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以知识产权制度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3-11-06 03:05:56

来源:法治日报

  □ 马一德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深度融合在了一起。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关系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中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文化本身就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经济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就越旺盛,文化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的作用就越突出。二是文化蕴藏的软约束力对经济发展的质量产生影响。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文化环境作支撑。市场主体的商业道德、诚信品质、经济信誉、创新精神等越来越成为约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经济发展的质量越高,国家间的经贸关系越紧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会越明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提升文化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新的法治表达。建设文化强国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可谓一体两面、相融共生。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文化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就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着文化创造、传播与运用的全链条,服务于文化创新的产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文化成果的创新和创造以知识产权的取得为表征,文化产品的传播和运用以知识产权的交易为媒介,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基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既离不开科技、文化和制度创新,也离不开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也是文化与科技的不断结合。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也都是人类改变世界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果。在现代社会,创造成果是产业经济的发动机,文化成果则是文化产业的动力之源。文化成果的财产化进一步形成知识产权。所以,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创造了文化生产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以财富等利益为杠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有效调动和激发了人类的创造热情,并在文化成果产权化和产权商业化的过程中,把个人才智充分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和先进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具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与著作权相关,也涉及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工业产权。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中,消费者的消费已经由产品消费升级为品牌消费,体现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崇尚品牌、追求品牌。为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作为工商业经济的基础性财产制度,商标法赋予商标权人对其商标享有专用权,从而确保企业对消费者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专利法通过赋予新技术以独占权,激励创新主体持续地将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从而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著作权法通过以多样化的作品类型保护多元化的文化表达,不断激活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文化企业的客户名单、经营策略、产销方案等经营信息还可以作为商业秘密获得保护。正是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下,文化、技术、经济、商业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礼仪之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在为促进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媒看大陆:泰山岱庙——古代帝王的封禅之地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近日,台湾《联合报》发表了有关山东省泰安市的报道,介绍了泰山岱庙的人文历史和建筑构造。岱庙全景。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作为“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是山东泰安闪亮的旅游名片。泰山南麓的岱庙,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

    时间:11-06
  • 台媒看大陆:山东泰安东平县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有关山东省泰安市的报道,介绍了东平县3处人文底蕴深厚的景点——戴村坝、白佛山和腊山。戴村坝。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位于泰安东平县的戴村坝,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大杰作,素有“北方都江堰”之称。戴村坝。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时间:11-06
  • 假释案件数量降幅明显 中国最高检发布案例推进假释制度适用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近年来假释案件数量降幅明显,2020年较2019年下降30.8%,2021年较2020年下降41.2%,2022年较2021年又下降了14%。”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负责人6日答问时说,假释适用率极低是刑罚变更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时间:11-06
  • 王毅会见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6日在北京会见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  王毅说,中方赞赏约翰·基先生担任总理期间推动中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希望并相信约翰·基先生将继续为增进中新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王毅表示,中新是相互...

    时间:11-06
  •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将会见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时间:11-06
  • 台湾连续九个月缺工逾百万 分析:主因是低薪及产业失衡

      中新社台北11月6日电 台湾媒体6日报道,根据人力统计机构最新数据,全台11月缺工数量达104.2万个,同比增加4.2%。台湾已连续九个月缺工规模超过百万,有分析文章指,长期低薪加上特定产业挖走大量人才,导致缺工态势不可逆。  综合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报道,104人力银行公布的这份调查显示,细看各产业,...

    时间:11-06
  • 坚持扩大开放 分享发展机遇——记《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

      11月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之一,《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国际政商学界人士紧扣开放、合作、共赢等关键词展开深入交流,积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力量。  世界开放“寒意”犹浓  近年来,世界开放事业面临挑...

    时间:11-06
  • 进博之约|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提出期望

      2023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在致信中强调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并提出期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彭晓玲、黄子娟  设计:王潇潇...

    时间:11-06
  • 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筹备工作扫描——“乌镇时间”,如约而至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开幕。  这几天,那一抹熟悉的互联网蓝——乌镇峰会蓝色广告牌,出现在桐乡的大街小巷、城乡公交车上,也出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机场、高铁站。一块块蓝色大屏,勾起每一个人的乌镇记忆。  乌镇的“十年之约”,拉开帷幕。  擦亮数字文明的“乌镇...

    时间:11-06
  • 携手凝聚共识结硕果,乌镇十年一秩再启航

      共赴十年之约!10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基本情况、亮点特色及总体筹备进度。本次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举行,主题是“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世...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