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 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2023-07-13 09:38: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航天人的时间表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徐徐展开。从2024年到2030年前,几乎每一年都能留下中国航天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足迹线,月亮很圆、很耀眼,中国人巡天探宇的脚步很忙、很勇敢,以前“人攀明月不可得”,现在“踏月凌天探星河”,高不可攀的明月将是我们叩问苍穹的下一站。

  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

  “中国什么时候能实现载人登月?”吴伟仁院士的话让我们信心倍增。

  上九天揽月一直是中国人的浪漫梦想,古人诵“明月几时有”,感叹阴晴圆缺,而今天的中国人把追逐明月当成心愿。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中国将在未来7年内把航天员送上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又透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那么,我们登月的具体步骤是什么?月球科研试验站什么时候能建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还会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航天员登月 总共分三步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

  这一次最新公布的方案中也给出了详细步骤。第一步: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第二步,月面着陆器将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第三步,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我国正在进行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更是中国航天空间探测的第一站。在载人登月计划时间出炉前,其实中国人为登月做了大量的准备,此前我国的探月工程的步伐也一直围绕“探”“登”“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它的主要任务是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八号将配合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对月球资源勘探和利用等进行一系列试验。吴伟仁还表示,嫦娥七号的“月球找水”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

  月球南极找水 嫦娥七号任务难度大

  嫦娥七号将由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等部分组成,它们将在月球南极执行复杂的探测任务。嫦娥七号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第一,这是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南极降落。月球南极地形地貌、地理环境,我们都不是很清楚,要通过轨道去详查,详查过后,初步选定降落点,我们现在选了多个降落点,最后实施的时候再确定具体在哪个地方。

  第二,嫦娥七号需要在月球长期工作,月球温度、环境都很恶劣,和地球的南极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我们初步估算在月球南极一年中长期光照大概在100天左右,但它是低温,低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工作,需要长时间经受低温,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点。

  吴伟仁告诉我们,不同于此前着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由于嫦娥七号任务的特殊性,它需要特意寻找坑多的地方着陆,因此挑战极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们的飞跃器要在坑里面去找水,而且坑也比较深一点,最好是长时间太阳照不着的,所以这对着陆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了很多限制。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若干个着陆点,最后选择一个着陆点或者两个着陆点进行着陆。

  2030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嫦娥七号任务只是后续探月四期任务中的一步,未来它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继星主要解决地球和探测器之间的通信问题,其次,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降落在不同的地点。

  吴伟仁院士透露,嫦娥八号拟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上的资源进行勘查,并对资源的再利用进行实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比如在上面能不能盖房子,还有在上面进行通信,这些可以在嫦娥八号上面进行充分实验,为以后真正大规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2027年首飞

  登月有了时间表,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和火箭同样提上了日程。

  本次公布的方案中提到,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载人月球车等装备。此前,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而全新研制的载人运载火箭,预计在2027年首飞。(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 34万尾鲟鳇鱼苗游进中俄两大界江

      中新网哈尔滨7月13日电(记者 王妮娜)7月13日,2023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黑龙江省抚远市举行,中俄双方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里放流施氏鲟幼鱼27万尾、达氏鳇幼鱼7万尾。  黑龙江省水域辽阔,中俄边境水域线长达2723公里,其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俄界江,以主航道为分界线,归中俄双方共...

    时间:07-13
  • 国台办:坚决反对“台独”顽固分子的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

      中新网7月13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7月13日答记者问时表示,坚决反对“台独”顽固分子的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  有记者问,2022年8月,大陆方面决定对“台独”顽固分子关联机构“台湾民主基金会”、“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采取惩戒措施,禁止大陆组织、企业、个人与为上述基金会捐款的宣德能源...

    时间:07-13
  • 天龙三号火箭计划明年5月首飞 后续可实现年产30发

      中新社武汉7月13日电 (记者 马帅莎)7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天龙三号火箭计划于2024年5月完成首飞,后续将具备每年30发以上的商业发射服务能力。  据了解,2023年4月,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是国内首枚民营...

    时间:07-13
  • 快讯:王毅谈中国东盟全方位互利合作成果

      中新网雅加达7月13日电 (记者 李志全)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中国—东盟(10+1)外长会时介绍了中国东盟全方位拓展互利合作成果。  王毅说,20年来,中国和东盟积极践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宗旨和原则,全方位拓展互利合作,成功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时间:07-13
  •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发布新时代国际传播《马栏山倡议》

      7月12日,在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国际传播论坛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联合21家国际传播机构发布新时代国际传播《马栏山倡议》。  与会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共同向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者们发出呼吁:全国“国传人”应秉持中国立场,展现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融媒优势,...

    时间:07-13
  • 原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蔡鄂生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2023年7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原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蔡鄂生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6年至2021年,被告人蔡鄂生利用担任原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

    时间:07-13
  • 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三集《文明华章》

    视频: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三集《文明华章》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时间:07-13
  • 大运会临近 成都传递“绿色低碳”新风尚

      随着成都大运会日益临近,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也深深植入了整个城市之中。无论是赛事场馆建设,交通出行,还是迎大运的一系列城市活动都在传递着“绿色低碳”的新风尚。  在成都宽窄巷子广场的成都大运会低碳体验馆,低碳魔方、碳循环灯箱、动力单车、能源小屋等科技感十足的体验装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和...

    时间:07-13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引领网络信息化建设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彭晓玲设计:趣动全媒体工作室 杜佰鸾来源:中国...

    时间:07-13
  • 美P-8A反潜巡逻机过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回应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13日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P-8A反潜巡逻机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7月13日,美1架P-8A反潜巡逻机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机对美机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