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全国低碳日来啦 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与技术实现这些突破

2023-07-12 10:02: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低碳日来啦 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与技术实现这些突破→

  今天(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记者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了解到,过去十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行动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十年来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36.7%

  根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36.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7.5%,比2012年提升7.8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同时,森林覆盖率也获得较大提升。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已超额完成2025年目标。这些看得见的变化,离不开顶层设计的逐渐完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徐华清:过去十年来,我们印发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出台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应该说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揽子政策、行动及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减污降碳等六大领域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四大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基本形成;此外,绿色消费、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也在逐步完善。

  可再生能源规模与技术取得双突破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领域取得巨大进展,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升,为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福建平潭海面,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正在开展并网发电前最后的调试工作。建成投产后,风机转动1圈可发电34.2千瓦时,相当于三口之家7天的使用量,将成为全球已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在库布齐沙漠,全球最大的风光基地正加紧建设。上百台大型工程机械,每天完成200亩沙丘平整。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前,一期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将实现并网发电。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水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投产,每天发电1亿多度,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更是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储能设备也在加速跟进。2022年全国新开工批复48个抽水蓄能项目,相当于“十三五”五年的总和,新型的电池储能技术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进行电能的存储和释放。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徐华清:尤其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能量密度跟十年前相比提升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了50%,寿命也大有改善。

  能源牵手绿色技术 打造低碳园区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绿色理念和绿色技术蔚然成风。自己会发电的校园、低碳节能的工业园区都是怎么运转的?一起看↓

  总台记者 何俊儒:深圳长夏短冬,日照充足,光伏发电成为绿色发电的首选,这所能自己发电并能反向向城市供电的学校,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建筑的屋顶铺设了许多光伏发电设备,除了收集太阳能维持大楼的电能外,还能剩余,余电将流向藏在“固碳花园”里的“能源箱”。这就是学校的“光储直柔综合智慧能源”。

  深圳龙岗区六联小学校长 易恒雄:“光储”就是对于太阳能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当晚上或者电力不足的时候,那么电能的输出就由它提供了。

  总台记者 何俊儒:在未来,这所“会自己发电的小学”将在所有建筑顶部铺设光伏发电设备,除了自发自用外,还将反供给电网,反供给城市,实现电量的“双向奔赴”。

  在湖北武汉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园区的综合能源站,用于给生产车间设备降温的制冷机组正有序运行。传统的制冷设备只能设定单一的温度,而这套智能降温系统可以通过传感装置了解厂区每个车间、每栋建筑的不同温度,实现精细化温度调控,用最少的能耗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分公司副总经理 刘界江:相对于传统的制冷制热设备而言,综合能源站可提高能效用能比例30%以上,可为园区每年节约80万千瓦时电量。

  目前企业的制冷系统、发电系统等都接入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智能监控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能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00多吨。

  物物交换:交换的是物品 传递的是理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除了在能源、工业生产领域发力,同样也离不开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对绿色理念的践行。在福建厦门,就有这样一家物物交换的商店。在这里,大家交换自己已经用不到的各类二手物品,收到的却不只是心仪的好物,更有低碳节约的理念和对自然环境的珍爱。

  在福建厦门的一个居民社区,走进这家名为“在乎杂货铺”的可持续生活商店,“物物交换”的规则格外醒目,货架上摆满了社区居民送来的各类二手的衣服、背包、手机壳、图文具等,原本要被扔掉的闲置物,在这里通过交换,又派上了新用场。

  可持续生活商店负责人 吴静媛:客人也都是街坊邻居,所以这些闲置物品也都是一些生活用品,最多的可能就是女生的衣服、包包、帽子这些衣物类,然后还会有一些小家电、厨房用品,另外还有很大的一类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和文具。

  今天,社区居民代小娟带着孩子来到小店,准备“物物交换”。

  厦门市民 代小娟:主要是带了一些书,小朋友那些玩具,小朋友长大穿不了的衣服。

  代小娟说,第一次来这里进行“物物交换”是因为好奇。慢慢地,这种低碳生活的方式,不仅让她觉得很有意义,还淘到了很多外面已经买不到的“宝贝”。每次来这里,她都会带上孩子一起来感受,希望把低碳节约、循环利用的概念传递给下一代。

  可持续生活商店负责人 吴静媛:社区里面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这些宣传也是越来越多,再加上你亲身来参与过这样的活动之后,可能也会改变以前的一些想法。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徐华清:从根本上来说,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来倒逼引领我们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出实招求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就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重要阐述,为各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引方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07-12
  • 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与技术取得双突破 助力能源结构改善

      央视网消息: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领域取得巨大进展,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升,为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福建平潭海面,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正在开展并网发电前最后的调试工作。建成投产后,风机转动1圈可...

    时间:07-12
  • 完善顶层设计 我国六大领域四大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基本形成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记者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了解到,过去十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行动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根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

    时间:07-12
  • 玉林百万亩早稻成熟好“丰”景 机械化助力粮满仓

      央视网消息:近期,广西玉林市175多万亩早稻迎来丰收,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机械化作业,及时收割、烘干成熟的早稻。  在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沙村,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颗粒饱满的水稻尽收其中。紧接着,脱粒的稻谷便被装车送往当地的粮食烘干中心。  今年,玉林市种植了175多万亩早稻,总产量...

    时间:07-12
  • 发展路上“领头羊” 农民心中“好管家”

      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到一名退伍军人、一名村干部、一名乡镇干部,最终成为老百姓口中的“领头羊”“好管家”,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党委委员、甘棠社区党委书记刘卫华的经历,就如同他所带领的社区一样,一次次转型,一步步跨越。近年来,在他的勤奋耕耘、不懈努力下,甘棠社区围绕建强战斗堡垒、壮大集体经...

    时间:07-12
  • 驻村“战术板”,写满振兴策

      秦岭深处,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营盘村的一片绿茵场上,两组穿着羽绒马甲的青年足球队员冒着小雨练习对抗。站在场边的并非教练员,而是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马俊。从陕西省汉中市体育局派出的他,对足球技战术颇为了解。来到营盘村后,马俊的“战术板”上,也写满密密麻麻的乡村振兴办法。  三线...

    时间:07-12
  • 建立覆盖全链条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每年超千万家庭受益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我国的主题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护佑妇幼健康”。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共同的期盼。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特别是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的均等化,建立起覆盖全链条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  出生缺陷病种多,...

    时间:07-12
  • 山西太原系统推进政务改革 “一把手”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

      中新网太原7月12日电 (记者 李新锁)惠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民众办事能否“一次办”“周末办”?12日,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甄咏春表示,为解决改革堵点难点,太原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主要负责人转化角色,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沉浸式体验活动,改...

    时间:07-12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全球奖 七家获奖企业中国占据两席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12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第二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颁奖仪式当地时间7月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在7家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企业中,有两家为中国企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向7家获奖企业代表颁奖,以表彰它们不仅利用知识产...

    时间:07-12
  • 公安部部署严打“两超一非”食品领域犯罪 集中挂牌督办50起案件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12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部署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禁用农兽药(简称“两超一非”)违法犯罪,集中挂牌督办50起案件。  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昆仑2023”专项行动,公安部针对食品...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