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银行理财“破净”下新品市场回暖 专家称理财市场风险整体可控

2022-12-14 09:56: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彭 妍

  11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调整,逾千只产品一度破净引起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并未影响新产品发售。根据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市场环比回暖。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明显回调,整体收益表现欠佳,导致机构面临的赎回压力有所加大。与此同时,机构或认为当前时点可较好布局债市,因而加大了新产品的发行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市场将回归整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仍是投资者青睐的产品之一。

  理财产品破净但发行趋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全市场有34788只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发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破净产品达6281只。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由于债市近期剧烈震荡,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行,R2级(中低风险)的产品也出现了部分亏损。截至11月末,到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兑付收益整体创下半年新低。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破净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宏观经济恢复面临压力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波动加剧,进而导致净值化运作的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低迷。二是虽然理财产品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但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尚未及时转变,部分投资者仍会对理财产品的剧烈波动产生恐慌情绪,非理性赎回在一定程度上与理财产品破净形成恶性循环,放大负反馈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并未影响理财新产品发放。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全市场共新发了2267只理财产品,环比增加552只;其中734只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占比32.38%。2022年11月份全市场共有6108只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547只。

  对此,杜阳表示,理财新产品市场回暖主要受国内经济向好向优预期影响。在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实现触底回升,未来,随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投资环境将有所回暖,进而保证了新发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杜阳看来,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长期来看,理财产品发行有望回归常态,理财业务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理财市场将逐步回归常态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尽管近期银行理财表现不如人意,但整体来看,主要投向债市的银行理财波动性仍小于股市,且拉长时间看,长期投资的收益仍高于货币市场,仍然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

  杜阳向记者表示,在经历破净潮后,预计理财产品将回归稳健发展。一方面,在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下,债券市场将回归整体稳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价值投资观念的逐步深入,投资者行为将更趋理性,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仍是投资者青睐的产品之一。

  在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的背景下,银行该如何应对市场波动引发的集中赎回?杜阳认为,从机构角度看,首先是要提高投研能力,不断优化理财产品的投研思维,提升研究深度,形成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并积极与同业进行沟通交流,将净值回撤控制在可控区间内,提升投资者信心。其次是要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构建与理财产品相匹配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金融科技等技术手段,优化压力测试的方法和程序,有效压降相关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的产品期限应该有所拉长,避免投资者短期内赎回踩踏。在资产端不仅要注重绝对的兑付收益,在净值化时代下更加需要注重降低运行期的净值波动和净值回撤,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同时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避免短期内追涨杀跌。(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看好中国市场大机遇 外资“落子”速度加快

      昝秀丽  富达国际宣布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全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高盛透露旗下高盛工银理财已正式开业,渣打银行计划在北京成立一家证券公司……近期,多...

    时间:12-14
  • 扩投资稳经济 项目建设增添冬日“暖色”

      刘丽靓  12月11日9时58分,在重庆市开州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重庆段,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南河大桥施工现场,打桩机打下第一根桩,这标志着成达万高铁重庆段全...

    时间:12-14
  • 国家文创实验区有序复工复产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宣传引导、走访问需、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举措,多措并举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引导...

    时间:12-14
  • 机构:60余家银行向100多家房企密集协议授信约4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11月以来,中国支持房地产融资“三箭齐发”。其中,据机构统计,被称为“第一支箭”的信贷融资为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已达到4万亿元(人...

    时间:12-14
  • 厦门交通“数字化”便民“文明数智出行”

      中新网厦门12月14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再推新服务:“文明数智出行”活动14日启动,通过一系列交通“数字化”举措,优化和提升市民和游客乘车出...

    时间:12-14
  • 买到不合格产品该如何维权

      ■本报记者 孙蔚  记者从信用中国网站查询发现,瓦丽葆(上海)美容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因销售的家用美容仪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

    时间:12-14
  • 国家邮政局:调派京外力量 加快解决北京邮件快件积压问题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14日消息,13日,国家邮政局就保障首都邮政快递业末端畅通工作对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和各快递企业总部进行调度,强调实施好“二十条”和“新...

    时间:12-14
  • 我在北京送药:一天跑400公里,深夜帮人买体温计

      中新经纬12月14日电 (常涛)最近几天,北京闪送骑手赵再辉收工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甚至某天晚上已经10点多了,他还在为顾客送体温计的路上。与此同时,赵再辉还发现,最近接的订...

    时间:12-14
  • 总投资超763亿元 10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12月1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活动, 10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滨海新区,投资总额近763.3亿元,其中包含内资699.3亿元,外资9.2亿美元...

    时间:12-14
  • 家用美容仪功效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本报记者 孙蔚  “纹变少,不会老”“更经济,效果好”……继轻医美和功效护肤品后,主打“抗衰”的家用美容仪正成为越来越多爱美人士梳妆台上的必备“神器”。  但是,近...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