提速至“一天全办好”。北京企业开办正式进入“一个平台,一个环节,一个执照,一表填报,一次领取,一窗受理,一次不用跑,一天全办好”的“1时代”。

  2020年4月28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标志着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即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信用承诺办理登记,即时提交即时通过。“告知承诺制”通过简化登记条件和审查方式,审批效率提高了约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之内完成审核。

  目前,全市96%以上的登记注册业务通过信用承诺制办理。今年1-11月,北京市新设企业23.10万户,同比增长7.36%。

  开办企业减环节,从7个环节到1个环节

  根据《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在北京开办一家企业,需要7个环节。近年来,北京市通过不断简化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手续,企业开办在2019年已经实现“一个环节”全办好。

  在减环节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探索创新,推出“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积极探索“一网申请,同步受理、一次办结”的“证照联办”新模式。2020年10月2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证照联办”业务正式上线试运行,首次试点包括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小食杂店备案、冷藏冷冻食品贮存备案等业务联办。2020年10月30日,北京鑫鲜全时科技有限公司王先生通过“e窗通”提交了证照联办申请,申请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联办,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企业登记注册审批,食品经营许可同步审批办理完成,成为北京市第一家通过线上办理“证照联办”业务实现一次性拿到所需证照的企业

  在食品经营领域实行“证照联办”的基础上,北京市持续拓展“证照联办”应用场景,将“证照联办”模式推广至医疗器械销售以及药店、餐饮店、饮品、超市(便利店)、书店、门诊部、民办幼儿园、道路货运公司、道路客运公司10个场景,以“一次办好”为标准,实现“一次填报、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

  开办企业降成本,零成本成为可能

  2018年以前,企业刻制公章需要在办理营业执照后,由市场监管部门把数据传到公安部门,再由公安部门将数据传送至刻章企业,这个过程需要两天,数据传输结束后,企业才可以去公章刻制企业刻制公章,每套公章费用均价300元。

  2018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率先在丰台区试行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包含企业公章、发票章、财务章、合同章共4枚公章,免除了企业在开办环节中唯一的涉企费用,让“零成本”办企业首次成为现实。2021年10月,北京市对各区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个体工商户开办和企业开办享受同等待遇,根据需求一次性向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营业执照、公章和发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三大件同步发放。据统计,免费刻章政策实行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3.4亿元。

  此外,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通过“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让群众和企业眼里的“一件事”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全国率先实现在营业执照上加载“企业码”,便利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市场主体相关信息。“企业码”整合归集企业执照信息、“一照多址”信息和电子许可证等各类常用涉企信息,社会公众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等移动端扫描“企业码”,即可查看了解市场主体相关信息,便利交易相对人、社会公众查询市场主体相关信息,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截至目前,北京市电子营业执照累计调用量9100余万次,居全国首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赣南家具产业嬗变:从“贴牌”到“创牌”

      中新网赣州12月24日电 题:赣南家具产业嬗变:从“贴牌”到“创牌”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冬至时节,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居小镇的一家设计机构内,来自西班牙的黄龙(中文名)坐在电脑前,认真看着部分赣南家具产品的优秀设计方案,“我希望通过融合东西方设计理念,为南康出口家具进行设计,让中国实木家具进一步走进欧洲市场”。 ...

    时间:12-24
  •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高质量发展下保险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高志苗)“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上如是说。  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23日在上...

    时间:12-24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风急浪高 信心坚定

      中国网财经12月24日讯(记者 畅帅帅)时至岁末,好消息频频,在防疫“新十条”发布之后,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愈发信心十足。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国家高层会议与经济学家纷纷表态:“风急浪高”“信心坚定”。  2023年中国经济如何施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时间:12-24
  • 年内证券监管部门开出263张罚单 “剑指”中介机构

      本报记者 邢萌  见习记者 毛艺融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部分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多发,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12月22日,海南证监局公告,对德赢(福建)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及注册会计师高琦、彭茂勇出具警示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截至12月23日,证券监管部门已对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开出263张罚...

    时间:12-24
  • 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强调千方百计扩内需

      中新网长春12月24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23日在长春召开,“扩内需”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关键词之一。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刺激和加强引导各类消费。  会议总结了2022年吉林省经济工作,分析研判了当前形势,部署安排了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

    时间:12-24
  • 新疆铁路货运量首破两亿吨 提前8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指标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4日电 (吴奇 侯娇 徐丽)12月23日17时50分,一列满载5000吨煤炭的列车平稳起步,从乌将铁路准东站开出,将经由兰新铁路,运往四川成都大坝站,送去电厂急需的“暖心煤”。截至当天,新疆铁路部门完成货运发送量2.017亿吨,提前8天完成2.013亿吨的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年内首次突破两亿吨大关。  铁路货运量是新疆经济...

    时间:12-24
  • 微博:拟以15亿元收购新浪总部大厦持有人全部股权

      微博拟15亿元买下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  12月23日晚间,微博股份有限公司(NASDAQ:WB,HKEX:9898)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Weibo Hong Kong Limited与新浪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浪香港有限公司就买卖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订立若干协议,据此,Weibo Hong Kong Limited同意购买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

    时间:12-24
  • 【地评线】金羊网评:释放乡村振兴“组织动能”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党支部作为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时间:12-24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长0.5%。至此,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央视网12月22日报道,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增长0.6%,2019年—2022年三年累计扩大3366万亩。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作为...

    时间:12-24
  • 辩证看待居民储蓄意愿上升

      居民储蓄意愿上升,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主、被动因素影响,对此,应辩证看待。居民持有的存款增多,有利于经济稳定,但存款增加过多也会抑制消费。必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增强消费能力。  当前,居民的储蓄意愿依然较强。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前三季度,住户...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