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法伊兹·阿卜杜拉:东盟如何应对“后冷战”挑战

2023-07-15 14:03:56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法伊兹·阿卜杜拉:东盟如何应对“后冷战”挑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郑立颖

  发于2023.7.17总第110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被称为‘后冷战’时期的当下,各个国家比以往更需要加强共识和合作。但当各种各样的地缘政治风险发生时,这看上去像一个西西弗斯式的任务。”在近日举行世界和平论坛“东盟中心地位与地区秩序”分会场上,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法伊兹·阿卜杜拉如此表示。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东盟从5个创始成员国,成长为包括东南亚地区所有国家在内的区域合作组织。今年第42届东盟峰会将主题定为“东盟要旨:增长的中心”。轮值主席国印尼表示,希望东盟将继续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保持经济快速、包容和持续性增长。

  在法伊兹·阿卜杜拉看来,东盟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确已经让东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但随着东盟中心地位的演变,东盟也正在面临内部安全挑战,以及需要在大国竞争中找到新的平衡。

  在世界和平论坛举行期间,法伊兹·阿卜杜拉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法伊兹·阿卜杜拉是现任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曾担任雪兰莪州政府国际政策和事务特别顾问、马来西亚经济事务部和国际贸易及工业部战略和国际关系顾问。他强调,即使让各个国家加强共识的任务看上去不可能完成,但各方依旧要为此而努力,用外交手段解决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东盟应加强一体化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是东盟成立56周年。2022年全年,东盟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同比增长5.7%,创下了2013年以来的最高增速,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地区和全球平均增幅。取得这样的成绩,和东盟采取的哪些新举措有关?

  法伊兹·阿卜杜拉:东盟国家现在深度参与了两个经济框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它们将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正在为东南亚国家创造更多机遇。

  对于我们来说,抓住机遇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合作。东盟所有成员国都应按照规则进行贸易,同时继续深化我们的多边贸易体系。拿RCEP为例,东盟国家是贸易上和经济发展上的伙伴。但有时候,东盟内部也存在着竞争,但我认为基于规则的竞争将是友好的。一旦各国都坚持一样的规则,将会取得共赢的结果。

  此外,东盟各国还应加强一体化,这主要有三个层级:第一个是社会文化一体化,东盟各国民众能够自由沟通、自由旅行;第二个是政治安全一体化,如东盟国防部长会议(ADMM)以及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等,目的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架构;第三个是经济一体化,其中包括统一货币以及平衡东盟国家贸易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额增长得非常快。

  中国新闻周刊:在今年上半年的东盟峰会上,东南亚国家共同讨论了许多重要议题,如区域安全、经济一体化等。你认为东盟峰会在促进东南亚政治稳定和安全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法伊兹·阿卜杜拉: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也是东盟一体化三个层级里最困难的。坦率来说,在平息成员国内部的紧张局势方面,东盟做得并不是特别成功,尤其是在缅甸问题上。在不久前的东盟领导人会晤上,东南亚国家也就缅甸局势进行了讨论,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国都认为现在还不是和军政府打交道的时候。

  就安全问题本身,东盟安全框架的确在不断强化,ADMM以及ADMM+等机制为深化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已经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综合来说,缅甸问题对东盟是一个考验和挑战。不过,我认为,这不会分裂东盟,因为我们一直在给予各成员国充分尊重,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

印度是另一个崛起者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这次世界和平论坛的演讲中谈到东盟的印太展望以及印度的崛起。东盟与印度的合作还有哪些障碍?

  法伊兹·阿卜杜拉:就像中国正在崛起一样,印度是另一个崛起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我们迟早要去承认这个事实。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太平洋地区的印度定位,去年美国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如果IPEF贯彻经济繁荣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在其他方面,它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在印度国内,一些人支持开放市场,加入多边经济贸易体系,这是东盟所倡导的。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十分积极,所以印度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好加入多边经贸协定和框架。

  两年前,东盟制订了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表明东盟试图在扩大的地缘政治格局中重新获得中心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希望印度能够展现出更大的活力、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合作,更多了解东盟的需求,同时也让我们更多了解印度的需求。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东盟创始国家,马来西亚在东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评估马来西亚在东盟中的作用和贡献?马来西亚有哪些独特的经验和见解可以分享?

  法伊兹·阿卜杜拉:马来西亚坚持以身作则,呼吁东盟每一位成员践行和平、自由、中立的立场。同时,鼓励更多投资并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

  此外,马来西亚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都有良好的互动,相信邻里繁荣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来西亚为东盟整体团结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如果去了解东盟的历史还可以发现,早在上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拉扎克首次提出建立东南亚为“和平、自由和中立区”的主张,这一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我相信,马来西亚作出的贡献是多边机制和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美竞争中找到新平衡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东盟如何在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竞争”中保持平衡?

  法伊兹·阿卜杜拉: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关系的常态,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外交的一个主要特征。但当两个巨人对抗时,脚下的地皮难免会遭殃。

  我认为,东盟整体而言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与中国美国、欧盟都有贸易往来。当然,从数字上来看,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

  当前中美的竞争和紧张局势经常被比作冷战,有些人甚至称之为“新冷战”。但我们也能看到,尽管存在摩擦,两个大国在商业和金融上依然有紧密联系。这不是一场零和博弈,作为东南亚国家,我们希望看到全球头两号经济体之间能够加强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东盟如何发挥“中立”作用?

  法伊兹·阿卜杜拉:我认为经济外交非常重要,是东盟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平衡的最佳途径。归根结底,所有国家都需要贸易、增长、共同繁荣等。自古以来,国家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基本上都是经济问题引发的。

  很多人将中美竞争形容为“修昔底德陷阱”,人们也经常问我们一个问题:需要选择一方吗?在我看来,东盟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东盟是双方的贸易伙伴和对话伙伴,试图在中间传达协作、合作、包容、参与、对话等重要理念。东盟应该面对竞争的现实和区域的独特历史背景,并理解这种竞争造成的紧张局势将持续下去,直到找到新的平衡。因此,学习如何最好地管理它,符合东盟的最大利益。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2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

    时间:07-15
  • 全球@中国|意大利前众议长伊雷妮•皮韦蒂:期待意中“一带一路”合作并肩前行

      7月14日,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荣誉主席伊雷妮 皮韦蒂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出席活动。她在接受海外网专访时,点赞中方推进绿色发展的成果,期待意大利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方面与中方并肩前行。  “意中人民在中世纪就是家人”  “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次来中...

    时间:07-15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国家文物局: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到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暑期等节假日期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国家文物局目前发布通知,就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强化服务供给 增加优质文化资源供给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所在地区...

    时间:07-15
  • 大陆高校师生抵台 岛内舆论盼两岸青年珍惜交流、加深了解

      中新社台北7月15日电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由37名师生组成的大陆高校师生参访团一行15日抵达台湾开启参访。此行备受瞩目,台湾舆论盼两岸青年珍惜得来不易的交流机会,透过此行建立互信、加深了解。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抵达台湾后,大陆女学生笑容灿烂走出机场,不少媒体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画面。其中...

    时间:07-15
  • 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开放性和包容性

      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开放性和包容性(国际论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马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马来西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产生积极溢出效应。10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各方扩大共同利益,共创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携手实现互利共赢,为...

    时间:07-15
  • 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来了!咱们的优势项目有哪些?

      7月12日,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吉林长春成立。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由700多人组成,其中411名运动员将参加成都大运会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具体来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22.9岁,男运动员206人,占50.1%;女运动员205人,占49.9%。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还有哪些特点?我们的优势...

    时间:07-15
  • “搭建互信、合作、共赢的桥梁”

      7月12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委员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成就,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有效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助力各...

    时间:07-15
  • 中央财政下达2023年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约296.51亿元

      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23年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约34.17亿元,加上提前下达的262.34亿元,预算合计约296.51亿元。补助资金列入直达资金管理,直达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财政部对直达资金实行动态监控。按照通知,各地在分配补助资金时,应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力...

    时间:07-15
  • 自然资源部:各地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力度 精确圈定重要隐患点

      我国即将进入今年防汛关键期。今天(7月15日),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力度,精细圈定重点防范区和重要隐患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7月到8月,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灾害较重,安徽、江西、湖南、广西、青海等地发...

    时间:07-15
  •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福建朱熹园:朱子文化正在“活”起来

      新华社福州7月14日电 题:福建朱熹园:朱子文化正在“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许雪毅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

    时间:07-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