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严守?3个问题带你了解→

2023-06-26 13:52: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太空视角下的中国五颜六色,而其中的农田不仅看上去色彩斑斓,更是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核心要义。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怎样严守?如何落实?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之根本,想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是核心要义。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寻找如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答案。

  01 如何做到农用耕地节约集约?

  我们要到各地去看看不同地区是如何实现节约集约农用耕地的。近年来,江西、江苏等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闲置地整理等工作,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高用地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整理闲置地块

  在江西吉安市万安县窑头镇夏坪村“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示范点,飞手在操作无人机给水稻进行飞防。通过土地平整、灌排系统设置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村里今年新增了水田263.72亩。

  种粮大户彭俊:这块土地整改之后,看到这边的基础设施也做得挺好,我就把这边的土地承包下来了,现在已经种下中稻了,土壤还是挺肥沃的,今年应该是有很好的收成。

  在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枭阳村,当地将原来的1590余亩烂鱼塘、废水沟,建设成为适用农业机械化耕作的1469亩优质水田。

  都昌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怀忠:年新增粮食产能123.25万公斤,同时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每亩每年600元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江西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22.7万亩,2022年,江西净增耕地面积1.94万亩,全省耕地面积达到4068.77万亩,全省粮食产量达430.4亿斤。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提升农民幸福感

  而在江苏邳州市陈楼镇杜村,当地将原先被村民私自占用的240亩荒地、河滩地等,回收再利用,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增加耕种面积160多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目前,邳州市已清理出可利用土地13.4万亩,已收回9.7万亩,新增集体自营收入1002万元,全市462个村平均增收12.6万元。

  02 永久基本农田怎样特殊保护?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所谓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全国已划定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那么,该如何去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呢?一起来听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的解读。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保障,需要实行特殊保护。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的,要报国务院批准;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及时发现、核查、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持续加强常态化督察执法,完善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审计等的贯通协调机制,及时移交问题线索,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及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形成对违法违规用地的多部门监督合力。2021年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求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从严管护,切实把永久基本农田守护好。

  03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具体应如何落实?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是根本。“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具体该如何落实?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介绍,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聚焦“三大任务”,抓好“三个环节”,切实守牢耕地红线。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聚焦“三大任务”。一是稳住总量。通过编制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逐级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明晰保护责任,以此来作为耕地保护长效监管的基础。二是优化布局。通过经济奖惩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推动一部分优质耕地有序恢复,遏制北粮南运势头进一步加剧。三是压实责任。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严格考核。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严控新增。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二是盘活存量。推动以“存量”换“增量”、以“地下”换“地上”,以资金、技术换空间,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三是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聚焦数字时代与传统文明 中外嘉宾孔子故里论道人工智能发展

      中新社山东曲阜6月26日电 (记者 沙见龙)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26日在山东曲阜开幕。400余名来自国际组织及全球政企学研各界代表与会,共探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时代价值,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开辟新道路,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进步。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世界互联网...

    时间:06-26
  • 习言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

    时间:06-26
  • 从“村BA”到“龙舟热”,乡村体育也是发展机遇 | 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网评论员:近段时间,中国乡村体育赛事持续火爆“出圈”。在社交媒体上,人们见证了一场场赛事的火爆场景:贵州台江的“村BA”、贵州榕江的“村超”、江苏连云港的“村界杯”、内蒙古鄂尔多斯昂素镇的排球赛……尤其是,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又掀起一场“龙舟热”,“百...

    时间:06-26
  • 李强同越南总理会谈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欢迎仪式后,李强同范明政会谈。  李强表示,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和阮富仲总书记引领下,两党两国关系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在复杂动荡的世界局势中,我们要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新起点上把双边关系推上新台阶,为世界和平发...

    时间:06-26
  • 台湾舆论关注新竹煤气泄漏案 吁“打破砂锅问到底”

      中新社台北6月26日电 台湾新竹县竹北市日前发生15起煤气泄漏及12件疑似由此引发的住宅火警案件,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多位专业人士26日在社交平台或报章上发表文章,呼吁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出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加强把关应变等。  新竹清华大学荣誉教授李家同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题为《我们缺乏...

    时间:06-26
  • 菲律宾“Z世代”在华留学生:中国开放包容让我找到更大舞台

      【东盟专线】菲律宾“Z世代”在华留学生:中国开放包容让我找到更大舞台  中新社南宁6月26日电 题:菲律宾“Z世代”在华留学生:中国开放包容让我找到更大舞台  作者 陈秋霞  “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近日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的艺术硕士生中期音乐会上,菲律宾...

    时间:06-26
  • 东西问丨李鄂权:长沙吴简为何对东亚文化圈具特别吸引力?

      中新社长沙6月26日电 题:长沙吴简为何对东亚文化圈具特别吸引力?  ——专访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  作者 白祖偕 向一鹏  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古井中出土的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年简牍,一直受到海内外关注。该批简牍为吴国孙权时期长沙郡及所属县(侯国)的文书档案,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献的...

    时间:06-26
  • 王毅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雅各布·卢一行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雅各布·卢、副主席格林伯格以及会长欧伦斯。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我们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希望两国人民友好下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长期以来为促进两国人...

    时间:06-26
  • 台湾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连续两月下滑

      中新社台北6月26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26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台湾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89.30点,较上月修正后减少2.02点,为连续两个月下滑。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经院指出,制造业方面,尽管部分资通产品和一些传统产业需求略有回稳,令大多数制造业厂商对当月景气看法略显乐观,然而终端...

    时间:06-26
  •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

    时间:06-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