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3-11-15 14:45:48

来源:经济日报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共识。绿色生产方式在经济领域广泛应用,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蔚然成风。

  当前,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绿色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为绿色发展注入科技力量,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应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又如,推动绿色发展,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融入国家发展政策中,但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些领域还存在法律法规保障不够严密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如何进一步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配备更为严格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和惩治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再如,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健全推动绿色发展的法制保障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法律制度对绿色发展保障作用。要发挥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分层次建设并渗透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等各领域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中。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水资源税等“多税共治”的绿色税收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情况划分为不同区域,提升生态系统绿色供给能力,创造美丽清洁的宜居环境。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高全民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的意识,压实各方自觉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通过不断健全的法制保障,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营造更好的法制环境。

  在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方面持续发力,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根据系统经济学的观念,很多经济层面问题的最优解往往不在经济系统的内部,而是在经济系统的外部。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是绿色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担当自身的义务与责任,进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风尚,事关绿色发展全局。要通过倡导与推广,逐步培养绿色发展的自觉,让绿色发展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更好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落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世界发展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绿色发展问题不只是某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球共同关注的共性问题。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将造福中国,也将惠及世界。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我国应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通过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领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贡献中国力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董卉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优质高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组织召开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切实扛起部门和地方责任,确保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是推动...

    时间:11-15
  • 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和音)  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属于全体亚太人民,亚太的未来要靠亚太人民携手创造。中国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引领亚太合作方向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30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充分体现中方对亚太...

    时间:11-15
  • 民进党当局仍未解除台湾团客赴陆禁令 国台办指:漠视业界和民众利益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林世雄 陈建新)对于台湾当局至今未开放台湾团客赴大陆旅游,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5日在北京表示,民进党当局始终都在政治算计,始终都在漠视旅游业界和民众呼声和利益。  在国台办当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台当局交通事务主管部门日前宣布预计在2024年3月开...

    时间:11-15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政要涉台消极言论答记者问

      中新网东京11月15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15日就日本政要涉台消极言论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日本前首相、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日前访问澳大利亚,公开表示日美澳应团结一致,防止中方在台湾问题上以武力改变现状。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表示,日本自民党政要在台湾问题上再次...

    时间:11-15
  • 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火星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大气模式动力框架,拓展其应用领域到火星大气,成功构建了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为火星探测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  不同于地球,火星大气低压低温,水汽极少,沙尘变幻莫测。科研团队使用该模式模拟了火星大气环境中沙尘、水和二氧化碳三...

    时间:11-15
  •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冬种过九成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冬种进入尾声,冬小麦播种过九成半,田间管理陆续展开。  今年秋冬种,我国启动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从整地、播种开始逐个环节推进各项增产措施。  河南冬小麦播种面积预计达850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固始罗圩村,当地将2500多...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