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人民领袖|“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

2023-11-13 10:05:47

来源:央视网

  立冬至,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

  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温暖过冬一直是人民领袖牵挂的心头大事。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村民李盟家看望慰问,了解房屋受损、修缮和冬季取暖等情况。

  2023年11月10日,立冬节气过后刚刚2天,北方户外的最低温度骤然降到冰点以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夏季曾因遭受极端降雨而受灾较重的北京、河北相关地区,看望慰问灾区人民群众。

  临近中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走进村民李盟在灾后修缮完毕的家。站在窗明几净的客厅,总书记一张一张地翻看房屋受灾时的照片,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这既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厚重承诺。

  对于北方冬季漫长、山里尤其寒冷的情况,曾在陕北高原上度过七个寒暑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有同感,要求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考察时,同当地群众亲切交流。

  离开村子时,面对依依不舍的村民,总书记说,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

  其实,这次温暖的看望是一次“如约而至”。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遭受洪涝灾害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毁房屋重建情况。

  2个月前,2023年9月7日,正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哈尔滨出发,乘火车、换汽车,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他走进一栋因灾损毁正在重建的房屋,向现场施工人员仔细询问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等,还格外关心房屋的取暖方式:“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

  一项项重要部署,一次次悉心叮嘱,饱含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情。

  和乡亲们聊起京津冀的灾情,总书记说:“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会去看。”

  口言身行,抱诚守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受灾群众,担心他们能否吃饱穿暖,留下一幕幕温暖画面。

  201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带着“灾后农民住得怎么样”的牵挂,在龙门乡青龙场村集中安置点,沿着通道同住在帐篷里的群众交谈。总书记说,得知你们房屋倒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我和你们一样心痛。现在,看到你们得到比较妥善的安置,我又感到很宽慰。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赶在大寒节气前一天来到了5个月前遭遇6.5级地震突袭的云南鲁甸。总书记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亲手摸棉被、深情问冷暖,“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

  …………

  冒寒风、翻山岭、到农田,进农家看铺盖、察饮食、问健康,在灾区关心的一个个细节,都是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的真实写照,是“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的真诚践诺,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情流露。

  无论是“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还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这些真挚的话语都和每次灾后看望群众关注的细节一样,彰显着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理念——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校 对丨孟利铮 王卓婕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就业主要指标符合预期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主要指标符合预期。专家表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是就业改善的关键所在。同时,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各项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就业服务持续优化升级,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多措并举支...

    时间:11-13
  • 时习之丨深入基层问冷暖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情系民生

      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资料来源:新华社  编辑:黄子娟、彭静  设计:王潇潇  (来源...

    时间:11-13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干笃行】湖北实施流域综合治理 守住生态底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今年以来,湖北加大力度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这几天,位于湖北宜都的渔洋河生态公园即将向公众免费开放。从今年开始,宜都将治理修复从长江干流向支流延伸推进...

    时间:11-1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新征程上,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

    时间:11-13
  • 文旅部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 提出改善旅游消费体验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文旅部网站13日发布《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围绕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

    时间:11-13
  • 重庆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熊雪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重庆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熊雪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熊雪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政治意识淡漠,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搞“七个有之”,拉帮结派,政绩观扭曲,搞形式主义、虚报造假,对抗组织审查,大...

    时间:11-13
  •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汛期受灾地区将主题教育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今年汛期,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多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

    时间:11-13
  • 一千两百株“海藻”于深海探测中微子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海铃团队”完成了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的概念设计,前不久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天文》杂志。李政道学者徐东莲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的博士后叶子平、博士生田玮,以及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生胡帆。  这篇论...

    时间:11-13
  • 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各地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克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一手抓农业防灾减灾,一手稳面积提单产,全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眼下,全国秋收进度已过九成半。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秋粮正陆续收储入仓。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