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凤:人工智能正在催生传播新模式

2023-11-16 15:53:59

来源:华西都市报

  智驱媒联,生生不息。11月15日上午,2023 AI+智媒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的主题分享。她认为,生成式AI正在颠覆知识生产方式,也催生出新闻传播新模式。同时,她呼吁年轻媒体工作者拥抱前沿科技,并且能够担起责任,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作基础性的、数据性的贡献。

  生成式AI正在革新知识生产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媒体的融合升级,还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都将人工智能纳入其中。因此陈昌凤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深层的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革新知识生产,从而改变人类认知。

  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Open AI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陈昌凤渴望见证AI的最新发展。大会也不负她的期待,会上展示了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对我来说,很震撼的一个应用是你输入的信息可以多到什么程度?可以输入到类似于300页的书那么多。”她解释,比如你将一本300页的书输入人工智能AGI,它就可以形成摘要、解读,还可以与读者进行交流。

  在陈昌凤看来,这是人工智能AGI的一次颠覆性革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知识生产模式,它不仅可以读、听,还可以说,甚至可以跟人类进行互动。

  AI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模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在催生新闻传播新模式。陈昌凤描述了人工智能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个应用场景:记者将采访对象的简历输入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要求它“拟出10个深思熟虑、敏锐的采访问题”,软件就可以交出一份精彩的采访提纲。

  除了类似小场景的应用,大模型也有机会在媒体行业落地,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全链条都可实现数智化。

  陈昌凤特别提到了封面科技设计的大模型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封面科技现在确实是非常快速的,已经把大模型过渡应用、落地到小模型来垂直化训练,并且用媒体的数据来训练。”

  数据是生成式AI时代的中心

  分享的最后,陈昌凤也剖析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数据的限制。

  她认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就是中心。“比较可惜的是,中国没有经过从数字化时代到数据化时代非常好的转向,很多数字化信息,还没有办法形成结构化的数据,这就导致现在中文的可用数据是非常有限的,这对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发展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她说。

  因此,陈昌凤呼吁媒体工作者能够真正担起一些责任,不只是做好一个新闻报道,还要想到为未来、为中华文化和文明多作一些基础性贡献,多作一些数据的贡献。而且,这些贡献最好不要限制于中国范围内,最好能够在国际上造成影响,也就是对外传播。

  新闻工作者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分享中,陈昌凤也没有绕开这个问题。她说:“人工智能有可能让很多人失去职业,但是最先占领技术高点,最先理解并推动、使用技术的人,他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息县:让信访群众“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地”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王佳宁)“没想到,这个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11月初,在河南省信阳息县信访局,农民工张山(化名)高兴地说道。此前,他在息县一个服装厂工作,5月在上班路上不小心摔伤,但工厂以没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赔偿。  今年9月,张山到息县信访局反映问题。息县信访局召集人社局、涉事公...

    时间:11-16
  •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 将于明年3月落地实施  今天(16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正式公布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的41种药品和价格,本次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4年3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  本次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

    时间:11-16
  • 去太空“看海” 中国“升级版”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有何新?

      中新社酒泉11月16日电 题:去太空“看海” 中国“升级版”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有何新?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1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这是中国第五颗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不同于此前发射的四颗“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从命名上亦可看出,海洋...

    时间:11-16
  • 习言道丨中国从不赌美国输 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习近平指出——...

    时间:11-16
  •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 外交部介绍中方立场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发言人能否介绍决议内容和中方立场?  毛宁: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巴以问题的第2712号决议。这是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

    时间:11-16
  • 信息通信专家杨崑:AI技术将影响媒体的全环节及最终业态

      11月15日,2023 AI+智媒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现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动媒体标准推进委员会主席杨崑以《AI技术在传播领域的趋势研究》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AI发展进入了全面融合新阶段  杨崑介绍,AI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中。全球AI市场规模预...

    时间:11-16
  • 黑土地保护法施行一年多来 黑土地力稳步回升

      黑土地保护法施行一年多来,黑土地力稳步回升——  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常 钦  核心阅读  高产丰产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

    时间:11-16
  • 台湾写真:逾百年历史的台北南门市场焕新迎客

      中新社台北11月16日电 题:逾百年历史的台北南门市场焕新迎客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上海火腿、广东腊肉、福州鱼丸、湖州粽子……逾百年历史的台北南门市场经过四年改建,于11月16日正式重新开业,吸引民众前来采购大江南北的菜品及杂货。  南门市场是许多台北市民的生活记忆,几经改建后于1981年...

    时间:11-16
  • 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全文)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2023年11月15日,旧金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旧金山,同美国各界朋友见面,共叙友情,共话友好。1985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从旧金山入境,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