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典”论中美关系

2023-11-14 21:17:52

来源:央视网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主席11月14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到访美国,也是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就中美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站在时代高度分析、研判中美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引经据典为发展中美关系指出正确方向。这些论述蕴含深刻的战略思维和政治智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解读】

  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

  近代以后,中国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中国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当今世界最需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中美双方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应该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

  【解读】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届美国政府对此都有明确承诺。美方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应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履行“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停止虚化掏空一中政策,约束制止“台独”分裂言行,切实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真正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才能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解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两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不断遇到新问题与新挑战。关于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引用中国古语“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指出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以建设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级,防止对两国总体关系和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合作大局造成干扰。

  关于新时期中美关系, 2021年11月16日,习主席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视频会晤中总结了三点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2023年7月20日,习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

  【解读】

  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同时又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中美关系的阴晴冷暖对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

  察古可以知今,鉴往可以知来。5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非凡的勇气和政治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50多年来,中美之间的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垒砌出一级又一级攀山越岭的台阶”。

  中美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遭遇严重困难,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国与国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通过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

  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虽然目前中美双方还有很多矛盾和摩擦,但是循着历史的维度从长远来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和发展将是大趋势、大方向。中美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存在着广泛合作基础。构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解读】

  中美两国从接触、建交走到今天,历经50多年风风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经验也有教训。50多年来,尽管国际环境和两国各自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美关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其原因就是两国几代领导人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赋予中美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今天,我们双方更应该审时度势,转变思路、创新思维,不断开创两国合作新局面。

  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对两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杨立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逾千名广府“精英”将相聚广东肇庆叙乡情

      中新网肇庆11月14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世广会是世界性广府人的大聚会。广东省肇庆市14日举办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世广会”活动筹备有关情况。  肇庆市政协副主席何健浩表示,自筹办第四届世广会以来,肇庆市组织两个海外访问团出访英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秘鲁...

    时间:11-14
  • 世界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中新网昆明11月14日电 (高雅曼)14日下午,“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正式启动。  为立体展现迪庆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11月14日至18日,15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深入迪庆各地,运用多语种和融媒报道的形式,生动讲述“世...

    时间:11-14
  • 台湾营建业人力需求创新高 拟继续开放移工额度

      中新社台北11月14日电 台当局劳动事务主管部门14日公布最新就业市场人力需求调查结果,预估2024年1月底较2023年10月底人力需求净增加4.9万人,其中营建业达4276人,为历来新高。台当局内部事务主管部门表示,明年会再开放1.5万名营建业移工。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NOWnews今日新闻等台媒报道,今...

    时间:11-14
  • 两岸近400信众福建漳州祭拜保生大帝

      中新网漳州11月14日电 (林甄玉)14日,2023年“情系保生 融合两岸”保生大帝文化交流会在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慈济祖宫举行。海峡两岸70余所宫庙近400名信众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当天活动超140位台湾宫庙信众参会。两岸信众盛装出席,展现慈济文化风采。在庄严的钟鼓声中,祭祀人员行“三...

    时间:11-14
  • 西藏签约援藏招商引资项目20个

      中新网拉萨11月14日电 (贡嘎来松)14日,西藏自治区在拉萨举行“双招双引”(援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共签约援藏招商引资项目20个,协议资金103.08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清洁能源、生物科技、特色农牧、绿色工业、现代服务等领域。21名引进专家人才代表参加现场签约。图为签...

    时间:11-14
  • 台湾青年热议台企二代接班: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中新网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朱晓颖 杨颜慈)打造老字号招牌、实现永续经营,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正在南京举行的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台湾青年热议台资企业二代接班的话题。他们认为,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我常听到身边的台湾青年企业家朋友说,‘这一项事务不要让我爸知道,他的意见非常多。...

    时间:11-14
  • 独家V观丨Hello 旧金山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是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这里三面环海,环境优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

    时间:11-14
  • 2023华语律师大会在深圳举办

      中新网深圳11月14日电 (记者 郑小红 郭军)2023华语律师大会(中国·深圳)14日在深圳举办,来自海内外的律师、企业家、公司法务、学者代表等4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经济全球化与法律服务国际合作,以侨为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打造国际规则衔接示范地,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11月14日,以“新型...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