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专业新发展 育人新亮点

2023-07-11 10:50:37

来源:人民日报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

  专业新发展 育人新亮点(深阅读)

  核心阅读

  从钻研公式到育种助农,从实地考古到学习家政……专业各有精彩,奋斗成就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急需等方面,一批学科专业建设脚步加快,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截至目前,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相关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建设有哪些特点?学生们又有何学习感受?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师生。

  支持增设国家战略所需专业

  “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其中,为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有关高校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生物育种科学等新专业。

  “未来,我想成为新能源储能电气总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首届学生刘羽霄说。

  2020年,西安交大设立国内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何雅玲介绍,储能科学与工程是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如今,已有63所高校设置该本科专业。

  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青春力量,则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学生石玥的志向。

  2021年,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从小我就被袁隆平院士的事迹打动。得知学校开设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后,我坚定地选择报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石玥说。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介绍,在课程设置上,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以遗传育种专业课为基础,增设智能育种原理、分子设计育种等新课程,以及基因组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等交叉学科课程。

  “前不久,我们连线了科技小院的学长学姐。听到他们用育种知识提升产业优势的故事,我更坚定了科研助农的决心。”眼下,石玥正为暑期实践做准备,“我将和同学们前往种业企业调研,通过育种技术实操和实习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

  建强基础理科学科专业

  “脚踏实地、沉下心来”

  《改革方案》提出,建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适度扩大天文学等紧缺理科学科专业布局。

  学习基础理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享受证明数学理论的过程,喜欢解出题目时的成就感。”学了4年,首都师范大学2023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袁小霖对数学的热爱有增无减,表示毕业后还将继续深造。

  “数学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源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越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越需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马雪松说。

  《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好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据介绍,目前已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其中之一。

  “远在北极地区的海冰,也可能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影响。研究其中的物理机制、找到有效的预报因子,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预测有重要意义。”对着电脑上的天气图,该校2020级大气科学拔尖班学生霍芊伊解释自己所学的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与应对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毕业生可在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等众多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波涛说。

  推进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

  “感受到文明是那么鲜活”

  《改革方案》提出,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在加快新文科建设方面,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

  “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深具历史厚重感。同时,这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文字学系系主任何景成介绍,2021年,吉林大学获批设立古文字学本科专业,并纳入“强基计划”招生。

  就在这一年,李盈玉填报了志愿,成为吉林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学生。“高中时,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甲骨文‘马’字。那时,生动而神秘的古文字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她回忆道。

  两年来,李盈玉已学习了文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专业课,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等考古学课程及诗书易导读等文献学课程。受益于导师制、科教协同育人等培养模式,她在课余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在古文字学习道路上不断探索、进步。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离不开考古学。眼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学生孙晨瑜正在参加田野考古综合实习课程。

  清晨6点半,穿好工作服,背上手铲、手套,孙晨瑜从古豳地考古实习基地出发,前往两公里外的西头遗址斜圳地点。作为实习考古队员,她需要在探方里一遍遍刮面、划线,寻找遗迹边界,收集出土遗物,并进行拍照、绘图、文字记录。“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虽然辛苦,但用脚步丈量遗址范围、用手铲清理遗物覆土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真的在触碰历史,感受到文明是那么鲜活。”孙晨瑜说。

  建设服务民生急需专业

  “希望投身养老事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教育部服务民生建设急需,新增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慈善管理等专业,并扩大了预防医学、护理学、家政学等专业布点规模。

  “通过专业学习,我逐渐认识到家政学的重要性。”吉林农业大学2007届家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宋小舟说,例如,在“家庭营养学”课上,他不仅了解到饮食营养对个人和家庭幸福的意义,还深入思考饮食习惯背后的社会因素。如今,宋小舟在一家家政企业任职,还攻读了社会学研究生。

  吉林农大家政学院院长吴莹介绍,家政学专业在家政与社会发展、老年社会福祉等民生紧缺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注重以需求为导向,产教协同育人。

  前不久,宋小舟的学弟、2020级本科生洪帅参加了家政行业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践,在一所非营利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实习。“我了解到,目前家政企业、相关部门很需要经过高校系统化培养的专业人才,家政学专业的就业选择很广阔。”洪帅说。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同样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在2020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置并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后,目前已有2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专业的高素质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侯典牧说。

  中华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王彦茹,平时广泛学习管理学、社会学、护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还经常走进养老机构,提高实践能力。“选择这一专业,就是希望能用所学知识服务老年人,毕业之后,我希望投身养老事业,用我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帮助更多人!”王彦茹说。

  本期统筹:栾心怡

  (人民日报 记者 吴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仍是重庆公益诉讼办案主要领域

      中新网重庆7月11日电 (刘相琳 文奕)重庆市检察院11日发布《重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白皮书(2022.07-2023.06)》,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重庆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385件,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仍是办案主要领域,占办案总量的64.19%。  统计显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重庆全市检察机关共立...

    时间:07-11
  • 国台办介绍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工作进展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商务部4月12日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1日答问介绍调查工作进展时表示,调查机关向岛内相关的11家商协会和30家企业邮寄了有关调查问卷,欢迎台湾相关商协会和企业参与本次调查。  陈斌华表示,2023年4月12日,商务部应大陆相...

    时间:07-11
  • 2023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在济南启动 打造沉浸式“齐鲁文化之旅”

      中新网济南7月11日电(孙婷婷)“相约齐鲁·情系中华”2023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11日在济南启动,旨在深化鲁台青少年交流互动,营造两岸一家亲、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台湾青年学生沉浸式体验“齐鲁文化之旅”。来自台湾新北市石碇区的王宇熙在现场体验了多款机器人产品。 孙婷婷 摄  来自台...

    时间:07-11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

    时间:07-11
  • 聚焦中国航海日:大连海事大学举办航海科普活动

      中新网大连7月11日电 (记者 杨毅)7月11日是第19个中国航海日,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主题是“扬帆新丝路,奋楫新格局”。当日,辽宁省大连市数百名大中小学生代表登上我国首艘自主开发设计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育鲲”轮,走进全国首家航海教育博物馆,探秘海洋科技新装备,走进航海的世界,感受航海的魅力。  ...

    时间:07-11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4亿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4亿  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光明日报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邱玥)国家医保局10日发布《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

    时间:07-11
  • 台湾中医师盛夏为福州市民三伏灸治疗:传统中医药文化不能丢

      中新网福州7月11日电 (叶秋云)火龙灸、复合灸、督脉灸……11日,恰逢“三伏天”的“初伏”,福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传统康复、现代康复等科室同时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就诊,场面蔚为壮观。  福州市民王越峰正在体验督脉灸。据其介绍,自2022年首次参与三伏灸治疗后,他手脚冰凉...

    时间:07-11
  • 首届吉台经贸文化交流洽谈会开幕 台商组团赴会寻合作

      中新网长春7月11日电 (高龙安)首届吉台经贸文化交流洽谈会11日在吉林长春开幕,约260位台商与会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本次活动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民革吉林省委会、吉林省商务厅承办,会议主题为“把握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  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介绍,近年来,吉林...

    时间:07-11
  • 与“中国天眼”一起仰望星空

      与“中国天眼”一起仰望星空(“四深”领域这样创新②)  我们头顶的浩瀚星空,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宇宙深空,是否孕育着人类发展新的机会?  层峦叠嶂,翠林如海。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山之间,一座恢弘大气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静静伫立,凝望星空,带着人类的好奇和期待,探寻百亿光年之外的射电信号。  “...

    时间:07-11
  • 国家防总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江苏、四川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11日至14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有较强降雨过程,其中,四川盆地、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山东中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对本轮降雨过程防范应对作出部署,要求...

    时间:07-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