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探访江西鹰潭制枕基地:轨枕批量生产 保障铁路铺架

2022-12-18 17:4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鹰潭12月18日电 题:探访江西鹰潭制枕基地:轨枕批量生产 保障铁路铺架

  作者 吴鹏泉 苏秀琴 方彦媛

  18日,在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的中铁十一局桥梁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分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昌(南昌)景(景德镇)黄(黄山)铁路轨枕正批量生产。车间外,一排排码垛整齐的轨枕高高立起。

  正式进入铺轨阶段的昌景黄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经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东至安徽省黄山市,全长289.908公里。线路多次跨越大江大湖,横跨鄱阳湖平原,贯穿黄山山脉,是一条景色非常秀美的旅游风光线。

图为在中铁十一局桥梁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调整钢筋位置。 中铁十一局桥梁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供图

  作为昌景黄铁路轨枕生产方之一,轨道分公司经理董永良介绍,该公司承担了昌景黄铁路23万多根轨枕预制任务,目前已完成13万多根,“我们现在正全力生产,每日预制产量约2000根”。

  车轮和铁轨之间的“哐当”声,曾给中国人带来难忘的旅途记忆。如今在动车高铁上,“哐当”声再也听不到了。从“有声”到“无声”,随着铁轨变得越来越长,轨枕也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需要。

  “以前铁路多用木材作为轨枕,后逐渐被混凝土轨枕所取代。”轨道分公司总工程师郭伟说,相较于木质轨枕,混凝土轨枕使用寿命更长,轨道稳定性更好,损伤率和报废率也更低,满足了铁路高速、大运量的要求。

图为中铁十一局桥梁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生产车间外,一排排码垛整齐的轨枕高高立起。 中铁十一局桥梁有限公司轨道分公司供图

  轨枕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配件。“轨枕既要支撑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在郭伟看来,轨枕是“直男”和“暖男”的组合体,强硬也柔韧,当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随后又能立刻恢复原状。

  根据行车速度、铁路线路直曲度等不同情况,各条铁路所需轨枕型号各有不同。昌景黄铁路主要使用型号为IIIa、IIIc、XII、IIIqa混凝土枕及一般线路岔枕。

  董永良介绍,昌景黄铁路选用上述型号的轨枕,一方面因枕长和枕底宽度的增加使枕下支撑面积、侧端面积及单根枕量随之增加,可减缓轨枕和道床的累积变形;另一方面轨枕采用无螺母扣件,可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

  因京九铁路而兴的轨道分公司,曾为京九铁路修建的指定轨枕生产基地。运行近30年,该公司依旧机器轰鸣,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清模、钢丝编组入模、张拉、混凝土灌注、振捣成型等工序。

  “每天早上开晨会布置生产任务,班组60名工友加班加点生产。”轨道分公司生产车间班长李全军对如期完成轨枕预制任务充满信心。

  “一根轨枕的生产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模具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轨枕的长度要求为±10毫米,模具精度需为±5毫米,产品最小控制进度需为0.5毫米。”郭伟如是说。

  为确保轨枕预制质量,轨道分公司从原材料进场、设备检修、模型清理到钢筋下料、混凝土浇筑、蒸汽养护等各阶段各环节严格把控;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设备,采用自动绑扎机,增添全自动张拉和养护一体设备,保障轨枕出厂合格率。

  董永良称,轨道分公司承建的昌景黄铁路轨枕已生产过半,预制任务实现阶段性生产目标,“我们将进一步生产经营再加速,全力保障昌景黄铁路顺利铺架”。

  铁路部门表示,昌景黄铁路建成后,将连接杭黄高铁,黄山、杭州与南昌、景德镇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形成一条跨越浙皖赣三省名城、名湖、名山的“黄金旅游线”,对完善区域高铁交通网、拉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 确保重点客运站不关停

      本报记者 孙宏阳  昨天,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道路客运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畅舒心出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严...

    时间:12-19
  • 截至11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5.1亿千瓦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16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57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322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

    时间:12-19
  • 元旦、“过年”市场或成旅游复苏转折点

      随着元旦假期首日火车票于12月17日正式开售,元旦、春节返乡出游的热度再度攀升。据在线机酒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17日16时,元旦期间火车票搜索量月环比增长超10倍,火车票支付...

    时间:12-19
  • 或将以“三连跌”收官!成品油19日迎年内“最后一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露)12月19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即将开启,这是2022年的最后一次调价窗口。机构分析称,本轮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或面临下调预期。  本轮...

    时间:12-19
  • 从“千亿快件”中感受经济韧性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快递业务量这一指标,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  12月1日,国...

    时间:12-19
  • 首提“三保”,房地产业向新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

    时间:12-19
  • 北京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 企业“愿复尽复、无需审批”

      新京报讯 据北京发布公众号消息,12月18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复工复产防控组开展疫情防控网络新闻发布,重点通报北京市全...

    时间:12-19
  • 开源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国产操作系统开始崛起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章溟潇  近日,在以“欧拉逐梦,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江苏省首个开源操作系统生态大会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江苏(无锡)...

    时间:12-19
  • 地方工会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创新路径

      随着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框架的初步完善,地方工会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维权服务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这些地方经验为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

    时间:12-19
  • 低温津贴如何从“纸面”落到地面?

      阅读提示  随着多地气温聚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应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