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福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利用

2023-07-09 05:40:21

来源:人民日报

  福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利用——

  低碳转型 向绿而行(深阅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本报记者 刘晓宇

  核心阅读

  开发集约低碳的深远海养殖模式、建设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近年来,福建立足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利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发展

  满满一盆水,泼在由灰色地砖组成的地面上,摁下秒表计时,不足5秒,地砖颜色转暗,这意味着积水完全下渗。“这是‘再生砖’,吸水性好、强度高,销量非常好。”福州美佳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将金说,这种砖的原料是大件垃圾焚烧后的炉渣。

  发展低碳产业,如今并不鲜见。在福建,海上养殖向深远海进军,大黄鱼有了“低碳运动场”;海风劲掠,叶片列阵,平潭岛已实现“全绿电”供应;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化身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垃圾在这里用于发电、堆肥、造砖……

  深远海养殖——

  智慧集约更低碳

  烟波浩渺,海天一色。站在高处远眺,闽江、敖江奔腾入海,远处,一座座深远海养殖平台静静地立在海面上。

  这里是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湾海域。已从事海上养殖20多年的卢统锋说:“现在,轻轻一按,就能实现智慧养殖。”按下电动按钮,眼前长达62米的网箱开始翻转,潜藏在网箱底部的大黄鱼纷纷跃出水面,好一幅丰收图景。

  “此处海域咸淡水交汇,海水营养物质富集,水质长期处于国家标准Ⅱ类以上,非常适合发展深远海养殖。”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董毅说。

  地处深远海,风高浪急,要让海上养殖顺利在此“安家落户”并不容易。董毅介绍:“曾经的近海养殖以固定小网箱为主,饵料投放量大,消耗能源多。现在深远海养殖,鱼儿以海洋浮游生物为食,基本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减少了污染,更加低碳。”

  驻足细听,呼呼的风声就在耳畔,两台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平台两侧,电流正源源不断输送到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控制室,绿灯闪烁,屏幕上实时呈现网箱内监控画面。“饵料越少,海洋越清洁,现在我们的养殖模式,更加智慧集约。”董毅说。

  据统计,福州已在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湾、苔菉镇东洛岛等海域投放了“福鲍1号”“振渔1号”“乾动1号”“泰渔”系列等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累计可养殖水体约16万立方米,可交易碳汇量的经济价值最高可过亿元。

  海上风电——

  清洁能源就地用

  夜幕降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长桥卧波,明亮的灯光点缀其上。定睛细瞧,大桥北侧,5座海上风电机组整齐列阵。灯光的“能量源”,正是这些年发电量达到1.16亿千瓦时的风机。

  平潭海峡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全年平均风速达到6.5—8.5米/秒,风电年利用小时数接近4000小时。

  强劲的海风,曾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带来不小的难度。如何“化风为宝”?2021年12月,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风电项目建成并网,通过配套风电装机供电,对大桥全线公路层两侧、主塔和拉索等关键位置进行景观照明。该工程是国内首个分散式海上风电项目,也是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实现清洁能源就地利用的“全绿电”代表性工程。

  距离大桥仅十几分钟车程,大练海上风电场C区正有条不紊地运行。“水下还有秘密呢!”中广核电气专工张涛熟练地调出影像——一座安装在水下28米、11号风机底座旁的金属网箱中,近2000尾黑鲷、赤点石斑鱼在畅游。这是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由养殖户、省水产研究所、风电场建设方三方共建。“既节约空间,又有技术保障,一年收益30万元以上。”养殖户老杨说。

  在平潭,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正加快建设。平潭岛北端,5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分片列阵,总装机容量达到55万千瓦。为消纳充足的风电资源,2012年以来,平潭累计投资海岛电网19.06亿元,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座,敷设完成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220千伏桥缆,形成贯通平潭岛南北的220千伏双电源链式结构。

  据统计,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共计18.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100%,全社会用电量11.53亿千瓦时,实现平潭综合实验区“全绿电”供应,可每年节约碳排放近189万吨。

  “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平潭的自然禀赋,未来平潭将实现‘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面休闲观光旅游’的目标。”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负责人郭子圣说。

  循环利用——

  炉渣化身再生砖

  远山如黛,绿意盎然,蜿蜒的山路延伸到福州市晋安区北侧莲花峰山坳中,下车漫步,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映入眼帘。“这里曾经是垃圾填埋场。”福州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主任郑炎斌说。

  山路盘桓,一辆辆垃圾运输车从城区各处出发,一路往北,最终汇聚在眼前这个占地5371亩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内。

  2017年11月开始,福州在红庙岭全面启动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项目,在一园之内建成了涵盖垃圾焚烧发电、协同处置等12个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焚烧发电、生物堆肥……在这里,垃圾实现利用效能的最大化。”郑炎斌说。

  走进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现场,一个深达15米、容量达2万多立方米的垃圾坑中,巨大的机械抓手在不停地抓取、投料,隔壁的中控台上,900多摄氏度的炉内高温被严密监控。“这里每年会有150多万吨垃圾被转化为近2亿千瓦时电。”福州沪榕海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建标说。

  一旁便是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随着一辆运输车抵达,工人按下按钮,闸门开启,垃圾自动倒入储池,经过20天左右的干式厌氧发酵,垃圾便进入综合处理工序。“目前每天可以处理400吨厨余垃圾,产生40吨生物堆肥,同时产生沼气用于发电达3万千瓦时。”项目负责人陈若其介绍。

  餐厨垃圾发酵后,渣滓去了哪里?“还是回到这里。”陆建标说,垃圾协同处置项目负责园区内所有沼渣的处置——沼渣连同渗滤液污泥、大件(园林)厂木屑、皮革废弃物,进行造粒、脱水后,最终用于焚烧发电。

  焚烧后剩余的炉渣怎么办?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将金将一块灰色砖递了过来:“这就是炉渣的终端产品,我们将炉渣中的金属经磁性回收后外售,剩余物质再经无害处理后制砖,广泛用于市政道路等项目。”

  据福州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庙岭园区每年可发电约7.67亿千瓦时,减排约53.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了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越边境都龙口岸边民互市场正式运营

      中新网昆明7月9日电 (熊金才)记者9日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沿边开放服务中心获悉,位于中越边境的都龙口岸边民互市场正式运营,将进一步增强口岸经济发展后劲,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中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

    时间:07-09
  • 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中新社贵阳7月9日电 (记者 蒲文思)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8日至9日在贵阳举行。在“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论坛上,海内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紧扣中国及世界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热点、焦点,从理论和实践等角度就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

    时间:07-09
  • 时政微纪录丨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江苏纪行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四次来到江苏考察调研。三天时间里,总书记赴苏州、南京等地,深入调研工业园区、企业、科学实验室等。  在苏州工业园区,总书记强调,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科技创新企业,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把...

    时间:07-09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继兴被查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继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7-09
  •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2号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23年6月16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  李强2023年7月3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保护投资者以及相关当事人的...

    时间:07-09
  • 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内蒙古等10省份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7月9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会商研判当前汛情发展趋势,视频连线内蒙古、江苏、重庆、贵州等省份防指办公室,研究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目前,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内蒙古等10个省份的防汛...

    时间:07-09
  • 财政部部长刘昆会见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

      刘昆会见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  2023年7月8日晚,财政部部长刘昆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就中美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两国财政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陪同参加。(财政部网站)...

    时间:07-09
  • 中外市长分享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

      中新社贵阳7月9日电 (记者 石小杰)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绿色转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9日在贵阳举行。论坛邀请国内外的城市市长、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国际机构组织负责人,通过现场发言与视频推介等形式,围绕推动绿色转型的实践和创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

    时间:07-09
  • 全美多个统促会发声明 抗议及揭露赖清德所谓“四大支柱”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针对民进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赖清德提出的所谓“四大支柱”和平计划,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及全美各地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团体近日发声明表达抗议。  赖清德近期投书美国媒体,以“保卫台海和平计划”为题提出“四大支柱”,即所谓“全力强化吓阻”“提升...

    时间:07-09
  • 朱子文化交流活动在闽北举行 两岸琴师以琴载道

      中新网南平7月9日电 (张丽君 叶国宝 蔡东京)8日晚,随着闽派古琴名家陈志强一曲《流水》,“朱子琴声传两岸、寻根相望一家亲”朱子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拉开序幕,60余名台湾同胞前来参加活动。  作为第十五届海峡论的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分论坛——闽台古琴传承与交流,此次活动将朱...

    时间:07-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