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直击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立体医疗救护演练

2023-07-06 19:3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和平方舟7月6日电 题:直击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立体医疗救护演练

  作者徐巍 李珂 嘉贺 刘伟 黎宇

  夏日的太平洋,天高云阔,一片蔚蓝。一艘带着红十字标志的大白船,迎着朝阳破浪前行。

  当地时间7月6日上午,赴基里巴斯、汤加、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东帝汶5国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向此次任务的第一站基里巴斯航渡。在菲律宾以东某海域,任务指挥所举行了一场全要素、全流程海上立体医疗救护演练。

  “某岛发生地震,有数名民众受伤向我求助,请医院船立即实施救援。”上午9时许,演练正式开始。

医护人员搭乘舰载直升机离舰。 黎宇 摄

  “1人头部遭受严重撞击并伴随右手肘关节骨折,4人轻伤,3人坠海失踪。”海上医院值班员吕伟一边进一步了解伤情,一边向上级报告。

  “海上医疗救护部署!”时间就是生命,指挥所在短暂分析情况后,迅速研拟救援方案,定下救援决心。

  9时40分,和平方舟高速抵达某岛附近海域。一架舰载救护直升机搭载由内科、外科、急诊重症等专家组成的4人医疗分队迅速起飞,前出接护岛上伤病员;两艘高速艇从和平方舟两舷同时入水,搭载搜救人员,在附近海域展开搜索……海天之间,一场时间与生命的竞速上演。

演练中,“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吊放的小艇搭载医护人员前出营救落水人员。 李伟欣 摄

  “由于岛上没有合适的停机点位,我们不得不采取索降的方式对伤员进行转运。”15分钟后,机长孟祥玉驾驶直升机抵达救护点,救生员出舱先将重伤人员接上飞机,整个过程仅用时2分47秒。医疗分队第一时间利用机载和携行医疗设备对伤员展开急救,并向海上医院通报伤情。

  10时25分,直升机平稳降落飞行甲板。正在这里待命的前出小组迅速将颅脑创伤重伤员转运至01甲板检伤分类区。海上医院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检伤、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转运至重症监护室,组织神经外科、骨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完善CT检查,并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这次我们海上医院医护人员主要抽组海军军医大学115名、东部战区海军医院5名、联勤保障部队6名专家骨干组成,开设了26个临床科室和7个辅诊科室,搭载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具备较强的综合救治和遂行远海卫勤保障任务能力。”海上医院院长常乐说。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的医护人员正在救治伤员(模拟)。 黎宇 摄

  常乐告诉记者,这些专家骨干中,有的曾多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有的初次随舰远航。大家克服工作环境变化、医疗条件差异和晕船带来的不适,练配合、定预案、强本领,确保医疗服务优质高效。

  与此同时,3名坠海人员也在附近海域被搜寻的小艇发现,经过随艇卫生员检查,所幸并无大碍,先后被转运至医院船。

  11时30分,演练结束,指挥所第一时间组织复盘总结,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

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谢菲 摄

  “这次演练,既是对前期任务准备情况的综合检验,更是一次实际能力的锤炼提升。”任务指挥员李新科介绍说,自7月3日起航以来,全体官兵坚持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提升一路,紧贴使命任务组织了多批次、多要素针对性训练,进一步巩固了海军远海卫勤保障能力,提升了官兵完成此次任务的实际能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主要江河泥沙量较20多年前减少超2/3

      近日,水利部发布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近10年呈偏小趋势。  水利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实测总径流量为1332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偏小7%;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为3.90...

    时间:07-07
  • 苏皖辽吉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7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河北东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预计今天白天,华北中东部、黄淮、汾渭平原、江南等地有35℃及以上高温天气。  国内天气实况  江苏安...

    时间:07-07
  • 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天坑到底是什么

      高考填志愿最大的天坑不是你选了新闻还是生化环材,而是你不知道在这次人生重大决策面前,如何理性作决策,而不是偏听偏信、线性思维,被一些极端的说法所裹挟。  ——————————  最近正值高考报志愿的时间,张雪峰关于“把孩子打晕了也不要报新闻专业”的段子在网上疯传,引发很大争议。有人认...

    时间:07-07
  • 耐盐碱油菜——“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耐盐碱油菜——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开卷知新)  傅廷栋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

    时间:07-07
  • 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外国政要、...

    时间:07-07
  •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韩 鑫  核心阅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报,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介绍了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时间:07-07
  •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  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美丽中国·湖泊生辉)  本报记者 刘雨瑞   眼下,熬过漫漫寒冬的嫩芽钻出泥土,给大地染上一层新绿,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处处可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铺展眼前。  “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细微的...

    时间:07-07
  • 两岸学者参访浙江湖州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安吉余村村容整洁、产业完善、村民富足,真的很棒!”“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感很强,让当地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参观体验过程中,两岸学者频频发出感叹,点赞浙江湖州的发展。  日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来到湖州的安吉和德清,深度了解当地“千万工程”建设...

    时间:07-07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至 全国各地积极应对

      6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江苏、安徽、湖北、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面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从国家到地方,各地正在积极应对。  水利部对南方5省市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响应   水利部6日发布消息,据预报,6日到9日,我国西南中部东部、黄淮南部、...

    时间:07-07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什么重要?该如何发力?

      新闻1+1丨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如何发力?  今年以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此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之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解决和应对哪些问题?又该怎么建设? 新闻1+1邀请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昌文,共同关注:现代化...

    时间:07-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