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元首会晤引领方向,中美如何从旧金山再出发?

2023-11-16 21:0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元首会晤引领方向,中美如何从旧金山再出发?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元首会晤引领方向,中美如何从旧金山再出发?

  作者 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元首峰会,必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中的里程碑,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两国元首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中美应当从旧金山再出发,进一步夯实两国关系根基,推动双边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旧金山应该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新起点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的时机和影响,可从几方面观察。

  第一,又是一年年底。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在巴厘岛的会晤是在11月中旬,今年两国元首在旧金山的会晤也是在11月中旬,都是线下面对面会晤,都是接近年终岁尾,并且正好相隔一年。按照人们的工作传统,年底是总结全年工作、制定来年计划的时候。中美元首此时会晤正可梳理前段时间的两国互动,并为未来一段时期双边关系的发展确定方向和重点。

  第二,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让世界政治进一步迈向前所未有的深水区。这样的局势对所有国家都构成严峻挑战,人们把目光更加聚焦中美。中美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人们迫切期待两国能强化合作、与各国合力应对各类全球挑战。

  第三,中美互动持续深化。中国同拜登政府打交道已经快三年了。近三年来,拜登政府以所谓“竞争”为基调,出台了一系列不友善甚至敌视性的对华政策,致使双边关系出现重大震荡。近一段时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互动,民间友好续写新的篇章,双边关系出现止跌企稳的积极迹象。这次旧金山会晤积极、全面、富有建设性,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旧金山应该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新起点。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会谈后,拜登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从旧金山会晤看中方的“原则”“坚持”和“反对”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这些重要原则,对中美构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起到极为重要的领航定向作用。我们需要拓展视野,将这些重要原则置于世界百年变局和中国战略全局之中理解把握。

  中国的内外战略一向是很有章法的,对美战略亦是如此,新时代以来更是如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关系模式下,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时的战略视野更为宏阔,接触对象更为多元,工作方式更为丰富,更具战略耐心,更重久久为功。中国本着为世界负责、为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的态度,推动中美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对话合作,努力把中美关系往健康稳定方向引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担当。

  上述背景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中方在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中释放的信号。

  一是看坚决反对的东西。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提出的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从现实看,以竞争视角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是“死胡同”“不归路”,结果注定是对抗,对中美意味着双输。

  二是看明确坚持的东西。中方提出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处理中美关系,这是大国相处的正确之道。在巴厘岛共识的基础上,中美应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即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三是看背后折射的东西。中方提出的方针原则更符合时代趋势,更符合人心所向,更符合国际社会广泛期待,这是显而易见的。据此可以预期,基于内在的道义优势,中方的战略选择必将在未来重塑中美战略稳定框架和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图为斐洛里庄园。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美方应将在旧金山会晤中所作承诺落到实处

  此次会晤,中方展现出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的足够诚意。着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形势发展,着眼构建健康稳定的两国关系,美方应将在旧金山会晤中所作承诺落到实处,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美方应抱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中国没有超越或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中方有必须维护的利益,有必须捍卫的原则,有必须坚守的底线,美国必须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美方对于自身作出的五点承诺必须严格遵守,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关于不寻求与中国脱钩的口头表态,必须在具体领域有实际行动。

  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明确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主席的这一深刻阐释,与巴厘岛会晤期间的中方阐释既一脉相承,又更加深入。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方利用两国元首会晤,敦促美方避免发出错误信号,尊重中国国家主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习近平主席还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我们决不答应,也绝不可能得逞。美方应严肃对待中方关切,取消单边制裁,为中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总体而言,旧金山会晤是一次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重要会晤,也是一次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的重要会晤。中美应当从旧金山再出发,打造新愿景,推进两国关系,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作者简介:

  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内政外交、中美关系、国际战略形势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方面研究。著有《大国运势2050》(中信出版社2021年6月版),《大国博弈2050》(中信出版社2021年5月版),《世界趋势2050》(中信出版社2018年11月版)等重要学术成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舆论关注两岸企业家峰会 期许促成更多合作、推动和平发展

      中新社台北11月16日电 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受到台湾舆论关注。多家台媒连日来以播发会议动态、发表社论等方式对峰会进行多角度报道。  此次峰会以“新格局中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等新闻网站在即时新闻中大篇幅报道峰会,并关注与会嘉宾言论、两岸产...

    时间:11-16
  • 中国国防部将举办第三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军事医学专题会议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16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介绍说,中国国防部将举办第三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军事医学专题会议。  张晓刚表示,为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中国国防部将于11月20日至26日在...

    时间:11-16
  • 国际媒体聚焦中美元首会晤:对双边关系和世界发展至关重要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综合消息: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受到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多家媒体认为,从巴厘岛到旧金山,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度举行面对面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11-16
  • “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厦门启动

      中新社厦门11月16日电 (记者 杨伏山 刘育英)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市举办,与会人士围绕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产融合作、能源电子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研讨。  论坛上,“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将于五年内...

    时间:11-16
  • “海上论道”高峰论坛在沪举行:爱国爱教 进而有为

      中新网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 范宇斌)11月15日至17日,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指导,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主办的“海上论道”高峰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以“爱国爱教 进而有为”为主题,聚焦“我国宗教教义教规的中国化阐释”,集中展示近年来上海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海...

    时间:11-16
  •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首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示 包括圆明园等421处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16日起向社会公示,421处传统地名类型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等五大皇家园林地名,还包括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山地及昆明湖等水域名称。  据介...

    时间:11-16
  • 法国十九世纪辉煌艺术展在沪开幕 以“和羹之美”再现中法文化“相融互鉴”

      中新网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 樊中华)16日下午,以“和羹之美”为主题的法国十九世纪辉煌艺术展暨纪念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系列艺术特展在沪开幕。150余件包括雕塑、绘画、陶瓷、家具等在内的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艺术藏品,历经两个多月时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于展厅内集中再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

    时间:11-16
  • 面向美国各界朋友,习近平为何提及这些动人故事?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面向美国各界朋友,习近平为何提及这些动人故事?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大国往来总会涌现出无数个故事。旧金山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频频提及中美交往的动人故事。  面向美国各界朋友,习近平通过...

    时间:11-16
  • 海内外专家齐聚杭州 探讨数字变革与老年教育创新发展

      中新网杭州11月16日电 (谢盼盼 童笑雨)11月16日,数字变革与老年教育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日本放送大学、韩国崇实大学以及中国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老年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数字变革与老年教育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探讨。  浙江开放大学党委书...

    时间:11-16
  • 地情文化电子地图上海点亮 长三角地方志文化资源“一站共享”

      中新网上海11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一体化既是经济的一体化,更是文化的一体化。记者16日获悉,“长三角地情文化电子地图”在上海点亮,实现了长三角方志馆信息“一站服务”、地方志文化资源“一站共享”。  据悉,该电子地图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与江苏、浙江、安徽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托方志馆信...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