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祖国林都”奏响绿色新曲

2023-06-20 16:30:46

来源:求是网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杂志社调研组

  行走在素有“祖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伊春市,林区人会骄傲地告诉你,伊春60多年来贡献的木材如果装上火车一列一列地连起来,可以从伊春一直排到海南三亚;如果一棵一棵地连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绕上好几个来回。

  这是一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转的林业城市,素有“红松故乡”、“天然氧吧”等美誉。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市。黑龙江是全国重点林区。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他深入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实地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到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了解接续产业发展情况。总书记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在林场老职工刘养顺家,总书记深情地说,党中央始终关心大家,党和政府的政策会一以贯之,大家还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门路,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7年多来,伊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森林资源作为最大物质财富、最大发展优势、最亮丽区域名片,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的发展定位,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物产区、森林生态全域旅游区、森林生态小镇民宿区,变林木经济为林下经济。今天的伊春,从当年向国家贡献木材,到还大山一片绿色,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一片片绿岭青山见证了“林区三问”的新答卷。

  上世纪50年代,伊春开始成为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曾几何时,伐木工的拉锯声、搬木材的号子声、蒸汽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小兴安岭。

  “那时的伊春就是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我们喊着放山号子,踏着积雪,扛着斧头和锯,走进深山老林伐树。”70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告诉记者。

  大伙儿慢慢发现,由于长期砍伐,能伐的树越来越少、越来越细。到上世纪80至90年代,伊春莽莽林海面临“透支”风险。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二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伊春时指出,过去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是为国家作贡献,现在林区全面停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样是为国家作贡献。

  林区不伐木,林下找出路。伊春林区人从林木经济转向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绿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伊春最大的优势。我们就是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这是林区人在探索中形成的共识。”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

  伊春的桦树汁甘甜可口,被誉为“生命之液”。眼下正是小兴安岭采集桦树汁最佳时节,在伊春菁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桦树汁生产基地,每天都有近百名工人在采集桦树汁,为今年的桦树汁产品生产储备充足原料。

  “伊春白桦林资源丰富,总面积达24.87万公顷,直径18厘米的桦树一昼夜可采集10公斤树汁,1公顷成熟白桦林每年可采集15吨桦树汁。2023年我们计划采集桦树汁7500吨,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我们依托生物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桦树浓缩汁、桦树酒、桦树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将桦树汁打造成践行大食物观的一张新名片。”伊春市林草局局长门广丰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林业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与农产品有关的产业上,但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注重多元化。伊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向林下要发展,以刺五加、桦树汁合作项目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林粮、林果、林菌、林菜、林药产业链,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强基地、育龙头、树品牌,加快延伸产业链,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目前,全市红松等人工坚果林达29.3万亩,蓝莓等小浆果达3万亩,老山芹等山野菜达8万亩,黑木耳等食用菌年产达2.8亿袋。“伊春臻品”、“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等品牌走向全国,森林猪、湖羊、冷水鱼、林蛙等特色养殖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北沉香、木拼画、山核桃工艺品等小产品逐渐形成大产业……

  沿着长长的木栈道走进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满目翠绿、空气清新,一棵棵笔直粗壮的红松直冲云霄,大片原始森林映入眼帘。

  “1953年,抗美援朝战场传来上甘岭战役的捷报,举国欢庆,为庆祝这一伟大胜利,特地将该林业局取名为上甘岭林业局。”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秦瑞亮告诉调研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时,沿栈道察看原始红松林等珍贵乔木,听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介绍,叮嘱林场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

  全世界的红松60%在中国中国的红松半数以上在小兴安岭。

  在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设在溪水林场分公司的轻基质容器生产车间,轻基质容器罐整齐码放,罐中富含滋养红松幼苗生长的养分。工人们正在给新培育的红松树苗浇水。

  “如使用传统育苗技术培育造林红松苗木需4年,且造林黄金期仅限于春季20余天,成活率为80%左右。而利用轻基质育苗技术,红松苗在苗床上培育两年,再放到轻基质容器罐内生长两个月,就能用作造林或嫁接,可以在春、夏、秋三季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上甘岭林业局森林生态建设部副部长王立新介绍。

  “六年来,伊春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4万平方公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23个,4个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长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3.8%,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中国北方第一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伊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爽说。

  为切实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2021年12月,伊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将每年5月23日设立为“伊春生态日”。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伊春人对此深有感触。

  走进养顺农家院,门口的对联特别显目,上联是“勤劳铸就小康路”,下联是“创业敲开致富门”,横批是:幸福人家。“总书记来考察调研之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特别多。我们靠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办起了这个农家院,招牌菜是红烧鱼、排骨炖豆角、贴饼子,没想到很火爆。我家的农家院现在规模有15桌,每年收入10多万。此外,我和老伴每人还有退休金3000多块。干了几十年伐木工,做梦都没想到能开农家院,吃上‘生态饭’,而且‘吃’出了名堂,‘吃’出了新路。”说起这些,刘养顺笑得合不拢嘴。

  “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伊春时的谆谆嘱托。从1家农家院发展到现在28家民宿,如今的“溪水农家院一条街”已形成民宿集群,远近闻名。特色民宿、红色穿越、冰雪体验等日益兴起。2022年全年,伊春森工集团上甘岭林业局公司溪水林场分公司累计接待游客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万元;伊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6亿元。

  林区人的好日子,就在小兴安岭的林海中一笔一划地书写着。

  (采写:李飞 蔡春玲 魏天舒 陈有勇 韩建平 赵嘉宾 丁燕 审核:祝念峰 监制:于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粽香传亲情 两岸青年厦门“沉浸式”体验好家风

      中新网厦门6月20日电 (余琳 郑能灿)20日,两岸青年相聚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莲塘别墅,在这个海沧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中,畅聊两岸家风。  正值端午节前夕,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一起学习包肉粽、做香囊等,更是一起比起了立鸡蛋。包好的粽子由两岸青年共同送给村里的老人家中。  莲塘别墅...

    时间:06-20
  • 福建柘荣:传统文化为桥 促两岸人才交流交往

      中新网宁德6月20日电 (陶雯婷)20日,福建柘荣县台港澳办组织开展端午节柘(荣)台(湾)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包粽子、体验端午民俗游戏,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加强柘台两地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  台胞林翠花说,此次活动让在柘台湾人才聚集在一起,现场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氛围,更深地体会到“两岸一...

    时间:06-20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

      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张煜欢)20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逐梦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作品。  记者了解到,今年动漫节回归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并首次在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设立副会场,活动围绕“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

    时间:06-20
  • 粤数字政府科技创新论坛在穗举行 6款数字政府产品亮相

      中新网广州6月20日电 (蔡敏婕 沈逸云)广东省数字政府科技创新发展论坛20日在广州举行。论坛上,实现多个全国首创的6款数字政府科技创新产品重磅发布,“守正创新、万马奔腾”计划同步启动,以科创成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全面数字化发展。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发...

    时间:06-20
  • 民政部: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6月20日,中国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北京举办“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四期采访采风活动。记者在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在以“建设科技平台,助力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活动中,媒体记者近距离接触8家全国性科技...

    时间:06-20
  • 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首次泄洪排沙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王小军 刘雨珊 阿曼江·阿力甫)盛夏来临,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车尔臣河的上游来水量不断增大,为确保防洪安全,位于车尔臣河出山口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开闸泄洪排沙。  6月20日,大石门水库...

    时间:06-20
  • 引江补汉三峡夷陵段开工

      中新网宜昌6月20日电 (欧阳宾 杨健 李重庆)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段20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提高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

    时间:06-20
  • 习书法、赏盛唐古乐,甘肃高校中亚学子关中书院品传统文化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 (闫姣 九美旦增)伴着悠悠古乐,陕西西安的关中书院院门缓缓打开。来自甘肃高校的中亚学子,身着汉服,手持团扇,立于“启智树人”匾额之下,静待开启一场学礼仪、习书法、赏古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20日,为期三日的“甘肃高校中亚学子西安研学行”接近尾声。30名中亚学...

    时间:06-20
  • 上海将开启多部门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野生动物保护新局面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当日表示,法规生效后,野生动物保护将开启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大保护新局面。该局将主动会同市场监管...

    时间:06-20
  • 上海浦东新区多种创新尝试健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将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根据“若干规定”,浦东新区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浦东新区将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

    时间:06-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