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2022-12-14 11:16:31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百分之一,但每千克的发电量是其18倍,可集成在船帆、救灾帐篷和防水布、无人机的机翼及各种建筑物表面。

  为生产太阳能电池,MIT有机和纳米结构电子实验室团队使用了电子墨水形式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洁净室内,他们使用挤出式涂布机将纳米电子材料层沉积到3微米厚的基底上,随后使用丝网印刷术,印制出电极并完成太阳能模块,接着将厚度约为15微米的印刷模块从塑料基板上剥离,形成一种超轻太阳能装置模块。

  但这种纤薄而独立式的太阳能模块很难处理,且很容易撕裂,因此难以部署。为此,研究团队需要找到一种轻质、柔韧的基材,将太阳能电池黏附在其上,最终他们找到了每平方米仅重13克的复合材料“大力马”(Dyneema)。通过添加一层只有几微米厚的固化胶,他们将太阳能组件黏附在“大力马”上,最终形成超轻且坚固的太阳能结构。

  测试结果显示,独立式太阳能电池每千克可产生730瓦的功率,如果将其黏附在高强度“大力马”织物上,每千克约产生370瓦的功率,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18倍。而且,即使将该织物太阳能电池卷起、展开500多次后,仍保持90%以上的初始发电能力。这种电池生产方法可以扩展,生产出面积更大的柔性电池。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虽然他们的太阳能电池比传统电池更轻、更柔韧,但制造电池的碳基有机材料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相互作用,可能降低电池的性能,因此需要包裹另一种材料来保护电池不受环境影响,他们目前正在开发超薄封装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看好中国市场大机遇 外资“落子”速度加快

      昝秀丽  富达国际宣布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全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高盛透露旗下高盛工银理财已正式开业,渣打银行计划在北京成立一家证券公司……近期,多...

    时间:12-14
  • 扩投资稳经济 项目建设增添冬日“暖色”

      刘丽靓  12月11日9时58分,在重庆市开州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重庆段,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南河大桥施工现场,打桩机打下第一根桩,这标志着成达万高铁重庆段全...

    时间:12-14
  • 国家文创实验区有序复工复产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宣传引导、走访问需、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举措,多措并举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引导...

    时间:12-14
  • 机构:60余家银行向100多家房企密集协议授信约4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11月以来,中国支持房地产融资“三箭齐发”。其中,据机构统计,被称为“第一支箭”的信贷融资为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已达到4万亿元(人...

    时间:12-14
  • 厦门交通“数字化”便民“文明数智出行”

      中新网厦门12月14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再推新服务:“文明数智出行”活动14日启动,通过一系列交通“数字化”举措,优化和提升市民和游客乘车出...

    时间:12-14
  • 买到不合格产品该如何维权

      ■本报记者 孙蔚  记者从信用中国网站查询发现,瓦丽葆(上海)美容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因销售的家用美容仪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

    时间:12-14
  • 国家邮政局:调派京外力量 加快解决北京邮件快件积压问题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14日消息,13日,国家邮政局就保障首都邮政快递业末端畅通工作对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和各快递企业总部进行调度,强调实施好“二十条”和“新...

    时间:12-14
  • 我在北京送药:一天跑400公里,深夜帮人买体温计

      中新经纬12月14日电 (常涛)最近几天,北京闪送骑手赵再辉收工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甚至某天晚上已经10点多了,他还在为顾客送体温计的路上。与此同时,赵再辉还发现,最近接的订...

    时间:12-14
  • 总投资超763亿元 10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12月1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活动, 10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滨海新区,投资总额近763.3亿元,其中包含内资699.3亿元,外资9.2亿美元...

    时间:12-14
  • 家用美容仪功效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本报记者 孙蔚  “纹变少,不会老”“更经济,效果好”……继轻医美和功效护肤品后,主打“抗衰”的家用美容仪正成为越来越多爱美人士梳妆台上的必备“神器”。  但是,近...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