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丨们发延:如何透过文物古籍“探勘”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脉络?

2023-11-08 19:0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如何透过文物古籍“探勘”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脉络?

  作者 们发延 民族文化宫副主任、研究馆员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展出1500余件(册)文物古籍,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唐、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时代,涵盖印章钱币、生产生活用品、服装饰品、工艺美术品、乐器、文献、图书等珍贵文物古籍,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统一性。如何透过文物古籍“探勘”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脉络?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红山文化的位置示意图。民族文化宫供图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在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已形成早期的中华文化圈,为后来夏商周政治共同体的发展奠定了共同的地理文化空间。展览中展出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红山文化的一系列彩陶。彩陶文化从距今约9000年开始,绵延了5000多年,在中国分布极其广泛。其中,马家窑彩陶文化产生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受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早期时向西传播到了青海的宗日、西藏的卡若,向南传到四川营盘山,而中晚期时则往北、向西传播,扩展至新疆东部。这条“彩陶之路”也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马家窑彩陶。民族文化宫供图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历经不同发展阶段,是以国家形态绵延不断传承下来的统一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基本特征、思想基础及独特发展道路,在其早期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奠定。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夷”与华夏交错分布、迁徙互动,逐步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展出的宋代《册府元龟》记载了楚国在西周时期曾自诩“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但几代人之后的楚庄王则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成为华夏文化的代表人物。所以,夷夏之间不是一成不变,“夷”可变“夏”,“夏”也可变“夷”。政治文化认同才是第一标准。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出的宋代《册府元龟》,其中记载了楚国在西周时期还曾自诩“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但几代人之后的楚庄王则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成为华夏文化的代表人物。民族文化宫供图

  统一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统一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先秦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先秦国家统一性不断增强的关键所在。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重要表现。春秋战国时期,追求统一性成为诸子百家思想的主流,要求“定于一”“天下为一”的呼声高涨。《诗经》里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荀子》里有“一天下”,《管子》里有“陶天下而以为一家”,《墨子》里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等。这说明一个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代表新的历史潮流的统一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大一统国家结构呼之欲出。

  秦汉至明清是中华文明统一性巩固发展时期。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为统一性的制度建设创造了历史条件。秦朝将郡县制确立为基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为此后历代中央王朝巩固统一政权的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郡县制的古籍非常多,展出的有《史记》《隋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

  属国制是两汉魏晋时期中央政府对归附诸族实行的一种地方管理体制。展出的《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宋书》《水经注》都有属国制的相关记载。属国制这种“因俗而治”的制度,也被后来的王朝所承袭,例如唐代实行羁縻府州制,相关记载在《资治通鉴》《新唐书》《蛮书》中都能找到。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民族文化宫供图 

  统一性内化为各民族的共同价值信念

  统一性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内化为各民族追求统一、崇尚和合、致力安定等共同价值信念。无论哪一个民族称尊建鼎,都把建立大一统国家作为政治主动。《晋五胡指掌》《十六国春秋》记载了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兴亡历史,以及许多“五胡”首领对统一天下、追求中华正统的向往,以及效仿中原政制、崇儒学、兴礼仪的行动。

  “桃花石”意指中国,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中国人的称谓,但需强调的是“桃花石”不仅指中原地区,辽夏金也都被称为“桃花石”。辽夏金一直在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继承发展唐三彩的辽三彩、仿汉字创制的西夏文和以中原文化纹样为饰的金铜镜都与中原文化息息相关,体现这些元素的文物、古籍均有展出。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继承发展唐三彩的辽三彩。民族文化宫供图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以中原文化纹样为饰的金铜镜。民族文化宫供图 

  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一个“大中国”时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元史·百官志七》记载了元代设立行省制的基本情况。此外,元朝借鉴历朝管理边疆的经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这在展出的《元史·百官志三》中有所记载。同时,元朝为维护中华文明统一性实行土司制,明清时期又因其弊端实行改土归流。展览中展出的岳希长官司告示牌、乾隆皇帝赐给云南土司——车里宣慰使的官服、清政府在同治年间赏赐给凉山彝族土司岭承恩的吉服、清末湘西地区土守备的战服,以及乾堡寨额设守备图记和上孟董额设守备图记这两枚官印都是土司制和改土归流的物证。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乾隆皇帝赐给云南土司——车里宣慰使的官服。民族文化宫供图

  元明清时期,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安定西北、安辑北疆、稳定西南、收复台湾,使四海之内成一统。相关记载可在《贡噶坚赞口述传记》《戡定新疆记》《西南彝志》《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等古籍中找到。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共产党宣言》《新青年》《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东北抗日联军旗帜、回民支队使用过的铁战刀等文物,都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进一步升华。展出的中央访问团赠予各族人民以及受赠的锦旗、各族人民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五个民族自治区成立时的文件、各民族选民证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图为展览中展出的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西畴县第一区长箐乡苗族全体敬献中央访问团的锦旗。民族文化宫供图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展出的反映各族人民合作发展、固边守边、拥护领袖等内容的实物、图片、文献等,都是新时代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统一性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寓于多样性中的统一,是多元一体的统一,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不是消除文化差异性的统一,而是在坚守中华文化统一性立场的同时,又展现出中华文化多姿多彩魅力。(完)

  作者简介:

  们发延,阿昌族,研究馆员,研究生导师,国家民委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数据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中国官方提出“四个充分”基本原则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保护数据知识产权备受关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8日在北京表示,为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中国将加快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研究提出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四个充分”的基本原则。  申长雨指出,这“四个...

    时间:11-08
  • 联播观察|在“一带一路”上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市开幕。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为主题,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举办的首场分领域重要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贺信中,习主席提出了哪些期望与要求?本届大会...

    时间:11-08
  • 台湾艺人洪诚阳:不惑之年在大陆开启人生新篇章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台湾艺人洪诚阳的内心深处中总有一艘船。他的父亲七岁时随家人从上海坐船到了台湾,从小,洪诚阳的爷爷和父亲时常跟他讲,希望有一天他能“漂啊漂啊,顺着黄浦江再漂回上海发展”。这一念头在2008年变成现实。  2008年,洪诚阳已值不惑之年。在别人眼中,他在台湾的事业发展得可谓顺...

    时间:11-08
  • 台湾青年来皖沉浸式“品味”科技与文化“大餐”

      中新网合肥11月8日电 (记者 张俊)“合肥请您来”2023年合台学生交流营活动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落下帷幕。来自台湾的25名青年学子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品味”科技和文化“大餐”。  据了解,本次交流营师生参观了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交流,了解安徽科...

    时间:11-08
  • 台湾机械出口值连续15个月负增长 半导体产业渐回温

      中新社台北11月8日电 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8日公布,全台10月机械出口值为23.49亿美元,环比减少4.3%,同比减少18%,连续15个月呈现负增长。不过,半导体产业正逐渐回温。  综合中央社等台湾媒体报道,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台湾机械出口值累计为243.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2%。  据该机构分析,台湾...

    时间:11-08
  • “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会议,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2023年是共建“一...

    时间:11-08
  • 王毅向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表致辞

      中新社三亚11月8日电 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向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表致辞,强调中方将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携手建设各国共享的和平之海、繁荣之海、美丽之海。  王毅说,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天然平台,加强海洋合作...

    时间:11-08
  • 浙江龙泉乡贤“回归记”:赋美山水 带富乡亲

      中新网丽水11月8日电 (邵燕飞 傅飞扬 游燕萍)金秋时节,顺着蜿蜒的山路进入浙江丽水龙泉市岩樟乡,连方成片的蔬菜种植基地内蔬果飘香,传递出丰收的喜悦;设有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品展厅的“云之居”艺术创研写生基地为乡村带来新业态,吸引艺术家与游客逛玩……  岩樟乡的美好蝶变,离不开龙泉市云之地...

    时间:11-08
  • 国台办: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将于11月中旬在南京举办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8日表示,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将于11月14日至15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目前,峰会双方正有序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今年年会将围绕“新格局中融合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两岸企业家如何把握新发展格局,推动台企融入大陆内需市场,深化两岸产业链供...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