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3.06)

2023-07-03 16:08:00

来源:央视网


  天天学习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六月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便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向了新的高度。

  从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出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征,到深刻回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具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命题。

  走进田间地头,察看沙地治理,要求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调要“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总书记对“国之大者”时时放心不下。

  指明青年工作方向,激发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总书记始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谋远虑。

  为远道而来的新老朋友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复信国际友人,致电南非总统,会见四国总理,会见美国国务卿……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行的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怀的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道路。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总书记始终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汇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6月重要活动讲话显示,“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等词高频出现。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被频繁提及,其背后深意值得深思。

  强国事业,需要精神引领;复兴征途,需要价值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一路向北,燕山脚下。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盛世修文”,在兰台洞库,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

  卷帙浩繁的版本古籍延续历史变迁、见证文明成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脉。

  “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他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典籍版本。

  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提出了辩证性思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6月2日,习近平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精辟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从中华民族百年巨变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得出了“两个结合”这个规律性的认识。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央视网“智闻”系统提取分析的6月全网时政新闻热点中,处处体现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生动实践。

  6月19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强调:“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在同布林肯会见的福建厅内,巨幅画作《武夷之春》映入眼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深刻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此时此情此景同样给人以无尽启示。

  从“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和平、和合、和睦、和谐始终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6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新局的进程中,习近平主席处处展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胸襟。

  “愿同洪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享消除贫困、社会治理、惩治腐败等经验,鼓励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地方全方位开展交流合作。”

  “将继续在多边场合为巴方仗义执言、主持公道,愿继续向巴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巴方缓解人道主义困难、开展重建。”

  “愿同南非提升两国关系水平,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广交天下朋友。在6月27日下午四场密集的外事会见中,习主席多次提到了“朋友”“伙伴”“同志”。

△6月27日,习近平分别会见了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左上)、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右上)、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左下)、越南总理范明政(右下)。

  他重视并充分理解巴巴多斯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强调愿同新西兰共同努力,开启两国关系新的50年;阐明中蒙山水相连、毗邻而居,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指出中越两国要秉持平等互利、团结互信、合作共赢精神,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大国担当,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历久弥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是时间的承载。

  分析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本月关联图谱,深厚的文化底蕴绘就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浑厚底色,也同样深深融入于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6月21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以民为本”正是实现良政善治的支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三万余字,提及“人民”有上百次之多。

  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在得知当年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栽种的紫玉兰已花开满树,作为中国“友谊使者”的两只大熊猫也在茁壮成长后,习近平主席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鼓励他继续积极促进中比、中欧友好。

  在致“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鼓励两国民间友好人士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站在新起点,阔步新征程。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刘京京 张紫曦 郝凤林

  校 对丨孙洁 孟利铮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范立君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学习原声·聆听金句丨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

    时间:07-03
  • 广东民革在穗成立粤台高层次人才新平台

      中新网广州7月3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为助力台湾同胞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民革广东省委会3日打造“粤台高层次人才面对面”新平台。  据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车文荃介绍,该平台将帮助在粤台湾高层次人才在广东创新创业,与此同时,通过首批服务的22位人才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台湾高层次人士...

    时间:07-03
  • 总书记“公开课”|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

      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特别推出系列长图解《总书记“公开课”》,与您一起从总书记的“知”与“行”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时间:07-03
  • 韩正出席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贺信。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并致辞。  韩正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重视。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

    时间:07-03
  • 广东河源发生3.7级地震 广州、东莞等地有震感

      中新社广州7月3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于7月3日20时许发生3.7级地震。广州、东莞、梅州等地有震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3日20时57分在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北纬23.85度,东经114.50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此次地震震中所在的东源县距离广州162公里。  此次地震发...

    时间:07-03
  •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03日20时57分在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北纬23.85度,东经114.50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7-03
  • 减证便民,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邢翀)公证服务贴近民生福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记者3日从司法部了解到,聚焦人民群众在办理公证中的“急难愁盼”难题,司法部着重推出证明材料清单管理等一批公证服务便民惠民措施,减证便民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精简证明材料,减轻“证明负担”  证明难、证明...

    时间:07-03
  • 西藏学者通过研究寺院与社区关系推动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新社拉萨7月3日电 (记者 赵延)构建藏传佛教中国化学术话语体系研讨会暨《寺院与社区:藏传佛教中国化视野》新书发布会3日在拉萨举行。新书照片 廖云路 供图  新书作者廖云路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西藏社科院)“85后”学者。他介绍,该书把藏传佛教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化为“寺院与社区...

    时间:07-03
  • 小心中暑!京津冀等地高温将再度加强 一图了解如何防治热射病

      中国天气网讯 近期,我国高温天气频繁,连续高温下,多地有人确诊热射病。7月5日开始,新一轮高温天气又将影响北方,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至39℃,部分地区气温或将超过40℃。  在持续的酷热天气下,“高温病”风险也在增加,如果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呼吸急促、心...

    时间:07-03
  • 【财经】上交所与蒙交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新社上海7月3日电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3日发布消息称,2023年6月28日,在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与蒙古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蒙交所)首席执行官杭盖·阿拉泰(Altai Khangai)代表两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见证...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