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2023-07-06 20:4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港澳台专线】(台海观澜)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中新社福州7月6日电 (记者 闫旭)“闽台‘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带着两岸年轻人亲近‘非遗’,去倾听、去记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年轻人应该加深文化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脚下的土地和文化。

  为期两天的首期闽海论坛6日在福州落幕。两岸专家学者聚焦“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倡导“以同源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并实地调研福州台湾会馆、林则徐纪念馆等,探寻两岸同源文化。

  张羽说,“送王船”是闽台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影响非常广泛,流传于闽台地区、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等。闽台“送王船”活动虽有差异,但大体一致,寄予了两岸民众“岁时安康”的心愿。

  因而,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送王船”的学术课题时,张羽邀台湾学生参与其中,一起进行“非遗”的记录、访谈、拍摄。在她看来,更多两岸年轻人参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对两岸文化融合很有意义。

  “我一直都融入得非常好,我认为是因为文化同根,海峡同心。”2017年从台湾来到福州的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说,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最强韧的纽带。

  马彦彬认为,福建有许多精深的传统“非遗”艺术,近年来也不断激荡出“文创数字化、数字文创化”的新表达形式和新运营业态,可以充分发挥福建在两岸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创新,吸引台湾文化工作者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福建和台湾在血缘、习俗、宗教、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闽南方言至今仍为台湾的主要方言,发源于莆田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台湾更是世代相传、影响广泛。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涛认为,闽南语音乐文化贴近两岸民众生活实际,真实表达两岸同胞内心感受,长期以来深受两岸民众的热爱和追捧,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应通过广泛持续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对话与合作;深入挖掘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宝贵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体验和传播效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情感联系。

  来自台湾彰化的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萧弘德认为,台湾妈祖信仰盛行,各地妈祖庙皆从大陆妈祖庙分灵而来,两岸妈祖文化融合发展加强了民间互动与友情,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商业投资。“将来,可以更开放地鼓励两岸妈祖文化互动。”

  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看来,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各地散落着千余处涉台文物,是两岸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保留和传递着两岸人民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是两岸文化认同的基础。应积极开展涉台文物保护,深入发掘、展示和宣介涉台文物丰富内涵,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骨肉深情。

  闽海论坛由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袁莎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主要江河泥沙量较20多年前减少超2/3

      近日,水利部发布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近10年呈偏小趋势。  水利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实测总径流量为1332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偏小7%;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为3.90...

    时间:07-07
  • 苏皖辽吉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7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河北东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预计今天白天,华北中东部、黄淮、汾渭平原、江南等地有35℃及以上高温天气。  国内天气实况  江苏安...

    时间:07-07
  • 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天坑到底是什么

      高考填志愿最大的天坑不是你选了新闻还是生化环材,而是你不知道在这次人生重大决策面前,如何理性作决策,而不是偏听偏信、线性思维,被一些极端的说法所裹挟。  ——————————  最近正值高考报志愿的时间,张雪峰关于“把孩子打晕了也不要报新闻专业”的段子在网上疯传,引发很大争议。有人认...

    时间:07-07
  • 耐盐碱油菜——“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耐盐碱油菜——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开卷知新)  傅廷栋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

    时间:07-07
  • 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外国政要、...

    时间:07-07
  •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韩 鑫  核心阅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报,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介绍了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时间:07-07
  •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  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美丽中国·湖泊生辉)  本报记者 刘雨瑞   眼下,熬过漫漫寒冬的嫩芽钻出泥土,给大地染上一层新绿,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处处可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铺展眼前。  “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细微的...

    时间:07-07
  • 两岸学者参访浙江湖州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安吉余村村容整洁、产业完善、村民富足,真的很棒!”“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感很强,让当地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参观体验过程中,两岸学者频频发出感叹,点赞浙江湖州的发展。  日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来到湖州的安吉和德清,深度了解当地“千万工程”建设...

    时间:07-07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至 全国各地积极应对

      6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江苏、安徽、湖北、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面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从国家到地方,各地正在积极应对。  水利部对南方5省市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响应   水利部6日发布消息,据预报,6日到9日,我国西南中部东部、黄淮南部、...

    时间:07-07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什么重要?该如何发力?

      新闻1+1丨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如何发力?  今年以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此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之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解决和应对哪些问题?又该怎么建设? 新闻1+1邀请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昌文,共同关注:现代化...

    时间:07-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