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 满足市民医药物资需求

2022-12-19 21:5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 满足市民医药物资需求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题:北京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 满足市民医药物资需求

  作者 徐婧 易海菲

  北京正在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面对疫情和年末业务高峰的“双重压力”,北京的快递行业目前状况如何?怎样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满足市民医药物资需求?

  19日,记者来到快递派送和药品物流一线,在包裹和药品的运转之路上,感受北京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情况。

  畅通渠道,快递企业产能整体恢复

  受疫情和业务高峰的双重影响,近期北京部分快件出现积压,服务时限有所延迟。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金京华19日表示,国家邮政局支持协调相关快递企业全国总部调派京外力量支援北京。目前京东、顺丰、德邦等企业已派出超过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递服务工作,人员力量得到相应补充。

  与此同时,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药监局、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等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员工复工复产。

  李海蛟15日从内蒙古出发,抵达北京后就开始配送工作。19日上午,中新社记者在京东物流北京领航营业部见到他时,他正将几十件货物装车,准备送往附近的两个小区。

  “这个站点的积压货物已经清理完成,现在处理的都是新到的快件。”李海蛟说,这几天陆续收到衣物、暖贴、药品等物资,自己就住在离营业部不远的宾馆,“在北京的衣食住行都被安排好了”。

  目前,北京市快递企业产能整体上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京内分拨中心基本不存在超期未处理的积压件。京东物流北京地区负责人马伟介绍说,公司已开启“夜派”模式,并在订单派送过程启用优先派送机制,确保医药、防疫物资等订单实现优先配送。同时,在北京常态化运营的约100台智能快递车与京东健康合作,提供药品夜间配送服务,进一步提高末端配送效率。

  全程接力,持续加大医药物资供给

  当前,北京市疫情快速发展,对全市药品供应保障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对此,北京通过本市企业释放最大产能,组织海外采购,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多方采购、增加货源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医药物资供给。

  19日下午,在位于西城区的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大区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将传送带上的药品根据需求进行拆盒分装,准备配送。该集团北京大区副总经理黄丹介绍说,12月1日至18日,该物流中心已有1170万盒抗疫药品(含库存)被投放到北京近300家二三级医疗机构、22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和3000余家零售药店。

  “从药品入库到完成终端配送,整个流程要在4小时内完成。”黄丹说,在交管部门的协调和药监部门的支持下,药品流转过程的效率提升了约50%。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紧缺药品以最快速度到达市民手中,北京开辟“绿色通道”,各区指定辖区内配送企业对接大型批发企业,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零售终端流转。同时,国铁、民航加大运力,加快京外药品进口抵京,北京海关加快国际采购药品的通关速度,市卫健委每日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用药需求,提出精准补给方案。各单位和参与保供的企业全程接力、无缝衔接,实现快进、快运。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19日表示,经过一段时间来的紧张调度、艰苦工作,民众就医用药需求保障虽整体仍处在紧平衡状态,但已出现趋稳向好明显态势。

  加足马力,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北京日前宣布取消、调整和优化到岗率、跨区通勤、核酸检测和查验等126条政策措施。大型工厂和工地、商务楼宇已全面复工,42家市属国有企业率先复工、主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足马力生产。

  顺丰速运快递员李祉林负责的区域主要是朝阳区的几幢写字楼。他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客户都复工了。“这段时间经常在工作时收到口罩等防疫物资,上周还有客户送来煮好的姜茶。”

  官方表示,北京进一步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以保健康、防重症为工作目标,以民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强化复工复产调度,加强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及时疏通产业链、供应链梗阻环节,切实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措施,着力稳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回稳向上,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李祉林所在的营业部墙上挂着一本消杀登记表,上面记录着每一车快递到站后的消杀时间、消杀人健康状况等信息。“年底的派件量大,我们写字楼的快递员会在完成工作后协助小区的兄弟。”对于即将到来的“年货节”等业务高峰,他们做好了准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年末,多家国际机构发布经济展望,对中国经济前景作出乐观预测。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政府与六大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1+6”圆桌论坛期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

    时间:12-20
  • 前11个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增长33%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至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085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3%。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1万亿元台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

    时间:12-20
  • 人民日报仲音: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吉林白山市沈白高铁吉林段新缘隧道内,建筑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海南海口国际免税城,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购物柜台前排起长龙;湖南常德高新区一家企业接下一笔2000多万元的...

    时间:12-20
  •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先后宣布加息。  12月15日,美联储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

    时间:12-20
  • 中国品牌出圈 体现中国企业经济实力和战略眼光

      卡塔尔世界杯顺利落下帷幕,海信、蒙牛、vivo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闪耀在世界足球赛事的舞台,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好见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

    时间:12-20
  • 螺纹钢、白银期权将上市

      近日,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权和白银期权注册。螺纹钢期权和白银期权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2年12月26日。上市螺纹钢期权、白银期权,符合产业企业实际需求...

    时间:12-20
  • 油价再调整 92号汽油每升降0.39元

      本报讯(记者 孙杰)油价迎来今年最后一次调整。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自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80元和460元。  北京地区89号汽油由每升7.46元调整...

    时间:12-20
  • 造车新势力明年或迎大洗牌 二梯队向上冲击“蔚小理”

      本报记者 赵语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

    时间:12-20
  • 我国实现生物航煤国际货运首飞

      本报讯(记者 孙杰)昨天,中国石化宣布,中国大陆地区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货运航班近日完成首飞。该航班使用的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产的生物航空煤油,这是我国航空...

    时间:12-20
  • AI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非常“动力”?

      救援机器人、多功能书法机械臂、沉浸式时空导游体验馆……上个月,1200多件人工智能产品集中“亮相”合肥奥体中心体育场3万平方米的声博会展。这让很多前来一睹为快的观...

    时间:1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