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六届进博会)再示开放决心 中国向世界传递三重信号

2023-11-05 22:0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指出。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新一届进博会5日如期而至。本届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高层在进博会上再次宣示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向外界传递出三重信号。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巨型海报格外醒目。当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信号一: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六年来,进博会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开放政策的重要窗口,见证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到“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再到“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此前,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多次宣布中国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几年来,这些务实举措接连落地,有效实施,不断深化。

  本届进博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又表示“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等等,持续释放中国对外开放红利。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玉看来,中国领导人在进博会上频频点题“开放”并宣布开放新举措,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鲜明信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近些年中国相继推出一大批新的开放举措,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保障,也让世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信号二,中国开放机遇与世界共享。

  “开放”始终是进博会的重要关键词。六年来,进博会以开放姿态“牵手”世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与认可。

  习近平致信强调,“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发展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进博会一直是“中国世界的双向奔赴”。许多参展商从“试试看”到“年年来”,众多展品从“首发首秀”变“热销爆款”……前五届进博会展示了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

  本届进博会上,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悉数到场,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

  陈凤英指出,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新脉动,为世界经济“输血加压”,也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展会,已成为共享开放机遇、扩大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叶玉指出,在当前有的西方国家鼓吹“脱钩断链”“去风险化”背景下,中国以开放姿态欢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给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暖意、注入信心。

  信号三,对外开放仍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开放”的重要性,并曾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下一步中国将如何推进对外开放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李强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规则对接更好”“创新动能更足”“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是在开放中取得的,也必将依靠开放走向未来。”陈凤英表示,新征程上,对外开放这关键一招有助于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叶玉看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此次中方表示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开放,相比从前开放的力度会更大、格局会更优。中国高层在进博会上再次点题“开放”,恰恰充分表明对外开放仍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媒看大陆:泰山岱庙——古代帝王的封禅之地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近日,台湾《联合报》发表了有关山东省泰安市的报道,介绍了泰山岱庙的人文历史和建筑构造。岱庙全景。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作为“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是山东泰安闪亮的旅游名片。泰山南麓的岱庙,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

    时间:11-06
  • 台媒看大陆:山东泰安东平县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有关山东省泰安市的报道,介绍了东平县3处人文底蕴深厚的景点——戴村坝、白佛山和腊山。戴村坝。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位于泰安东平县的戴村坝,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大杰作,素有“北方都江堰”之称。戴村坝。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时间:11-06
  • 假释案件数量降幅明显 中国最高检发布案例推进假释制度适用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近年来假释案件数量降幅明显,2020年较2019年下降30.8%,2021年较2020年下降41.2%,2022年较2021年又下降了14%。”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负责人6日答问时说,假释适用率极低是刑罚变更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时间:11-06
  • 王毅会见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6日在北京会见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  王毅说,中方赞赏约翰·基先生担任总理期间推动中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希望并相信约翰·基先生将继续为增进中新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王毅表示,中新是相互...

    时间:11-06
  •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将会见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时间:11-06
  • 台湾连续九个月缺工逾百万 分析:主因是低薪及产业失衡

      中新社台北11月6日电 台湾媒体6日报道,根据人力统计机构最新数据,全台11月缺工数量达104.2万个,同比增加4.2%。台湾已连续九个月缺工规模超过百万,有分析文章指,长期低薪加上特定产业挖走大量人才,导致缺工态势不可逆。  综合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报道,104人力银行公布的这份调查显示,细看各产业,...

    时间:11-06
  • 坚持扩大开放 分享发展机遇——记《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

      11月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之一,《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国际政商学界人士紧扣开放、合作、共赢等关键词展开深入交流,积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力量。  世界开放“寒意”犹浓  近年来,世界开放事业面临挑...

    时间:11-06
  • 进博之约|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提出期望

      2023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在致信中强调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并提出期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彭晓玲、黄子娟  设计:王潇潇...

    时间:11-06
  • 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筹备工作扫描——“乌镇时间”,如约而至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开幕。  这几天,那一抹熟悉的互联网蓝——乌镇峰会蓝色广告牌,出现在桐乡的大街小巷、城乡公交车上,也出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机场、高铁站。一块块蓝色大屏,勾起每一个人的乌镇记忆。  乌镇的“十年之约”,拉开帷幕。  擦亮数字文明的“乌镇...

    时间:11-06
  • 携手凝聚共识结硕果,乌镇十年一秩再启航

      共赴十年之约!10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基本情况、亮点特色及总体筹备进度。本次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举行,主题是“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世...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