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汪应洛院士病逝 享年93岁

2023-07-12 13:5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西安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工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卓著的管理工程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7月11日22时39分在西安病逝,享年93岁。

汪应洛院士(1930-2023) 图自西安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

  汪应洛先生1930年5月21日出生于安徽芜湖,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被选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研究生,成为新中国培养的首位管理学毕业研究生。1958年随校从上海迁往西安,任西安交通大学生产组织教研室主任。1959年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任机械系副系主任。1978年任科研处副处长。1979年晋升为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任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任管理工程系主任。1984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恢复建院首任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编委,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顾问,全国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机械工业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系统管理及集成研究室首席专家,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专家。是第一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学者。2001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联合颁发的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第一届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2022年获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

  汪应洛先生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党性原则,身体力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的研究,教育的发展及融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汪应洛先生在管理学科领域取得诸多开创性成果,创建中国管理工程学科和管理学门类,重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培养了我国大陆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在国内最早开办培养既有工程知识又有管理理论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工业工程双学位教育,最早开办国内MBA、EMBA教育。在汪应洛先生的引领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自1984年恢复建立至今,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管理学院的方阵,并成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育的摇篮。

  作为西迁人,汪应洛先生始终听党指挥跟党走,淡泊名利、勤恳工作,待人诚恳、作风朴实,音容虽逝、风范长存。汪应洛先生的逝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管理学科领域的重大损失,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重大损失。

  我们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汪应洛先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强降雨致河道水位超限 水利部门开闸泄洪保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受近期强降雨天气影响,山东临沂地区部分河道水位上涨。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防止河水漫堤对沿线农田带来影响,当地水利部门适时开闸泄洪。  11日上午10时,临沂市汤河沿线短时下泄流量达到520立方米每秒,拦河闸水位已上升至5米,超汛限水位1.64米。当地立即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对汤河沿...

    时间:07-12
  • 各粮食主产区多措并举 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早稻已收获16.7%,进度同比快0.7个百分点。各主产区多措并举,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获。在抚州临川区,当地投入1800台农机开镰收割57.5万亩早稻。今年,临川区大力推广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水稻...

    时间:07-12
  • 2023两岸青年峰会举办 汇聚两岸关系发展新生力量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张晓曦 张杨彬)以“携手绘青春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两岸青年峰会12日在北京开幕,两岸各界青年代表300余人参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致辞时表示,峰会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两岸青年交流融合,不断汇聚两岸关系...

    时间:07-12
  • 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早稻增产 多举措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央视网消息: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割。  在赣州的兴国、宁都等地,早稻长势喜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今年,当地引进了早稻新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在宜春市上高县,当地大力推广“两优一增”水稻种植技术,并推出多项收割后的服...

    时间:07-12
  •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长沙7月12日电 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认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媒体阵地不...

    时间:07-12
  • 小麦机收率将突破90% 甘肃冬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

      央视网消息:甘肃属于全国的晚熟麦区,因为地形狭长、气候差异大,小麦收获期相对较长。7月以来,甘肃庆阳环县种植的冬小麦陆续进入了收割期,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组织机械抓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环县合道镇,3万亩小麦总体长势良好,麦秆粗壮、麦穗饱满,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正在田间驰骋忙碌着。据了解,环...

    时间:07-12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给2个单位、2名个人记功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2个单位、2名个人记功。  给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室、92730部队70分队分别记一等功。  给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张雄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张剑宁分别记国防科技三等功。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王刚 李...

    时间:07-12
  • 风吹稻浪谷飘香 各地紧抓农时奏响“丰收曲”

      央视网消息: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割。  在赣州的兴国、宁都等地,早稻长势喜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今年,当地引进了早稻新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江西赣州兴国县高兴镇新圩村种粮户 谢友根:(每亩)比往年多了4包(稻谷),4包就是200...

    时间:07-12
  • 全力以赴保供 多措并举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久战”

      央视网消息:当前,各地能源电力负荷激增。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要求有关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要主动作为,坚决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发电企业要强化设备检修维护,做到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煤炭企业要...

    时间:07-12
  • “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港澳台专线】“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中新社北海7月12日电 题:“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作者 蒋雪林 蒋静洁  给狗狗洗澡和美容,这是来自台湾南投县的“90后”青年彭昱凯平时的工作。他为宠物做的这些事,不只是爱好,也是一种营生。他在广西北海...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