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江苏行频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为中国经济把脉定向

2023-07-08 19:4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江苏行频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为中国经济把脉定向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题:江苏行频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为中国经济把脉定向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7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实验室等进行调研,这是习近平今年下半年的首次国内考察。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隔四个月他来到这一沿海经济大省实地调研。考察中,习近平对江苏提出明确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而这次考察正值年中节点,“时间”和“空间”成为外界观察此行的关键视角。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从时间维度看,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韧性,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长期从事世界经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等领域研究,她分析认为,在年中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更好谋划发展思路、部署经济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从空间维度看,江苏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该省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开放大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江苏都有更为集中的体现,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在全国“一盘棋”中具有重要典型意义,江苏也承担着“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寄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衡注意到,在今年一季度结束后,习近平前往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考察,二季度结束后又来到排名第二的江苏,“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经济大省进行调研和部署,这无疑是观察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一大‘风向标’。”

  走在前、做示范,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有外媒评价称,这一概念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气质,有着“分水岭”意义。

  这次考察,是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之后第三次江苏之行。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的重点。2017年12月,中共十九大刚闭幕一个多月,习近平就来到江苏考察并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2020年11月,习近平再赴江苏,赋予这一沿海经济大省重要使命,“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如是说。时隔四个月来到江苏实地考察,习近平为把握这一“首要任务”再划重点,从一域观全局,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在其间也更加清晰。

  从全国两会现场到科技创新一线,习近平始终关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次在江苏考察,习近平在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而闻名的苏州工业园区再次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习近平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

  从苏州金鸡湖畔到南京市区,一边走一边看,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用意十分明确。尤其在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一表述一经提出就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对此,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分析称,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王衡指出,聚焦本次考察,处处可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探索,处处可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习近平国内考察的重要内容,正如其所言,“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在习近平此次江苏考察中,外界注意到,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同样是其关注的重点。在江苏之行的首站,苏州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正是以制造业立市,而以汽车、钢铁、电子、石化为支柱产业的南京,高端制造业早已成为其“城市名片”之一。

  “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在江苏考察中对于制造业发展提出诸多详细要求,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

  这让人想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同来自江苏徐工集团工人代表交流的场景。“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彼时,习近平强调“两个必保”,制造业必须筑牢正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陈凤英分析称。

  王衡进一步指出,通过这次习近平的江苏考察之行,中国对外进一步表明未来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导向,从中也清晰呈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指导湖北宜昌五峰县山体滑坡救援处置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应急管理部调度指导湖北宜昌五峰县山体滑坡救援处置,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7月8日16时许,湖北宜昌五峰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发一处山顶山体滑坡,造成人员受伤和失联。  接报后,中国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要求抓紧组织...

    时间:07-09
  • 中国贵州与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建立友好省关系

      中新网贵阳7月9日电 (邓万里)8日,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贵州省与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签署友好省关系意向书。  根据意向书,双方将推动多领域务实合作,特别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从地方政府层面发挥作用,促进合作落地落实。  ...

    时间:07-09
  • 学习进行时丨保护好古城老街,总书记再一次强调

      【学习进行时】5日下午至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地方考察期间走进古城老街,就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与您一起感悟。  5日下...

    时间:07-09
  •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 |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勇攀高峰

      六月金鸡湖畔,惠风和畅,绿树成荫,道路整洁。迈进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现代化科技元素扑面而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一组组数据展现了苏州工业园区近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一件件成果代表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底气;一张张照片生动诠释出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美好愿景照进...

    时间:07-09
  • 快评:“四个支柱”假和平 真卖台

      日前,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以“我保卫台海和平的计划”为题投书《华尔街日报》,宣称欲以所谓“四个支柱”“捍卫台湾的和平稳定、民主成就以及两岸现状”。投书名义上打着“保卫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篇地地道道假和平、真卖台的“投名状”,意在讨美国“欢心”、向美国表“忠...

    时间:07-09
  • 重庆:多部门联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重庆7月8日电(记者黄汉鑫、张国圣)记者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重庆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98万人,同比增长2.3%,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针对部分仍未落实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将联手市教委、团市委、市经信委等部门大力推进实施“十大行动”促...

    时间:07-09
  • 韩国民众抗议日本强推核污水排海

    当地时间2023年7月8日,韩国首尔,市民团体在日本驻韩大使馆附近集会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视觉中国...

    时间:07-09
  • 中华全国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展现工会新作为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华全国总工会积极结合工会自身特点,系统谋划、周密部署,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理论学习做到入脑入心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总机关举办读书班,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时间、集中...

    时间:07-09
  •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将访华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将于7月9日至12日率团访华并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会议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完)...

    时间:07-09
  • 台湾连续发生多起地震 多地有震感

      中新社台北7月9日电 台湾气象部门报告,9日凌晨起台湾连续发生多起地震。截至记者发稿时,地震最大规模为里氏规模5.3级,震中位于台东县兰屿乡。据报道,凌晨发生地震都属于“极浅”地震,全台10县市有震感。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中天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自9日3时47分至5时22分,台东县兰屿乡、台...

    时间:07-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