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专访世行前常务副行长冯慧兰:一些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并非事实

2023-07-14 19:1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带一路”10周年·访谈)专访世行前常务副行长冯慧兰:一些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并非事实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专访世行前常务副行长冯慧兰:一些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并非事实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项目合规、环境影响、所谓‘债务陷阱’等方面,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印尼前贸易部部长冯慧兰1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对一些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和质疑予以批驳。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冯慧兰指出,过去10年,“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绩是惊人的,但外界对其还存在一些误解。除了实施肯尼亚蒙内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外,近年来中国还实施了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用事实对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作出回应。

  作为印尼首位华裔女部长,冯慧兰曾担任印尼贸易部部长、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在专访中,她以印尼雅万高铁为例子,讲述“一带一路”倡议给印尼带来的发展变化。

  如今,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印尼雅万高铁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这条高铁线路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她表示,当民众乘坐雅万高铁时,他们就能切身体会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印尼年轻人也会为印尼拥有采用中国技术修建的高铁而感到自豪。

  着眼未来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冯慧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还需要引进更多外部资源。她就此给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加强南南合作,南南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都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其次是整合不同的资源,“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让一些多边开发银行参与进来;再次,考虑到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发展中国家需要降碳,建议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低碳技术充分加以利用。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西方媒体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所谓“债务陷阱”相关联。对此,冯慧兰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如果你研读过债务统计数据,就会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导致债务陷阱。”

  在采访中,冯慧兰还就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国家鼓吹“脱钩断链”“去风险”、采取日趋保守的政策阐述看法。冯慧兰表示,“脱钩”“去风险”这些举措并不能帮助这些国家重拾经济增长。

  “在我看来,所有的研究和分析都认为,‘脱钩断链’‘去风险’将增加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成本,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冯慧兰认为,“脱钩断链”“去风险”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短期受益,却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充分参与全球化。“脱钩”会导致商品价格变得更贵,许多国家会因此损失许多消费者。

  “现阶段西方国家更多讨论‘去风险’,而不是‘脱钩’。”冯慧兰表示,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些国家所说的“去风险”是什么意思,我们只能假设“去风险”并非意味着所有领域都“脱钩”,而仅仅只是对某些敏感、存在安全问题的领域“去风险”,对于这种做法需要做好管控,以免对全球或区域产供链产生消极影响。

  她指出,与部分西方政客鼓吹“脱钩”“去风险”的做法正好相反,“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增进投资和人员流动来改善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大家庭内形成真正强大的供应链。(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王毅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原则立场

      中新社雅加达7月15日电 (记者 李志全)当地时间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驳斥了个别国家提及南海仲裁和所谓航行自由,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原则立场。  王毅表示,南海是目前世界上航行最安全、最自由的海域之一,没有任何一艘商船抱怨在航经该海域时遇到干扰阻碍,个别国...

    时间:07-15
  • 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主题边会 研讨《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实践

      中新社日内瓦7月14日电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14日在日内瓦举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三十年:中国探索与经验”主题边会。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鲁广锦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特别是把宣言和行动...

    时间:07-15
  • 王毅: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

      中新社雅加达7月14日电 (记者 李志全)当地时间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第13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驳斥了个别国家称中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错误论调。  王毅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台海的真正现状。想要改变这...

    时间:07-15
  • 王毅:地区国家要警惕三个消极动向

      中新社雅加达7月14日电 (记者 李志全)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时强调,当前形势下,地区国家尤其要警惕事关本地区和平安全的三个消极动向。  一要警惕所谓“印太战略”加快向本地区渗透,冲击东盟中心地位,冲击以东盟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架构...

    时间:07-15
  • 一张照片201项业务通用!数字赋能下的城市生活还有这些便利

      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智能化大数据赋能城市管理在各地不断显现出它的强大优势。  生活中,办理身份证、驾驶证等很多证件都需要拍摄证件照,能不能实现拍摄一张证件照通用多个政务服务场景呢?这在浙江嘉兴就实现了。居民一次拍照,跨部门201项业务...

    时间:07-14
  • 高质量发展看广东丨下一个“万亿级” 为何瞄准新型储能?

      制造业当家。  这是“经济体量第一大省”广东过去四十多年浓缩而来的发展经验,也是时至今日广东依然坚定坚持的产业发展路径。  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广东也一直在探索制造业“新增量”:过去一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55.1%和29.9%。在继...

    时间:07-14
  • 数字化、智能化在夏粮收购各环节占比提升

      央视网消息:2023年的夏粮收购,数字化、智能化在各个环节的占比有了显著提升。各地通过“智能收储”的平台建设,让数据代替种粮户和收购企业“跑腿”,大大提高了收粮效率。  在河北武邑县,智能粮库的应用让种粮户张建兴体验了一把“一卡通关”。通过手中的智能卡,粮食抽检、入库到结算的全流程都由电...

    时间:07-14
  • 铁路部门:严格落实“防、避、抢”工作要求 确保汛期运输安全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当前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铁路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做好防洪防汛各项工作,坚决扛起确保汛期铁路运输安全的政治责任。  7月份,针对台风、强对流、强降雨天气多发的实际,铁路部门严格...

    时间:07-14
  • 人民网评: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做细做好做实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4日-15日,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14日-16日,江苏中南部、安徽中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住建部、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

    时间:07-14
  • 【每日一习话】建设安澜长江

      习近平:要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设安澜长江。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奔流,途经我国11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