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2023-06-20 14:23: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最新消息,6月20日14时,随着主线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主体正式成形。

  水下互通立交,实现高效交通转换

  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主骨架最关键一横。东人工岛是该项目深圳端门户工程,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紧邻福永机场码头,东连在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工程,西接项目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平面图

  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34.38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岛上设隧道工程、救援码头、供配电配套用房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其中,隧道工程包括长480米的堰筑段隧道、长855米的岛上主线隧道,以及实现交通转换的4条匝道隧道。

  作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东人工岛采用了“一体两翼”的布局,与海底沉管隧道相连接,并实现项目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的高效顺畅衔接。未来经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可东往惠州、深圳龙岗区,西往中山、珠海,北往广州、东莞,南往深圳前海合作区、香港方向,充分发挥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推动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

  海水里“铺被”,创新筑岛填砂工艺

  东人工岛施工面临着工程规模体量大、交叉作业多、基坑支护结构型式多、环保要求高等突出难点,且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影响宝安机场、广深沿江高速等既有项目的运营。

  东人工岛及堰筑段隧道处于既有广深沿江高速下方,在其40跨桥墩承台海域范围内填海筑岛,需填筑超过300万立方米的海砂。“我们筑岛施工对沿江高速桥墩产生的位移和沉降不得超过5毫米,可以说控制指标要求极为严格。”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部部长张长亮介绍,在既有桥梁桥墩两侧进行对称分层填筑,必须要做到受力均匀,否则很容易造成偏载,从而导致桥墩位移。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摄影:李一)

  为此,建设团队除了在岛体影响范围内的桥墩承台四周打设钢板桩或钢管桩保护外,还通过多方监测实时掌握数据并研判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张长亮介绍:“为了解决采用船舶在桥墩周边吹填海砂时,只能集中吹填到一处,无法实时分散而产生的短时应力集中问题,我们创新性采用了‘砂被’方法进行填砂作业,也就是将海砂装在一个个特制的袋子里,做成一床床的‘砂被’,然后一层一层均匀地摊铺在桥墩四周,有效解决了偏载问题。”

  多道防线发力,共保巨大基坑安全

  筑岛完成后,岛上主线隧道施工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下时,需开挖长70余米、宽46米、深约18米的巨大基坑,且最近处离既有桥梁承台仅1.17米。建设团队创新工艺工法,“我们在桥下基坑范围采用‘抽条+裙边’的高压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在基坑两侧实施锁扣钢管桩及止水帷幕,同时边往下开挖边采取伺服数控系统进行支撑。”中铁隧道局深中通道项目S03合同段常务副经理刘坤介绍,这套系统融合数控液压技术、自动化监测技术等,能实时监控数据,并可自动对不同支撑点施加不同的轴力。通过创新多项工艺工法,项目确保了基坑施工安全高效。

△东人工岛正进行主线隧道施工(摄影:李一)

  据了解,为解决海域深厚软基超深超宽基坑防渗止水的共性难题,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及堰筑段隧道采取钢板桩、止水帷幕、地连墙等多道防线。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越说:“东人工岛及堰筑段隧道的基坑绝大部分处在海平面以下15米至20米,渗水压力大,通过这些措施,开工以来,我们没有发生过一处渗水。”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正浇筑主线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摄影:赵永才)

  2017年12月21日东人工岛正式开工建设,经过2000多天攻坚克难,建设团队相继攻克了海域深厚软基超深超宽基坑集群工程施工阶段防渗止水及回填均匀控制难题,破解了深基坑施工抵近构造物小变形世界难题,这座“一体两翼”的“T形”人工岛向2024年通车目标迈进了关键的一大步。

  目前,深中通道土建工程收官战进入最后阶段。东人工岛将全面转入岛上房建、机电、管沟、绿化等工程建设;西人工岛主体结构完成施工,正进行岛上房建及附属工程施工;海底隧道、桥梁工程均已合龙,正在全力推进沉管隧道内的管沟附属、路面、机电交安等工程建设,项目向2024年建成通车的目标全面冲刺。

  新闻链接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建设历程

  1.2017年12月21日,召开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开工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东人工岛及堰筑段隧道建设。

  2.2018年12月19日,堰筑段隧道钢板桩围堰合龙。

  3.2019年12月24日堰筑段隧道第二阶段抽水完成,形成陆域。

  4.2020年5月12日,东岛深水区所有岛壁基础加固搅拌桩全部完成,全面转入筑岛施工阶段。

  5.2020年6月15日,堰筑段隧道围护结构地连墙顺利实现封闭。

  6.2020年11月15日,主线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首段顶板浇筑完成,标志着全线施工关键线路中的控制性工程实现了重大工序转换,为按期提供E32对接端施工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7.2021年8月24日,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底板全部完成。

  8.2022年1月6日,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封顶。

  9.2022年5月28日,东人工岛围护结构全部完成。

  10.2023年6月20日,东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总台央视记者 翟壮 李伟代 郑连凯 深圳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粽香传亲情 两岸青年厦门“沉浸式”体验好家风

      中新网厦门6月20日电 (余琳 郑能灿)20日,两岸青年相聚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莲塘别墅,在这个海沧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中,畅聊两岸家风。  正值端午节前夕,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一起学习包肉粽、做香囊等,更是一起比起了立鸡蛋。包好的粽子由两岸青年共同送给村里的老人家中。  莲塘别墅...

    时间:06-20
  • 福建柘荣:传统文化为桥 促两岸人才交流交往

      中新网宁德6月20日电 (陶雯婷)20日,福建柘荣县台港澳办组织开展端午节柘(荣)台(湾)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包粽子、体验端午民俗游戏,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加强柘台两地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  台胞林翠花说,此次活动让在柘台湾人才聚集在一起,现场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氛围,更深地体会到“两岸一...

    时间:06-20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

      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张煜欢)20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逐梦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作品。  记者了解到,今年动漫节回归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并首次在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设立副会场,活动围绕“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

    时间:06-20
  • 粤数字政府科技创新论坛在穗举行 6款数字政府产品亮相

      中新网广州6月20日电 (蔡敏婕 沈逸云)广东省数字政府科技创新发展论坛20日在广州举行。论坛上,实现多个全国首创的6款数字政府科技创新产品重磅发布,“守正创新、万马奔腾”计划同步启动,以科创成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全面数字化发展。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发...

    时间:06-20
  • 民政部: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6月20日,中国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北京举办“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四期采访采风活动。记者在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在以“建设科技平台,助力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活动中,媒体记者近距离接触8家全国性科技...

    时间:06-20
  • 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首次泄洪排沙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王小军 刘雨珊 阿曼江·阿力甫)盛夏来临,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车尔臣河的上游来水量不断增大,为确保防洪安全,位于车尔臣河出山口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开闸泄洪排沙。  6月20日,大石门水库...

    时间:06-20
  • 引江补汉三峡夷陵段开工

      中新网宜昌6月20日电 (欧阳宾 杨健 李重庆)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段20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提高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

    时间:06-20
  • 习书法、赏盛唐古乐,甘肃高校中亚学子关中书院品传统文化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 (闫姣 九美旦增)伴着悠悠古乐,陕西西安的关中书院院门缓缓打开。来自甘肃高校的中亚学子,身着汉服,手持团扇,立于“启智树人”匾额之下,静待开启一场学礼仪、习书法、赏古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20日,为期三日的“甘肃高校中亚学子西安研学行”接近尾声。30名中亚学...

    时间:06-20
  • 上海将开启多部门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野生动物保护新局面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当日表示,法规生效后,野生动物保护将开启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大保护新局面。该局将主动会同市场监管...

    时间:06-20
  • 上海浦东新区多种创新尝试健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将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根据“若干规定”,浦东新区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浦东新区将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

    时间:06-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