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老外看浙江:网络大城市缘何打造全球“枢纽”?

2022-12-19 14: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绍兴12月19日电(记者 项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球化是大势,城市如同全球化网络中的节点。

  眼下,中国正加速呈现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全球化浪潮下,上海、浙江等多地均曾提出构建网络化(型)空间的设想。

  通达长三角的立体交通网,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东亚文化之都……长三角南翼、杭甬之间,浙江绍兴正致力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其核心要义之一便是打造内聚外联的开放之城。

  一年过去,网络大城市所蕴含的互联互通之意,如何鞭策绍兴打造全球“枢纽”?在浙江工作和生活的三名老外,恰是绍兴交通联通、产业融通、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联通为先:挑起杭甬“金扁担”

  3年前,法国机器人领域专家Jean首次到访绍兴,便被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吸引。

  “绍兴的大门是向世界敞开的。”在Jean的眼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绍兴对外开放的基石。

  Jean的感受正是绍兴构建网络大城市的生动写照。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身居杭州、宁波两个“万亿俱乐部”之间,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中,绍兴找准自身战略定位——金南翼两强之间的“金扁担”。

  “金扁担”既意味着绍兴参与服务杭甬“双城记”,也显示出绍兴城市的枢纽功能。这当中,需以物理联通为先。

  纵观这一年,穿越绍兴的杭台高铁正式运营;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通车,无缝接轨杭州地铁5号线;杭绍甬高速加速推进,柯诸高速全线动工;绍兴越东快速路先行段、绍兴山会高架路通车……未来几年,仍是绍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建设期。

  激发城市的枢纽带动力,一体成网的交通动脉是基础,关键要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绍兴下辖六个区、县(市),越城、柯桥、上虞、诸暨GDP均已超千亿级,嵊州、新昌也超过五百亿级。虽然县域经济发达,但以往总体集聚力、向心力较弱。

  “网络大城市建设要求我们,用网络化突破县域思维,加速由县域节点向市域网络转型。”绍兴市网络大城市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徐国峰受访时说。

  目前,绍兴已提出支持越城“中心崛起”、柯桥“东融西同”、上虞“拥江西进”、诸暨“杭绍同城”、嵊新协同发展

  具体实施上,绍兴划定了嵊州高铁新城、新昌东门如城等82个重点片区,推进建设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基本单元,强化科创大走廊、文创大走廊等廊道建设,形成合纵连横的发展态势。

  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在绍兴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表示,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立足了绍兴发展阶段和特色优势,就是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融通为核:“链”动全球产业链

  因为一笔布的生意,18年前,印度布商Bobby来到绍兴柯桥,他没想到自己会在此扎根,并见证纺织业壮大。

  “这里商机无限。”在Bobby看来,日益发达的交通网、信息网拉近了时空距离,人才、技术、资金纷纷涌入,带动了绍兴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基础设施是有形连接,那么产业则是融入“双循环”的核心关键、“链”动全球产业链的无形纽带。

  以纺织业为例,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最具全球化的行业之一——纺织服装业遭遇挑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刻不容缓。

  作为“布”满全球的先行者,绍兴纺织业为融通全球市场“挑大梁”。比如当地召开2022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搭建20场“数字纺博”采购对接会;在绍兴牵线搭桥下,全球数家轻纺市场联盟,力促行业交流合作。

  绍兴之所以能“链”动全球纺织产业链,离不开多年培育的中国轻纺城。经过30余年发展,其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纺织品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纺织市场占有一定“话语权”。

  当前,浙江正在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作为传统制造大市,绍兴在“网络大城市”一盘棋中,布局打造现代纺织、绿色化工两个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突出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领域,目前纺织品、机电产品等“绍兴制造”畅销海内外。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以来,绍兴还在畅通物流堵点上动作频频,譬如中欧(亚)班列“柯桥号”首发,新增一条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绍兴诸暨至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开通,建立了固定线路、当日送达的“到站即到港”物流通道。

  交融为本:当好文化交流“纽带”

  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催化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一年半前,来自荷兰的托马斯携妻子来到浙江,让夫妻俩选择留在绍兴的重要原因,便是文化认同感。

  “这座城市以鲁迅为荣,让人觉得特别美好。”托马斯认为,非常“国际化”的鲁迅先生,也让绍兴更加“国际范儿”。

  不光是鲁迅,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绍兴,已孕育以大禹文化、书法文化、黄酒文化、鲁迅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脉络。

  “网络大城市强调联结、联动,文化就是关键角色。”徐国峰举例说,自2019年启动文创大走廊建设以来,当地基本完成对散落文化资源的整合,初步串联起网络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产业链条。

  具体看,以浙东运河、唐诗之路、鉴湖等为脉络,在绍兴版图上呈现为“π形流空间”;聚焦绍兴古城建设,鲁迅故里、阳明故里、徐渭故里等“一城三故里”初具规模。

  多元文化在此交汇,既让绍兴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枢纽,也使其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城市雄心勃勃、产业风起云涌,人们更渴望相互理解,文明交流尤为迫切。

  以东亚文化之都为视角,这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目前,浙江已陆续揽得“三席”——宁波、绍兴、温州。

  纵观今年,绍兴发挥了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比如中国绍兴第四届国际友城大会召开,全球31个分会场连线共促交流合作;来自14个国家、热爱汉学的青年学者走访大禹陵等绍兴文化地标,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恰逢“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当地重修并开放阳明故里,为心学传播增添载体。

  而今,一个个“东方智慧”集成联动,不断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让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黑粤两省牵手 建设我国最北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新网哈尔滨12月19日电 (记者 姜辉 王妮娜)“加快推进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能源资源、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文旅8个特色优势产...

    时间:12-19
  • 浙江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保护商业秘密促公平竞争

      中新网杭州12月19日电(记者 黄慧)商业秘密,是企业最核心和最具竞争力的无形财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变革、科技变革相继发生,企业的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如何保护商业秘...

    时间:12-19
  • 专家共论区域优势互补 探索治理“大城市病”优化开发模式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杜燕 徐婧)为期两天的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份的多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近年来区域协同方面...

    时间:12-19
  • 北京邮政管理部门助企纾困 保障快递员及时康复返工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陈杭 徐婧)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金京华在19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邮政管理部门将积极为一线快递员争取必要的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员工...

    时间:12-19
  • 辽宁港口集团启动过境商品车海运—公路联运新模式

      中新网大连12月19日电 (记者 杨毅)随着44辆韩国二手车19日顺利完成公路轿运车装载作业,标志着辽宁港口集团过境商品车海运——公路物流新模式正式启动,在既有的海铁联运基...

    时间:12-19
  • 全国最大动臂式塔吊亮相海南在建第一高楼

      中新网海口12月19日电 (张秋琳)12月19日,随着验收顺利通过,两台全国最大动臂式塔吊正式亮相海南中心项目,标志着海南第一高楼建设进入新阶段。  动臂式塔吊在超高层建筑...

    时间:12-19
  • 西藏一隧道贯通 将缩短藏东到拉萨里程近300公里

      中新网拉萨12月19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19日从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获悉,耗时4年,边坝县夏贡拉山隧道贯通,主洞全长4392m,洞口海拔4750m,通车后将缩短藏东到拉萨里程近300公里。图...

    时间:12-19
  • 青海社会保险发放12.57亿元助企纾困

      中新网西宁12月19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9日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该省实施社会保险“返、降、缓、补、扩”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

    时间:12-19
  • 中国成品油价年末迎“三连跌”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成品油价迎2022年11月下旬以来的连续第三次下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

    时间:12-19
  • 雄安新区50分钟可通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中新社石家庄12月19日电 (陈林 崔涛 张贺贺)河北省交通运输厅19日透露,当日,随着京雄高速义和庄服务区进京检查站建成投用,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线支线...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