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07-13 15:57: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三明7月13日电 (雷朝良 刘莉婷 吴文凯)近日,“福建泰宁大金湖号”动车从泰宁站驶出,前往上海虹桥。

  这是泰宁开出的首趟可直达上海的动车组列车。三明是老区、苏区,也是欠发达山区。泰宁县县长王怀斌表示,此次直达动车的开行,是国铁集团对口支援的重要成果,也是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和喜事。

  时间拨回到1999年7月7日,在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老支书黄建华记得,那天正好是赶圩天,日头大,天热。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岭下村,看望慰问老游击队员黄炳茂,调研村里“五通”(通路、通电、通安全卫生饮用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情况。

  “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回到泰宁县城,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座谈中殷殷嘱托。

  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三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不要忘记老区” 三明积极发挥产业引领作用

  在泰宁,当地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锚定“旅游兴县”,先后创下了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国内外顶级旅游品牌;泰宁影视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泰宁还连续5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

图为泰宁县的碧水丹山。 三明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沙县,总投资16.8亿元的南山婆沙县小吃产业园开工建设,引入了厨神、星鲜点等大型食品企业落户沙县;加快研发本土连锁供应链服务系统,目前已接入2360多家门店,全国沙县小吃加盟店已达3900多家。

  泰宁、沙县的产业升级、美丽蝶变,成为三明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个有力注解。

  三明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有三钢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该市注重通过“一企一策”扶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以做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今年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居全省第5位。

  2022年5月,上海市与三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三钢智能制造、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熙华医药产业园、锦江国际度假酒店、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落地三明实施,氟新材料系列产品开发等21个项目在三明市重点产业推介会上签约……一年来,沪明对口合作项目捷报频传。

  与此同时,该市围绕“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做优链条、做强集群、做大产业,加快推进11条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当地发挥萤石、石墨、稀土、地道药材等资源优势,加快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稀土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开工总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3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8亿元,158个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要忘记老区人民” 三明创新做好乡村“文章”

  7月7日,走进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岭红米酒技艺传习所,酒香扑鼻,一杯下肚,清冽甘甜。岭下米酒酿造技艺入选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了当地的米酒文化,也让村民富了口袋。

图为三钢观光工厂一景。 三明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酒的特色之一是用稻谷壳,经过48小时以上的时间熏制,米香味很足。”作为岭下村的酿酒大户,黄远光年酿酒约6万斤。今年,他还通过抖音等平台带货销售,让米酒销往全国各地。

  2022年6月,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对该市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建设理念,串点连线成片推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农村建设品质的做法给予肯定。

  近年来,三明市创新实施“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力提升。

  据统计,三明全市累计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38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户以上集体供水)89.1%;入选全省唯一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城乡“总校制”、教师“双向奔赴”等做法全国推广;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三明市成为“中国稻种基地”,制种面积、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全市培育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4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三明市着力营造文明乡风,今年以来,开展了移风易俗重点领域整治行动,抓好“天价彩礼”等42个突出问题整治。并因地制宜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发挥乡贤引领、村民协商等群众自治作用,配套建设“百姓说理之家”等文化休憩场所。

  数据显示,全市已有270个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1467个村正在制定修订约束性措施。

  “不要忘记‘五老’人员和革命老干部” 三明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图为岭红米酒技艺传习所内景。 雷朝良 摄

  革命“五老”人员,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乡干部。他们当年在三明这片红土地上担任接头、联系、筹粮、掩护、情报信件运送等工作,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曾有3.7万人参加红军。怀着对革命“五老”人员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三明市积极落实各项待遇,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林运培是三元区陈大镇长溪村人,今年96岁。1949年8月,他参加了碧溪游击队。新中国成立后,林运培曾于1952年到明溪县委武装部任文书,后回村务农,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生活有保障,日子可好了。”林运培说,他享受每月“五老”定补和年度医疗补贴,生活无忧。

  20世纪80年代,经县(市、区)人民政府评定,三明市共有革命“五老”人员6484人。截至目前,全市尚有健在革命“五老”人员39人,遗偶93人。

  像林运培这样的革命“五老”人员,党和政府一直牵挂在心。从1984年起,三明市向革命“五老”人员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至今,先后27次提高补助标准。今年,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870元。同时,该市多次调整提高革命“五老”人员遗偶的生活定补标准,保障遗偶们的晚年生活。

  今年以来,三明市共发放“五老”生活定补23.69万元,发放遗偶生活定补40.56万元,把一份份的温暖送到了每位革命“五老”人员及遗偶的心坎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首例半潜船+浮吊船安装海上升压站导管架成功完成

      中新网广州7月13日电 (郭军 吴善基 吴得斌)记者13日从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获悉,该局4000吨全回转起重工程船“华天龙”近日在南海海域成功采用半潜船配合浮吊船完成海上风电场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吊装,创造了全球首次半潜船配合浮吊船安装海上升压站导管架的成功范例。  本次安装就位的海上升压站...

    时间:07-13
  • 中国—东盟共话科技合作 为经济复苏注入科技新动能

      中新网南宁7月13日电(记者 杨陈)第11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以下简称东创会)13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科研工作者等,围绕“共话科技合作,共创美好家园”这一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重点合作领域,共商如何为经济复苏注入科技新动能。图为东盟秘...

    时间:07-13
  • 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拉萨共话西藏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拉萨7月13日电 (记者 赵朗)“科创中国”西藏生态产业创新论坛13日在拉萨举行。  据悉,本次论坛是“科创中国”面向西藏特色需求,开展生态科技系列服务的重要活动。论坛以“创新创业创投助力西藏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和西藏自治区科协联合主办,亿利资源控股...

    时间:07-13
  • 洞庭湖城陵矶站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中新社岳阳7月13日电 (傅煜 李名虎)今年以来,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长期处于低枯水位运行。7月13日8时,地处湖南岳阳的湖区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站实测水位25.21米,较历年同期偏低5.9米,较去年同期偏低3.96米,处于195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来自岳阳市水利局的消息称,今年以来,长江分流入洞庭湖...

    时间:07-13
  • 航天专家:未来固体火箭应瞄准微小型卫星细分发射市场

      中新网武汉7月13日电 (唐诗)7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火箭公司型号副总设计师范威13日在会上表示,未来固体运载火箭发展理念应结合固体火箭优势,瞄准对时效性和定制化要求较高的微小型卫星细分发射市场,同时通过大规模批量生产不断降低...

    时间:07-13
  • 大运来了 | 从交通工具到场馆设施 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大运会

      央视网消息: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保障,成都大运会在筹办方面都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据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消息,为全力保障赛时绿色出行,大运会期间,将使用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1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驿赛区配备了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这两天,相关车辆已陆...

    时间:07-13
  • “中国摄影艺术乡村”共建活动启动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东海岸1号公路摄影名家采风暨“中国摄影艺术乡村”共建启动仪式日前在苍南县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摄影》杂志社、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苍南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温州市摄影家协会协办,中共苍南县委...

    时间:07-13
  • 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各型遥感卫星发射近300颗

      中新社长沙7月13日电 (向一鹏)13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大会上,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发布《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2023)》(简称《蓝皮书》)称,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各型遥感卫星发射近300颗。  据悉,《蓝皮书》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资源卫星...

    时间:07-13
  • 黄河源头青海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域岸线管理

      中新网西宁7月13日电 (吉定刚 张明 张添福)青海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公里,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达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49.4%。  记者13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自黄河流域首届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举行以来的一年,作为黄河源头省份,青海省推进严格水域岸线管控、保障河道行洪安...

    时间:07-13
  • 海内外青年汇聚苍山洱海 共话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陈静 谢仪 张傲)复旦大学13日披露,2023年“荣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简称“YICGG2023”)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开幕。本次大赛以“何以繁荣?万物并育,和实生物”为主题,探讨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下,世界各国应当如何同舟共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