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兰州新区: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2023-06-20 15:52:40

来源:求是网

  来源:求是网 作者:作者:求是杂志社调研组

  从兰州市区出发,乘车跨过黄河,在山区中向着西北行车约1个小时,一座新城渐次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全国第五个、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

  从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紧扣“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蝶变。

  走进兰州新区,随处可以感受到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兰石集团是第一批实施“出城入园”、将企业整体从兰州市区搬迁到兰州新区的企业之一。“出城”之前,面对企业发展空间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一些人对企业发展现状和入园前景并不看好。兰石集团党委坚定信心决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仅用不到1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及搬迁投产,创造了一项“兰州新区速度”,也拉开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兰石集团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产品“走出去”步伐等举措,不仅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个炼油、化工、煤化工项目相关产品订单,在国际能源装备领域“朋友圈”不断扩大,在新兴产业领域也大有作为,成为引领甘肃省石油化工能源装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领头羊”。

  今年以来,兰石集团旗下的兰石重装捷报频传:2月研制成功全球首台套苯乙烯装置反应器进料汽化器,将Badger技术苯乙烯装置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带到了国际领先水平;3月,承制的全球最大规模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甲醇综合利用项目60万吨/年乙醇装置首台加氢反应器顺利吊装就位,填补了兰石重装在乙醇装置核心设备研制领域的空白……这些成果,接力延续着集团成立70年来创造了上百项“中国第一”的光荣记录,也让兰石集团“石化机械脊梁”、“装备中国功勋企业”的荣誉称号闪耀时代光芒。兰石集团党委常委、监事会主席徐建华告诉记者,今年1-5月,兰石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25.09亿元,同比增长21.42%;产品产量达8.88万吨,同比增长33.53%;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17.60%;新增订货达到35.79亿元,同比增长4.17%。

  在兰州新区的东北部,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功能完备、空间有序、循环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建设并不断取得建设成果:兰州宏彬20万吨/年负极材料项目于2023年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6个月;兰州格瑞芬12万吨/年碳材料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于2023年2月进入试生产阶段,330kV变电站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湖南中科电气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完成签约……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爱胜介绍说,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牵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探索出一条“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差异化、特色化创新发展之路。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集群。市场主体从成立之初的不足1000户增长到3.4万户、增长近35倍。

  科技创新有活力,带动催生出越来越强的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平台实现了“从0到168”的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有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38.8%,企业申请各类专利近千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今年一季度,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经济发展持续保持势旺劲足、量质齐升的奋进态势。

  当前,兰州新区正处在大有可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兰州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新区正抢抓“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引导和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形成“大抓科技、抓大科技”的工作格局,使科技创新成为驱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努力到2035年建成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具有强大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采写:高天鼎 杨世智 旷思思 审核:那非丁 监制:于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粽香传亲情 两岸青年厦门“沉浸式”体验好家风

      中新网厦门6月20日电 (余琳 郑能灿)20日,两岸青年相聚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莲塘别墅,在这个海沧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中,畅聊两岸家风。  正值端午节前夕,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一起学习包肉粽、做香囊等,更是一起比起了立鸡蛋。包好的粽子由两岸青年共同送给村里的老人家中。  莲塘别墅...

    时间:06-20
  • 福建柘荣:传统文化为桥 促两岸人才交流交往

      中新网宁德6月20日电 (陶雯婷)20日,福建柘荣县台港澳办组织开展端午节柘(荣)台(湾)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包粽子、体验端午民俗游戏,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加强柘台两地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  台胞林翠花说,此次活动让在柘台湾人才聚集在一起,现场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氛围,更深地体会到“两岸一...

    时间:06-20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

      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张煜欢)20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逐梦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作品。  记者了解到,今年动漫节回归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并首次在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设立副会场,活动围绕“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

    时间:06-20
  • 粤数字政府科技创新论坛在穗举行 6款数字政府产品亮相

      中新网广州6月20日电 (蔡敏婕 沈逸云)广东省数字政府科技创新发展论坛20日在广州举行。论坛上,实现多个全国首创的6款数字政府科技创新产品重磅发布,“守正创新、万马奔腾”计划同步启动,以科创成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全面数字化发展。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发...

    时间:06-20
  • 民政部: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6月20日,中国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北京举办“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四期采访采风活动。记者在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达4万余家。  在以“建设科技平台,助力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活动中,媒体记者近距离接触8家全国性科技...

    时间:06-20
  • 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首次泄洪排沙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王小军 刘雨珊 阿曼江·阿力甫)盛夏来临,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车尔臣河的上游来水量不断增大,为确保防洪安全,位于车尔臣河出山口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新疆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开闸泄洪排沙。  6月20日,大石门水库...

    时间:06-20
  • 引江补汉三峡夷陵段开工

      中新网宜昌6月20日电 (欧阳宾 杨健 李重庆)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段20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提高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

    时间:06-20
  • 习书法、赏盛唐古乐,甘肃高校中亚学子关中书院品传统文化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 (闫姣 九美旦增)伴着悠悠古乐,陕西西安的关中书院院门缓缓打开。来自甘肃高校的中亚学子,身着汉服,手持团扇,立于“启智树人”匾额之下,静待开启一场学礼仪、习书法、赏古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20日,为期三日的“甘肃高校中亚学子西安研学行”接近尾声。30名中亚学...

    时间:06-20
  • 上海将开启多部门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野生动物保护新局面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当日表示,法规生效后,野生动物保护将开启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大保护新局面。该局将主动会同市场监管...

    时间:06-20
  • 上海浦东新区多种创新尝试健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闭幕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将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根据“若干规定”,浦东新区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浦东新区将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

    时间:06-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