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走进口岸看新疆 感受新疆发展活力与和美新画卷

2023-11-15 16:58:1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陆地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与八个国家接壤,有18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从今天(11月14日)开始,我们将连续三天推出《走进口岸看新疆》系列报道,带您感受新疆的发展活力与和美新画卷。今天,我们首先去新疆的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看一看。

  阿拉山口:发挥优势 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

  阿拉山口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大通道。近年来,当地通过建设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500万吨散装粮食铁路专用线、100万吨粮油仓等,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依托运输优势,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和加工杻纽。

  总台记者 崔宁:在我的身后有一小一大、一旧一新两座换装库,它们主要是对入境的中欧班列进行换装。小的这座看起来也比较旧,它建于2008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投用了整整15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现在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数量已经由最初月均3.5列增加到日均17列。所以,它的存在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在它的旁边又新建了一座大的换装库,它建成投用之后将取而代之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

  新疆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货运员 朱命忠:这条轨道就是咱们国家的轨,我们称之为准轨,两条钢轨中间距离是1435毫米,而对面这个轨道就是哈萨克斯坦过来的轨距,它的轨距是1520毫米,要比我们的宽,我们就称之为宽轨。从哈萨克斯坦过来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到达阿拉山口以后,必须要进入到我们库里面进行换装作业,就是把集装箱从它们的(列)车上装到我们的(列)车上,(装好后)才能发到全国各地去。

  阿拉山口位于天山北麓的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的风口地带,一年当中有一百多天都会刮风。有了这样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就能有效避免大风天气的干扰,保证中欧班列的换装作业随时进行。

  眼下,新建换装库的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95%,三组新型高速桥吊主横梁已安装完毕,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11月20日左右交工投用。

  中铁一局阿拉山口室内集装箱换装库项目副经理 张刚:新库要比老库(宽)11.5米,这个堆放面积更大,两个准轨、宽轨分开以后,能够实现整列换装。而且(除了)采用桥吊方式来换装以外,还可以采用正面吊方式进行换装,换装效率大概提高50%左右。

  新疆阿拉山口铁路站货装车间带班员 龚俊:我们新换装库建好之后,年换装能力是30万只标箱,老换装库年换装能力是20万只标箱,新库建成之后,老库会继续使用,两个库年换装能力能达到50万只标箱,相比之前年换装能力提升一倍多。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和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大通道,除了建设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提升通关效率外,当地还依托通道优势加大与周边国家粮食贸易合作,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口岸)已吸引14家进口粮油龙头加工企业落地,形成了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

  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这家企业从中亚国家进口红花籽、亚麻籽等大宗油料作物,就地转化加工食用油和饲料,再销往全国各地。

  新疆阿拉山口市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小峰:我们一天的最大量,汽运加上铁路运输,可以进口800—1000吨原料,把国外的原料市场跟国内消费市场两个市场紧紧联合在一起,加上综保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使生产更加顺畅,原料也非常充足,把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阿拉山口还将继续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完善农副产品加工配套设施建设,使阿拉山口口岸成为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强的口岸。

  新疆阿拉山口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艳旗: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60万吨桶仓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园区的(粮食)仓储能力能达到100万吨,粮油饲的产业(产值)能达到100亿元。

  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这里建有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由3.43平方公里中方区域和2.17平方公里哈方区域共同构成,总面积5.6平方公里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这里迎来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疆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一张亮眼名片。

  每天早上不到十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外就排起了长队,来自中国的客商和游客凭借有效证件,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进入合作中心。

  新疆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处长 季文旭:平均每天达到了13000人次,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7000人次。

  在合作中心的另一端,来自哈萨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的游客会坐着这种中巴车进入合作中心。这个联通两国的通道,也成为大家最先抵达的热门打卡地。

  总台记者 崔宁:看我的脚下,这边是中国的土地,这边是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人们在这里可以一脚踏两国,自由地往来出入,不仅可以旅游购物、贸易洽谈,还能享受免税政策。

  达斯旦和他的朋友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第一次来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这里丰富的中国商品,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哈萨克斯坦游客 达斯旦·阿克穆勒扎耶夫:所有的(商品)都很喜欢,很合心意,我觉得这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更何况我们之间有很大的贸易量,一切都很棒。

  作为我国第一个跨境经贸合作区,近年来中欧班列、跨境公路等运输通道的建设,也让这里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免税店负责人 章小庵:像欧洲的一些化妆品、澳洲的保健食品,以及中亚五国的一些食品,销量都是非常好的,包括饼干、巧克力,还有蜂蜜。这些产品的营业额可以占到我们总营业额的70%左右。

  快速发展的口岸贸易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努尔波力被称为“国门打包人”,他的工作是每天把大家采购来的大大小小的商品进行收纳打包,以方便通关。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职业打包人 努尔波力·阿布都艾利:这些人都是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来这个合作区(中心)里面买东西,买衣服、西装、鞋子,一天来几百人的这个地方,现在人越来越多,我每天就这样打包的,一天(要打)六十包,(用掉)两箱子胶带呢。

  总台记者:这打一个包需要多长时间?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职业打包人 努尔波力·阿布都艾利:6—8分钟一个。我们合作区(中心)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了,人越来越多,好做生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作为跨境贸易合作窗口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在迎来越来越多新朋友的同时,也见证着不少老相识们在这里结下的深厚友谊。采访中,我们就邂逅了来这里看望老朋友的古丽娜拉。 

  古丽娜拉是吉尔吉斯斯坦旅行团的领队,每次来到中国都会到处走走看看,帮客户选购一些喜爱的商品。几年下来,她结识不少中国朋友。

  吉尔吉斯斯坦旅行团领队 古丽娜拉·勒依斯古洛娃: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来中国)八年之间我们情同兄弟姐妹,我认为没有比“一带一路”更好的倡议了,如果中吉乌铁路通车的话就更棒了。

  中国商户 刘颖:因为有了这个“一带一路”,我们才有了各个国家的朋友,相处得特别融洽,特别好。我觉得,“一带一路”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以后更加繁荣昌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溪湿地综保工程二十周年 专家学者共谋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杭州11月15日电 (谢盼盼 杨之颖)11月14日,“西溪湿地综保工程二十周年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源地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围绕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成功经验、改进方面、示范作用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为更好推进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招献策。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

    时间:11-15
  • 上海设定目标: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逾45% 源头减量率逾5%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根据刚刚披露的《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到2025年,上海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将达到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将稳定在95%以上;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将达到96%;生活垃圾...

    时间:11-15
  • 国台办介绍台湾石斑鱼、番荔枝等农渔产品输入大陆进展情况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林世雄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15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在发布会上介绍台湾石斑鱼、番荔枝等农渔产品输入大陆进展情况。  由于检出禁用药物和药物超标,海关总署于2022年6月13日起暂停台湾石斑鱼输入。朱凤莲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岛内石斑鱼业者通过多种渠道表...

    时间:11-15
  • 河南人才总量达1410万人 比上年增加209万人

      中新网郑州11月15日电 (王宇)“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河南在人才发展方面究竟有何举措和成效?11月15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主题系列之科技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宇 摄  当日,河南省委...

    时间:11-15
  • 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举行 国台办:展现加强交流合作强烈愿望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陈建新 林世雄)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11月14日在南京开幕,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5日在北京应询表示,本次年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嘉宾踊跃参会,交流气氛热烈,充分展现出两岸企业界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

    时间:11-15
  • “多面开花”,韧性、活力、潜力显现!多项数据撑起经济运行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消息:11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加快。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实现连续3个月回升。分产品来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增...

    时间:11-15
  • “数字引领 交流互鉴” 两岸青年携手探索“文旅元宇宙”

      中国台湾网上海11月13日讯(记者 郁诚 刘赛飞)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3“情系青春 爱AI在上海”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在沪成功举行。今年“情系青春”聚焦“文旅元宇宙”主题,以“数字型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为主线,邀请了40余名两岸青年学生共同互...

    时间:11-15
  • 同心同梦同行 共享共创共赢——两岸青年企业家凝心聚力共谱青春交响

      中国台湾网南京11月14日讯(记者 尹赛楠 张玲)11月14日,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在南京开幕。作为本次峰会年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两岸青年企业家论坛于当天下午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同心同梦同行 共享共创共赢”为主题,旨在凝聚青年力量、促进交流合作,为推动两岸各领域...

    时间:11-15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两面、双标做法导致ECFA实施面临不确定性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陈建新 林世雄)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5日在北京表示,民进党当局两面、双标的做法,导致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面临不确定性,直接损害广大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国台办当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日前呼吁大陆...

    时间:11-15
  • 宁台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举行:宁台鱼水情,两岸一家亲

      中新网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杨颜慈 朱晓颖)在11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作为分论坛之一的宁台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举行。本次交流会以“两岸融合促发展 产业强市谱新篇”为主题,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峰会综合合作交流推进小组主办。吸引百余位两岸企业家齐聚会场,共叙同胞情谊、...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