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46个国家级气象站破历史极值 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2023-06-24 06:47:27

来源:成都商报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2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北京冲破40℃

  受暖气团和强太阳辐射影响,23日截至14时,北京观象台气温已达40℃,全市556个气象监测站中有305个测站最高气温39℃及以上,158个测站最高气温40℃及以上。

  “观象台建站以来首次连续2天超40℃。”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说,受强暖气团控制,23日至25日高温天气持续。北京市气象台已于23日7时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张迎新说,北京此轮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21日开始京津冀地区受暖气团控制,暖气团强度比较强,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高压脊形势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没有云层遮挡,辐射增温更加有利,促进了升温;三是目前刚进入夏至节气,白昼最长,长时间日照有利于高温出现和维持;四是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气温升高。

  七八月会不会更热?

  今年6月以来(截止到22日),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46站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地区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6月22日。

  目前才处于六月末,七八月份的气温是否会更高?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向记者表示,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通常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段。

  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是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

  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就最高气温而言,前一时段气温最高值通常高于后一时段。但也需要说明的是,人体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到湿度影响,往往这种湿热型高温会加重人体体感温度。

  极端高温频次将增加

  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快速增加。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偏高,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温日数也会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热具有较大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测站打破历史极值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今年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年,此次北方的高温是否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高辉说,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厄尔尼诺影响。“已有的科研成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影响。”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期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两次高温天气过程,此次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的暖气团的控制,它影响的时间也比较长;第二是在高压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的增温更加有利,也促进了升温;第三目前是夏至节气,白昼时间比较长,即白天太阳光照的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日照有利于气温的升高以及高温的出现和维持;第四在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这也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张芳华说,此轮高温过后,预计在27日至30日,华北、黄淮等地还将会出现高温天气。

  专家建议,遇高温天气,公众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到户外活动、工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做好防晒,并关注体温变化,避免中暑或热射病发生。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观察|一个国家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一百多年前,《青年杂志》创刊,后更名为《新青年》,影响深远。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一百多年来,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

    时间:06-24
  • 2023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

    6月22日,北京,游客从故宫博物院神武门走出。当日是端午节假期首日,北京旅游景区游客众多。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文旅之声”微博消息,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

    时间:06-24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逐“绿”向未来 中国海岛掀“水美”“低碳”风

      中新网莆田6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走进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湖石淉生态园,湖光潋滟,鱼游虾嬉,白鹭群飞,岸绿景美,栈桥相连。风车、水车、凉亭、网红咖啡点缀其间、逸趣横生……  湄洲岛曾是一个“只长石头不长草、海风吹着沙子跑”的岛屿,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不足10%,树种只有稀疏的黑松和木...

    时间:06-24
  • 中国海军戚继光舰圆满完成远海远域实习访问任务凯旋

      中新社大连6月24日电 (杨毅 黎明宇)24日,搭载476名官兵的海军戚继光舰圆满完成远海远域实习访问任务,顺利返回辽宁大连某军港。  本次任务历时41天,航程8500余海里,航经黄海、东海、南海、泰国湾、西太平洋等海域。任务期间,访问了越南、泰国、文莱和菲律宾等4个国家。  自今年5月15日起航以来,任...

    时间:06-24
  • 东西问·人物 | 告别“老顽童”黄永玉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告别“老顽童”黄永玉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仇广宇  “诸位亲朋好友,请在这一期间(一个月内)不到访,不送任何物品,不打电话,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时空,谢谢理解。”这是黄永玉的家人联名发出的一条消息。  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去世,享年99岁。在遗嘱...

    时间:06-24
  • 【每日一习话】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段话出自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

    时间:06-24
  • 习近平喜欢跟青年人交朋友

      6月1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党中央致词中提到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教导:“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6月1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习近平在主席台向与会代表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

    时间:06-24
  • 多名实权官员被查,发审反腐“收网”?

      发审肃贪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惟杉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今年5月,朱从玖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任上落马。在2012年5月出任浙江省副省长、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金融副省长”之前,朱从玖任职证监系统长达20年。他离开前的职务是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同时兼任发行...

    时间:06-24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从春耕到夏收,各地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攻坚克难稳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近尾声,其中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

    时间:06-24
  • 元首外交|玉兰树高,习主席的复信传递深厚情谊

      仲夏时节,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中国园的玉兰树枝繁叶茂,绿如翠玉。  6月20日,在这棵具有特殊意义的玉兰树前,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董博收到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转交的一封珍贵复信。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鼓励他继续积极促进中比、中欧友好。这封复信饱含温暖的...

    时间:06-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