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名家坊丨裴德乐:来到中国,我的生命仿佛又延长了很多年

2023-11-13 19: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11月13日电 题:来到中国,我的生命仿佛又延长了很多年

  ——专访古巴著名科学家裴德乐

  作者 贺劭清 陈选斌

  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脑科学研究的日日夜夜里,裴德乐时常忆起童年时父母对他们兄弟二人的叮嘱——人一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人类服务。

  作为古巴著名脑科学家,裴德乐是世界定量电生理技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政府友谊奖”“天府友谊奖”获得者。如今,73岁的他正致力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下,联合全球脑科学家,共享大脑数据,革新脑科学。

  在裴德乐看来,延续生命是所有科学家最关心的议题。而来到位于中国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用科技力量帮助更多国家的人民,裴德乐直言,“我的生命仿佛又延长了很多年”。

  “加勒比海明珠”的著名科学家

  1950年,裴德乐出生于美国。1966年,裴德乐进入古巴哈瓦那大学医学院学习电生理学,后来又先后学习数学和脑电随机模型,并取得医学博士与哲学博士学位。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里,裴德乐不仅参与研制出古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成为世界最早使用计算机研究人类大脑的科学家之一,还在古巴推动许多医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致电裴德乐兄弟二人,鼓励他们开发新技术,为拉美民众的脑部疾病诊断工作提供更好服务。裴德乐回忆,“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如何回应这份鼓励?”

裴德乐。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中国开启新的科研篇章

  2014年,年过六旬的裴德乐选择与同为脑科学家的妻子,在电子科技大学开启一段新的科研篇章。

  2023年11月,利用实验室午间休憩间隙,裴德乐在电子科技大学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采访。身着红色卫衣、蓝色牛仔裤的裴德乐精神矍铄,言语间中气十足。

  在裴德乐看来,古中友谊是自己选择成都的原因之一。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中国政府代表团首访的西半球国家,古巴领导人也是第一个访华的西半球国家元首。“10岁那年,父亲曾给我一本关于白求恩的书——这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当时我的国际科研合作已经到了必须要具体实施的地步,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古中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裴德乐说。空洞的承诺与漂亮话没法真正改善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具体的途径,与承诺援助的方式截然不同,也让这一倡议更富有持续性。

  在裴德乐看来,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中国,科技发展已被证明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元素,而重视科技的想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得到延伸。”

裴德乐与中国学生交流。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事实上,裴德乐不止一次来到中国开展科研交流。“上世纪末,我曾将一些计算机技术引入中国,而现在是古巴和中国一起帮助其他国家的时候了。”裴德乐回忆,上世纪末第一次来中国时,人们主要靠骑自行车通勤。现在,他看到一个越来越繁荣的中国,一个更加幸福的中国,一个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还同时保护自己文化、增强人民幸福感的中国

  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裴德乐是爱吃四川火锅、跳巴西舞蹈的“老顽童”,也是常常凌晨两三点才结束实验的“科研狂魔”。他专注于通过国际科研合作,进一步降低高精度脑电设备的诊疗费用,让老年痴呆、抑郁症、儿童学习障碍等多发性神经疾病和精神障碍得到更好的早期监测。

  “他为了给我说清某一东西,甚至会亲自编程给我讲解”,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博士生金煜说到,自己时常被裴德乐对科研的热爱所打动。

  8年来,裴德乐对脑电(EEG)、磁共振(MRI)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多导联电生理分布源成像、Granger因果连接分析、神经集群数学模型和fMRI-EEG融合技术等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成果,作出了国际性贡献。

裴德乐与中国学生交流。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科学家不应只为个人而努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国家、不同领域间的科学家们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基于此,裴德乐推动古巴、中国、加拿大联合启动脑科学合作计划(CCC计划)。

  “其实有很多疾病的病因都在脑部,比如当你身体饥饿却并无感受,这可能就是脑部疾病作祟。”裴德乐如是说。CCC计划希望促进世界各地科学家的合作,共享大脑数据与信息,为脑部疾病找到更多治疗方案。

  CCC计划实施后,由20多个国家参与的“全球脑计划联盟”得以建立,共享脑科学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也正基于CCC计划,电子科技大学开始筹备创建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要的科技合作平台,为全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父亲过去常说,当一个人从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就得到一张未知地图,需要找到那些愿意一起探索这张地图的人。”裴德乐说,在中国,他找到了愿意一起探索这张地图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医疗技术,降低医疗费用,让更多人预防脑部疾病。

  在裴德乐看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加速形成,同时也让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科学家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应该是为了个人而努力,而是要把自己与人类命运和健康相关联,坚信合作共赢的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裴德乐。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裴德乐曾担任古巴神经科学中心(CNEURO)高级研究员、哈瓦那高级医学研究所高级教授,于2015年全职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天府友谊奖”“中国政府友谊奖”。

   裴德乐致力于脑电(EEG)和磁共振(MRI)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多导联电生理分布源成像、Granger因果连接分析、神经集群数学模型和fMRI-EEG融合技术等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成果,作出了国际性贡献。

  裴德乐曾担任脑信息领域最大的国际盛会Human Brain Mapping 年会(2014 德国波恩)程序委员会主席;担任NeuroImage、Human Brain Mapping等多个顶级杂志副编委,及伦敦大学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日本脑研究所等多个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72名皖台职工安徽马鞍山赛技能

      中新网合肥11月13日电 (记者 吴兰)皖台职工技能竞赛交流活动近日在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皖台共72名选手同台赛技能。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何树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安徽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皖台工会历来保持着良好交流。近年来,在全国总工会和安徽...

    时间:11-1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大运河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大运河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国际交流、文明互鉴。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京举办,诸多国际专家和名人通过视频分享对活动表达祝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表...

    时间:11-13
  • 《沈阳市志愿服务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沈阳11月13日电 (李晛)据沈阳市人大常委会11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沈阳市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沈阳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3年8月24日通过,经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27日批准,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11月13日,沈阳市人大常委...

    时间:11-13
  • 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 范宇斌)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13日,由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和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办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民盟第十四届民生论坛在上海举办。11月13日,民盟第十四届民生论坛在上海举办。 范宇斌 摄  “当前,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以...

    时间:11-13
  • 外媒摄影采风活动在江苏南京启动

      中新网南京11月13日电 (徐珊珊)13日,2023“SHOW 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正式启动。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及专业摄影师将走访南京、常州、淮安、盐城四个城市,以独特的外媒视角聚焦产业发展、文化遗存和百姓生活。  作为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江苏海陆空交通便利、经济资源禀赋...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