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每日一习话】合力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2023-07-15 14:46:58

来源:央广网

  习近平:合力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面推进国际合作,释放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增长的潜力。

  这段话出自2022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的讲话。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普及,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支撑当前和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数字经济作为发展主攻方向之一;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完善和优化各项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监管,补充行业规范;2021年,我国出台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

  当前,数字经济正影响全球,推动产业变革。中国发展国内数字经济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相关领域国际合作。譬如,中国企业参与打造泰国5G智能示范工厂,赋能5G+工业应用创新;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确定“数字创新工程”,中国助力非洲国家在通信网络、智慧城市、科技创新、电子商务、绿色环保等方面提质升级;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旨在推动达成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数字治理规则。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不断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不断弥合“数字鸿沟”,努力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期特约专家:苏二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

    时间:07-15
  • 全球@中国|意大利前众议长伊雷妮•皮韦蒂:期待意中“一带一路”合作并肩前行

      7月14日,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荣誉主席伊雷妮 皮韦蒂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出席活动。她在接受海外网专访时,点赞中方推进绿色发展的成果,期待意大利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方面与中方并肩前行。  “意中人民在中世纪就是家人”  “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次来中...

    时间:07-15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国家文物局: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到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暑期等节假日期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国家文物局目前发布通知,就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强化服务供给 增加优质文化资源供给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所在地区...

    时间:07-15
  • 大陆高校师生抵台 岛内舆论盼两岸青年珍惜交流、加深了解

      中新社台北7月15日电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由37名师生组成的大陆高校师生参访团一行15日抵达台湾开启参访。此行备受瞩目,台湾舆论盼两岸青年珍惜得来不易的交流机会,透过此行建立互信、加深了解。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抵达台湾后,大陆女学生笑容灿烂走出机场,不少媒体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画面。其中...

    时间:07-15
  • 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开放性和包容性

      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开放性和包容性(国际论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马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马来西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产生积极溢出效应。10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各方扩大共同利益,共创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携手实现互利共赢,为...

    时间:07-15
  • 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来了!咱们的优势项目有哪些?

      7月12日,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吉林长春成立。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由700多人组成,其中411名运动员将参加成都大运会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具体来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22.9岁,男运动员206人,占50.1%;女运动员205人,占49.9%。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还有哪些特点?我们的优势...

    时间:07-15
  • “搭建互信、合作、共赢的桥梁”

      7月12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委员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成就,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有效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助力各...

    时间:07-15
  • 中央财政下达2023年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约296.51亿元

      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23年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约34.17亿元,加上提前下达的262.34亿元,预算合计约296.51亿元。补助资金列入直达资金管理,直达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财政部对直达资金实行动态监控。按照通知,各地在分配补助资金时,应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力...

    时间:07-15
  • 自然资源部:各地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力度 精确圈定重要隐患点

      我国即将进入今年防汛关键期。今天(7月15日),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力度,精细圈定重点防范区和重要隐患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7月到8月,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灾害较重,安徽、江西、湖南、广西、青海等地发...

    时间:07-15
  •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福建朱熹园:朱子文化正在“活”起来

      新华社福州7月14日电 题:福建朱熹园:朱子文化正在“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许雪毅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

    时间:07-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