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

2023-07-12 13:34:50

来源:人民日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党政同责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权威部门话开局)

  7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等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年一考核

  为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自然资源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围绕粮食安全,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对违法占用耕地冻结补充耕地指标,推动耕地总量不减少。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公开查处重大违法典型案例。”王广华介绍,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今年上半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4%、面积同比下降80.5%。

  如何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压紧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是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的关键所在。

  据介绍,今年初中央已经印发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办法,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步骤、考核结果运用等作出了全面规定,考核工作的整体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落实党政同责,明确国家对各省(区、市)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实行一年一考核;突出考核重点,明确对突破耕地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规范考核程序,设置省级自查、实地抽查等考核环节,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强化结果运用,明确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政绩考核、审计问责等重要参考,还将根据各地耕地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经济奖惩。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出台考核工作规则、考核评分细则等配套制度规定,推动考核办法尽快落地实施,切实把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的要求落实到位,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表示。

  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便民生活圈

  “自然资源部认真落实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部署,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王广华介绍,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我国首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批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全国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全部编制完成,正在陆续审核报批。

  国土空间规划整合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是“多规合一”的新规划。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表示,“多规合一”不仅是要处理好原有不同规划的矛盾和冲突,整合已有规划的优势,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比如,“多规合一”有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的优势,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当中,可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优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空间结构,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便民生活圈,通过这种城市的“细胞疗法”促进“城市病”的治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庄少勤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体系,进一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规划事业支撑体系建设。“在完成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群、都市圈、长江经济带等跨行政区域和流域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有效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自然资源部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统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我们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预计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280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0万亩。

  今年是“三北”工程实施45周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表示,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特别是重点区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关志鸥介绍,在已经出台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其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离不开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部立足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按照夯实基础工作、繁荣矿业市场、强化科技支撑的思路,精心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开展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对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全部163种矿产、4.5万余个矿区开展调查,全面摸清了我国各种矿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十四五”以来,已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124处、提交找矿靶区102处,为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勘查提供指引。

  加强支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供给。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制度,将征收方式由一次性征收,改为主要在矿山生产时按销售收入逐年征收,既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又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放活探矿权二级市场,放开招标拍卖挂牌取得的探矿权转让年限限制,允许探矿权流转。精简矿业权登记申请要件和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今年上半年,全国固体矿产、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增长17.2%、7.5%;全国新设探矿权242个,同比增长25.4%,并陆续取得山东莱州金矿、云南昭通磷矿等重大找矿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为各类社会主体投资矿产勘查开发创造良好环境,比如,指导各地推进‘净矿’出让,通过加强矿业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用地用林用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矿业项目审批,促进拉动内需和稳增长,以有力举措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王广华表示。(记者 朱隽)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12日 02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各粮食主产区多措并举 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早稻已收获16.7%,进度同比快0.7个百分点。各主产区多措并举,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获。在抚州临川区,当地投入1800台农机开镰收割57.5万亩早稻。今年,临川区大力推广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水稻...

    时间:07-12
  • 2023两岸青年峰会举办 汇聚两岸关系发展新生力量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张晓曦 张杨彬)以“携手绘青春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两岸青年峰会12日在北京开幕,两岸各界青年代表300余人参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致辞时表示,峰会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两岸青年交流融合,不断汇聚两岸关系...

    时间:07-12
  • 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早稻增产 多举措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央视网消息: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割。  在赣州的兴国、宁都等地,早稻长势喜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今年,当地引进了早稻新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在宜春市上高县,当地大力推广“两优一增”水稻种植技术,并推出多项收割后的服...

    时间:07-12
  •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长沙7月12日电 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认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媒体阵地不...

    时间:07-12
  • 小麦机收率将突破90% 甘肃冬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

      央视网消息:甘肃属于全国的晚熟麦区,因为地形狭长、气候差异大,小麦收获期相对较长。7月以来,甘肃庆阳环县种植的冬小麦陆续进入了收割期,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组织机械抓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环县合道镇,3万亩小麦总体长势良好,麦秆粗壮、麦穗饱满,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正在田间驰骋忙碌着。据了解,环...

    时间:07-12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给2个单位、2名个人记功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2个单位、2名个人记功。  给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室、92730部队70分队分别记一等功。  给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张雄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张剑宁分别记国防科技三等功。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王刚 李...

    时间:07-12
  • 风吹稻浪谷飘香 各地紧抓农时奏响“丰收曲”

      央视网消息: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割。  在赣州的兴国、宁都等地,早稻长势喜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今年,当地引进了早稻新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江西赣州兴国县高兴镇新圩村种粮户 谢友根:(每亩)比往年多了4包(稻谷),4包就是200...

    时间:07-12
  • 全力以赴保供 多措并举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久战”

      央视网消息:当前,各地能源电力负荷激增。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要求有关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要主动作为,坚决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发电企业要强化设备检修维护,做到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煤炭企业要...

    时间:07-12
  • “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港澳台专线】“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中新社北海7月12日电 题:“90后”台青彭昱凯在广西北海追逐“它经济”  作者 蒋雪林 蒋静洁  给狗狗洗澡和美容,这是来自台湾南投县的“90后”青年彭昱凯平时的工作。他为宠物做的这些事,不只是爱好,也是一种营生。他在广西北海...

    时间:07-12
  • 严格落实高温津贴制度 对如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做出专门要求

      央视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印发《通知》。其中,对快递、外卖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天气下如何保障做出了专门的要求。  《通知》明确,指导督促企业做好高温天气期间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酷热时段作业...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