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以“稳”助力稳经济大盘 以“进”积蓄发展新动能

2022-12-16 14:19: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丨以“稳”助力稳经济大盘 以“进”积蓄发展新动能——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工业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题:以“稳”助力稳经济大盘 以“进”积蓄发展新动能——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工业经济

  新华社记者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1月份,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促进工业平稳运行的政策举措,以工业生产之“稳”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以产业升级之“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工业生产之“稳”:累计增长保持总体稳定

  重庆全市汽车企业员工返岗率超过80%,正全力迈向“稳产满产”;山西加快能源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完成全年13亿吨煤炭产量目标……

  时下,随着近期全国多地密集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预期得到提振,工业生产步伐加快迹象渐显。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压力,工业生产一度放缓。

  面对多重压力,党中央科学决策,统筹部署一系列稳住工业经济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以实招硬招精准落实,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稳链保畅,建立重点省市日调度机制、实施“白名单”制度,搭建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一度受阻的产业链供应链得到修复;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年初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8月以来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截至11月10日,制造业留抵退税累计达6176亿元,退税规模居各行业首位……

  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持续显效,反映工业生产快慢的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月份的同比下降2.9%转为6月份的同比增长3.9%,走出一个“V”字形态。从月度累计看,5月份以来,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分别增长3.3%、3.4%、3.5%、3.6%、3.9%、4.0%和3.8%。

  “受疫情反弹、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10月、11月工业生产指标出现波动。我国工业体系完整、规模优势明显,加之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从全年情况看,工业生产保持总体平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产业升级之“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前11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制造业3.3%的增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0%,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7.7个百分点……

  一个个较快增速的数据,彰显着产业优化升级之“进”,积蓄着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优化升级,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上做“加法”。

  上海嘉定,是远近闻名的“汽车城”。随着全球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嘉定提出了依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目标。经过多年发展,这里集聚了一大批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

  今年9月,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激光雷达产品,单月交付量突破1万台。“激光雷达被喻为自动驾驶车辆的‘眼睛’,现在公司有接近一半的业务来自海外。”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李一帆说。

  产业优化升级,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趋势。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5G由生产外围向核心控制环节延伸……前不久举行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5G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成绩单”。

  今年以来,工业部门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0.5%、44.1%、22.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0.9%。

  未来发展之“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这是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两个维度。

  连日来,长安汽车重庆两江工厂新能源汽车产线忙碌不停。由长安汽车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即将开启第一款车型的交付。

  长安汽车首席专家李伟说,整车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要更好定位、协同和配合,才能更好驱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魏琪嘉说,当前我国工业产业已具备强大的规模优势,巩固这种规模优势,同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重要着力点就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有韧性。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背景下,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前不久,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其中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出部署。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记者:刘夏村、龚雯、李晓婷、张辛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30句话!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30句话,速览会议内容,看看2023年中国经...

    时间:12-17
  • 扩内需顶层设计出炉,这些提法与你我有关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称《纲要》),国家发改委同步制定出台《“十四五”扩大内需战...

    时间:12-17
  • 油价19日迎年内“最后一调” 或将“三连跌”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12月19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  本轮调价将是2022年国内油价“最后一调”。继上轮成品油价格“两连跌”后,机构预计...

    时间:12-1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做好五大工作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

    时间:12-16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背后有何政策考量?

      (经济观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背后有何政策考量?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陈康亮)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作出权威定调。  会议...

    时间:12-16
  • 中国202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这一定调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会议明确,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议要...

    时间:12-1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时间:12-1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

    时间:12-1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

    时间:12-1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