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多系统协同 中国空间站第五批实验样品正展开研究

2023-11-14 13:37:1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带回了22种科学实验样品。中国空间站第五批实验样品交付给科学家之后,将会展开哪些科学实验?这些在空间站展开的科学实验又有怎样的发现?下面我们就跟随记者一起去看一看。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舱外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由大连海事大学设计,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同研制。随着第五批实验样品的返回交付,也标志着该装置顺利完成了舱外安装—实验—回收舱内—再出舱及第一批样品返回的全流程工作

  在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研究所,记者看到科研团队正在对不久前获得的实验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4个线虫实验盒、1个微生物实验盒和3个植物种子实验盒。其中,线虫样品盒共含有野生型和10多个不同突变株的秀丽隐杆线虫。这种线虫最大仅仅能长到1毫米,因其个体小、生活周期短、后代数量多、易于空间搭载培养、便于进行遗传操作等优点,被认为是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可以用来探索太空环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巍:这次首批回来的样品实现了在轨长达五个半月的暴露,返回地面之后,首先我们要看能不能够存活下来,再一个是根据各个科学的目标去分析这些样品,去看在经过长期并且是综合性的空间环境下,它回来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 赵磊:课题组主要关心的是在长期的舱外暴露条件下,空间辐射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一些损伤效果、它的修复机制,以及如何使用一些药物去缓解损伤。

  赵磊介绍,通过研制舱外暴露平台并进行一系列暴露实验,目的就是要实现空间辐射损伤评估与预警,并研发新型抗辐射药物,来降低空间辐射损伤及健康风险等。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 赵磊:我们还发现在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出现了明显的DNA损伤以及相关分子变化。除此之外,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也筛选了一种抗辐射的药物,我们用了抗辐射药物之后,就发现它的寿命和生殖的改变,损伤效应会出现一些缓解现象。

  空间辐射暴露实验可实现在轨监测

  向外太空探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舱外的暴露科学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6月,中国空间站首次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利用这个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究竟可以展开哪些科学实验呢?

  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可用于开展空间粒子辐射、微重力等环境要素对不同物种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研究,装置内设计了13个装载生物材料样品的实验单元,可适用于植物种子、微生物孢子、休眠的小型动物等生物样品的长期暴露实验。装置还通过创新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轨观测不同线虫个体全生命周期在空间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及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钟润涛:对于线虫的控制,还有对线虫进行拍照、录像,所有的这些指令都可以在地面进行操作,根据我们的实验流程来开展在轨的实验。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巍: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既可以在轨观测生物样品生长发育的系统,同时还可以实时传回地面的数据,直接可以天地实时地去控制,并且可以去发现它们会有什么样的生物学变化。

  专家介绍,利用空间站暴露平台进行生物学实验,将为人体生物体辐射损伤、遗传变异、辐射防护药品制备,以及辐射风险生物学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对我国航天员在轨长期生存、载人登月等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对核医学、放射医学等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 孙野青:空间的辐射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比如像核电站的泄漏,它在环境中也是一个长时间的暴露,往往就拿不到地面对照的样品。但是空间实验就可以做成长时间在空间辐射环境暴露,以及跟它地面对照进行比较,这样拿到数据就能完全反演到地面,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故,我们怎么样去防护、怎么样预警,对于将来地面的辐射风险防护是有用的。

  多系统协同 确保生物学暴露实验顺利运行

  空间站舱外环境具有温差大、高真空、高能辐射等特点,这就要求舱外暴露实验装置的设计首先能够维持很强的稳定性,同时还要能够为内部所搭载的生命科学实验提供一系列的生命安全保障条件,可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那么这个装置的设计有何特点?能够提供怎样的实验条件?实验样品的选择又有何讲究呢?再来听专家的介绍。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巍:首先就是要选适合空间搭载的科学实验样品,尤其是抗逆性比较强,比如说植物种子、孢子类,它没有太多的生保(生命安全保障)要求,可以长期满足实验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我们要去比较常规的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的条件,以及在外太空暴露时候装置所提供的条件之间是不是能够匹配、能够满足?这样才能够将样品发送到外太空去进行后续的实验。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张萌:从这次神舟十六号返回的样品盒我们也看到,样品盒都经受住了火箭上下行以及在飞船中长期暴露,我们的样品装置可以保证样品在5℃—20℃的范围内。上天之后,我们还可以更精确地来控制温度,气压也在1到0.8个大气压之间,使得对地球上的生物更加友好,让我们更多的实验可以在暴露平台上开展。

  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装置虽然体积不大,但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生物培养、辐射测量、在线观测等多个子系统,各系统协同配合,确保在轨实验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美直飞定期客运航班新一轮增班首趟航班发出

      央视网消息:从11月9日起,中美间直飞定期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将增至每周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昨天(13日)傍晚,新一轮增班的首趟航班从首都机场起飞。...

    时间:11-14
  • 探索“宜居火星”从未停止 我国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

      央视网消息: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已成为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人类要想到火星开发资源或移居火星,首先要克服的是缺乏氧气的火星环境。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实验,利用火星陨石成功创制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为未来火星探测和地外文...

    时间:11-14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全面报道中美元首会晤及APEC会议

      准备就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全面报道中美元首会晤及APEC会议  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方报道中心已经启用。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本部、北美总站...

    时间:11-14
  • 劲舞蓝天!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精彩亮相迪拜航空展

      劲舞蓝天,展示中国空军风采——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精彩亮相迪拜航空展  ■陈嘉启 朱姜海  11月13日,第十八届迪拜航空展在阿联酋迪拜阿勒马克图姆机场开幕。当天,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与阿联酋“骑士”、意大利“三色箭”、俄罗斯“勇士”等多支世界知名飞行表演队共舞蓝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

    时间:11-14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出联合声明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徐文欣)记者日前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处获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共同举办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重申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并认为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

    时间:11-14
  • 通往旧金山,习近平跨洋之行再启元首外交新程

      (近观中国)通往旧金山,习近平跨洋之行再启元首外交新程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通往旧金山,习近平跨洋之行再启元首外交新程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黄钰钦  从北京到旧金山,跨越宽广的太平洋,大国外交再度开启新航程。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