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外学者:推动土楼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3-11-07 19:20:58

来源:海外网

  在“福建土楼”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15周年之际,“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2023土楼国际论坛日前在福建省龙岩市举办。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丹麦等国1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贡献智慧,共同讨论中西方文明互鉴,为将土楼文化,客家文化传播到全球献计献策。

  如何更好实现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突出共情”是多位专家表达的观点。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辛格说,想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文化,实际上在全世界不同的城市,都可以看到相似的文化元素。他着重谈到加强印中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认为印中之间的文化交流需要更多文化使者发挥积极作用。

  丹麦奥尔堡大学发展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李形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可以破除“文明冲突论”的西方逻辑。很多人误解中国是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以郑和下西洋和古代的“朝贡体制”为例,指出中国历史没有“强国必霸”的理念和传统,区别于西方的殖民体系和历史传统。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像一只“无形的手”,两国人民对文化的相互尊重是东方民族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吴晓丹认为,土楼文化是中国多彩文化中的重要一种,将“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国文化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骨子里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之间存在误解是因为彼此不了解,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加深了解,增进共识,减少冲突。

  作为客家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日涵表示,土楼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标志。去过永定土楼的游客往往会被客家先民艰辛创业的故事打动,土楼也成为海外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场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发掘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网资深记者李小华表示,中华民族历来有集体主义传统,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和智慧,中华文明是“防御性文化”,以长城和土楼为代表的建筑都是中华民族“防御性文化”的典型代表,完全区别于西方“国强必霸”的逻辑思维。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博说,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根本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相互包容,这是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华侨大学金砖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蔡晶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国与国之间的误解误判之所以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自身文明经验出发看待和解读他者行为,因此不同国家行为体之间需要更多交流和互鉴,在弘扬自身文明价值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差异,而不是把自身的意愿以所谓“合理”的理由和所谓“好意”的名义强加于他者。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赵栋谈到印度电影在中国的流行时表示,世界文明因多样而精彩,文化交流是缓和国家现实利益冲突的重要“润滑剂”,民众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增进民心相通,减少国家间误判的重要途径。(赵栋)(海外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何立峰在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香港11月7日电 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6-8日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发表视频致辞。  何立峰指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香港发展。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回归祖国以来,香港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

    时间:11-07
  •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谈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11月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会谈前,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尔巴尼斯举行欢迎仪式。 中新...

    时间:11-07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

    时间:11-07
  • 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高凯)7日,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着力培养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引导激励广大高校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

    时间:11-07
  • 坐飞机出门、车内无需驾驶室……在进博会畅想未来出行

      当人们更多地讨论充电而不是加油,当手机可以约到自动驾驶的网约车,似乎我们的出行已经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崭新时代。但人们不会满足于此,关于出行的想象永无止境,即便征服了陆地,也还可以仰望天空。  未来的出行还有什么可能?我们能够期待更清洁的能源、更自动的驾驶吗?抑或是,飞机出行是否有希望成为...

    时间:11-07
  • 2023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聚焦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中新网广州11月7日电(记者 王坚)以“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7日在广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水土保持领域逾150名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活动现场。广东省水土保持学会供图  该会议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广...

    时间:11-07
  • 进博朋友圈|这家世界级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第六届进博会,新朋友慕名而来,老朋友如约而至,“进博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会,早已成为全方位、多领域、一体化的开放合作平台。我们的镜头中,这些“进博朋友们”说……  在第六届进博会现场的服务贸易展区,一座“脉络花园”于渣打银行展台建起,一棵“参天大树”矗然而立。“这是我们深扎在中国土地...

    时间:11-07
  • 当“顶科”遇上“进博”:上海东西两端,一个相通的信号

      第六届进博会火热展开之际,同样办到第六届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昨天也在上海开幕。与去年一样,两场盛会在时间上的交叠,传递着某种相通的强烈信号。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向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作视频致辞,明确强调,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愿同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科...

    时间:11-07
  •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2023年11月7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双方就当前巴以冲突、中东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时间:1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