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2023-06-24 11:48:56

来源:人民日报

  粮仓中,麦粒颗颗饱满。夏收以来,安徽省固镇县种粮大户王汉经常接到外地电话。“河南、山西、贵州,都是粮贸公司的老客户要来收粮。”王汉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有要1500吨的,有要3000吨的,好粮不愁卖。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推动粮食安全稳步向更高层次跃升。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数量,更重质量。

  “120亩地,亩产1400斤,赶在蜡熟期收上来的小麦,籽粒软硬适中,品质好着呢!”山东省兰陵县远望家庭农场负责人颜秉群说。

  技术到田,支撑稳产提质。颜秉群说,“手机上150多人的农技指导群里,有不少技术指导员,孕穗拔节、浇水追肥,关键节点有啥疑问,可随时连线专家。”

  为提升小麦质量,兰陵县在大田里安装了60余处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通过虫情测报灯等装置,应用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自动诱虫杀虫,借助虫情变化趋势分析,实现精准施药。”兰陵县农技中心主任吴汉花说。

  从种到收,每一环都关系到丰收成色。今春,中央财政下达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6亿元,支持河北、安徽、山东、河南等22个小麦生产省份,在小麦生产中后期开展病虫害防控,促进保大穗、增粒重、提单产。

  夏收旺季,应对天气变化,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根据小麦成熟度、收获进度及天气变化,科学调度机械抢收,及时烘干晾晒。

  今年,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业农村部加快整合良田、良种、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优势资源,集成运用整套增产技术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农户运用高产品种,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尽快见效。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产量,更重产能。

  提产能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608.7公斤!前不久,“蜀麦133”实收亩产创成都市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这个品种,是去年唯一在长江上游冬麦区以高产类型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

  稳产增产的密码,源于好种子。“‘蜀麦133’不仅抗条锈病、抗赤霉病,还抗穗发芽、抗干旱,能够实现在多样复杂生态区和极端天气频发情况下稳夺高产。”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教授伍碧华介绍。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夏季粮油的重要组成。重庆潼南,成功培育的“庆油8号”,含油量高达51.54%,实现了“两碗菜籽可榨出一碗油”。江苏盐城,由中国农科院选育的盐碱地油菜新品种,机收实产每亩达323.87公斤,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农以种为先。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着力推进种业振兴,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今年,我国新审定通过197个小麦新品种,一大批高产优质、绿色抗逆、专用特用的“种子选手”,为粮食产能提升进一步擦亮种业“芯片”。

  稳产增产的密码,还来自耕地。“三夏”大忙,湖北应城一块块高标准农田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旱季可以引水灌溉,汛期可以排水防涝。”黄滩镇新垸村党支部书记田洪说,“地好、人勤、顺农时,多打粮食!”

  近期,“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落户河南省安阳县。安阳县副县长冯玉纯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有利于推动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夯实“耕”基,筑好粮仓。到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超过七成落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至20%。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我国粮食产能基础更加坚实。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生产,更重生态。

  “1000亩小麦、油菜收割完,秸秆当场粉碎还田。多翻几回,秸秆腐解会更均匀。”安徽省南陵县三里镇牌楼村,海朋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高希武说。

  相隔不远的田间,紫云英种子深翻入土沤肥之后,开始水稻直播。“草籽种3年,废田变肥田。别看籽小,用来当绿肥效果很好。”高希武算过账,一年下来,每亩田能减少尿素用量20公斤左右。

  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融合,农业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夏收期间,南陵县共有60万亩耕地实现秸秆还田。利用水稻播种前的“空档期”,推广田间轮作紫云英,有效改善土质,提高肥力。目前,南陵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种子销量占全国2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调要“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确保粮食生产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生态一起抓。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持续打造16.5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组织揭榜主体、专家团队每半月对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数据进行调度会商,制定科学高效方案,建立全年作物生长数据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高产创建技术方案。江西省奉新县,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实现全覆盖,农民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短信息等方式,就可查询全县范围内指定地块、指定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绿色是农业底色,生态是农业底盘。从推进化肥多元替代,到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各地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6年保持下降趋势,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超过41%,“十四五”时期,我国优质粮食增加量将年均增长10%以上。

  新征程上,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定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朱 隽 郁静娴 游 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日,记者走进乡村一线,看到各地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拓展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这个端午,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

    时间:06-25
  • 关爱海员 72家服务船员阵地清单公布

      今天(25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员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向社会公布了72家全国水运系统工会服务船员阵地清单,以及878艘已签约2022-2023年版《中国船员集体协议(A类)》的船舶名录。  此次公布的72家服务船员阵地普遍具备接待船员休闲、学习及办理业务等基础功能。根据不同规模和地区,部分阵地还开...

    时间:06-25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深入开展燃气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研究部署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提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质量,深入开展燃气、危化、矿山、建筑施工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狠抓责任制落实、事故预防预警、基层班组建...

    时间:06-25
  • 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安装工作全部准备就绪

      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的叶片和主机已经抵达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的安装地点附近,并完成了安装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只要天气状况良好,16兆瓦风机随时可以开始安装。  23日晚上9时左右,我国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完成了上一台13兆瓦风机的所有安装工作,开始降船,把...

    时间:06-25
  • 守护良田听我说!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为粮...

    时间:06-25
  • 1.06亿人次出游!端午假期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

    原标题:1.06亿人次出游!今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文化和旅游...

    时间:06-25
  • 暴雨黄色预警:广西广东江西等地部分地区将现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6月25日08时至26日08时,广西南部和东部、广东西部和北部及南部沿海、湖南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海南岛西北部、山东半岛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

    时间:06-25
  • 时政微观察|一个国家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一百多年前,《青年杂志》创刊,后更名为《新青年》,影响深远。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一百多年来,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

    时间:06-24
  • 2023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

    6月22日,北京,游客从故宫博物院神武门走出。当日是端午节假期首日,北京旅游景区游客众多。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文旅之声”微博消息,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

    时间:06-24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逐“绿”向未来 中国海岛掀“水美”“低碳”风

      中新网莆田6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走进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湖石淉生态园,湖光潋滟,鱼游虾嬉,白鹭群飞,岸绿景美,栈桥相连。风车、水车、凉亭、网红咖啡点缀其间、逸趣横生……  湄洲岛曾是一个“只长石头不长草、海风吹着沙子跑”的岛屿,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不足10%,树种只有稀疏的黑松和木...

    时间:06-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