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长二丁火箭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纪录 41颗卫星如何一起上太空?

2023-06-15 14:06: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题:长二丁火箭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纪录 41颗卫星如何一起上太空?

  作者 马帅莎 郑莹莹 陈文达

  6月15日,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目前中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任务。

北京时间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郑斌 摄

  本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影像,为用户提供业态分析、区域普查等遥感信息服务,同时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76次发射,自1992年首飞以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历次发射均获成功,此次发射更是创下中国一箭多星的新纪录。

北京时间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郑斌 摄

  所谓一箭多星,就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将多颗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近年来,一箭多星发射已向常态化发展,它可以充分利用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好比私家车和公交车,在相同目的地的情况下,公交车不仅能够运送数量更多的乘客,而且效率也更高。

  去年2月,搭载了22颗卫星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最高纪录。今年6月7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以“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则实现“一箭41星”。

  41位“乘客”怎么“坐”?

  一次性将41颗卫星安全顺利地送入轨道,首先要解决的是卫星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不仅要保证“坐得下”,还要“坐得舒服”。为此,科研团队根据卫星结构、任务需求,优化“座位”布局,采取38颗卫星壁挂、3颗卫星侧壁的方式,给41颗卫星找到了安全舒适的位置。

北京时间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郑斌 摄

  据介绍,卫星的“座椅”由多星适配器和下方锥形支承舱组成。其中,4米高的多星适配器分成上下两个中心承力筒,38颗卫星绕中心承力筒按列布置,并保证了星与星之间的安全距离。

  其余三位“乘客”坐哪里?如果为了新增“座位”,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乘客”在飞行阶段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振动和颠簸”。为了让41位“乘客”畅享舒适飞行体验,科研团队让适配器下方的“乘客”挪了挪“脚”,在支承舱上开辟出3个“专座”,成功让41颗卫星全部“上车”。虽然“座椅”的形式比较新颖,不过采用的都是之前送过“乘客”的优质部件,有力保障了此次任务的安全可靠。

  分组“下车”

  卫星数量越多,卫星从火箭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由于本次41颗卫星的“目的地”一致,因此,如何确保“乘客”都安全顺利地“下车”,按照规定的分离方向和速度精准入轨是圆满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

  为了避免在“下车”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况,科研团队巧妙设计“下客方案”,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

  科研团队将多星适配器上的38颗卫星,每一层“乘客”分为一组,共6组;下方支承舱上的3名“乘客”作为第7组,卫星按组进行依次分离。此外,本发火箭还配套了10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李强总理监誓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6月15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强监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55个部门和单位的81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下午4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宣布宪法宣誓...

    时间:06-15
  • 逾1500款新产品亮相2023广州应博会

      中新网广州6月15日电(王坚 王子杰)可以进行排涝救援的大水牛排水机器人、高空救援的“好帮手”云台升降车、装备齐全的多功能消防车……1500多款新产品、400多项前沿技术15日亮相2023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暨第12届广州国际消防展(下称“应博会”),吸引了应急救援领域的众多专家、救援工作者等...

    时间:06-15
  • 李强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李强表示,中国和巴勒斯坦是好朋友、好伙伴。昨天,习近平主席与总统先生共同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巴关系和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

    时间:06-15
  • 调查显示:云南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

      中新网昆明6月15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15日在昆明召开2022年度云南省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彭国军称,过去6年来,云南全省法治建设群众满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共云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从2017年起委托云南省统计局通过第三方测评,在...

    时间:06-15
  • 专访张永和: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力图谋求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最大公约数”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专访张永和: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力图谋求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 谢雁冰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于6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主题,汇聚多方重量级嘉宾,共商促进国际人权...

    时间:06-15
  • “两山”实践看浙江丽水:“山”字系品牌集体亮相大上海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记者 范宇斌)品“丽水山耕”、看“丽水山景”、住“丽水山居”、喝“丽水山泉”……6月15日,“问海借力 共创未来”浙江丽水“两山”实践成果上海推介周在上海农业展览馆开幕,丽水“山”字系品牌集体亮相大上海,全景展示丽水的好山好水好风采。  “长三角最高的山、最清的水...

    时间:06-15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红十字组织在闽开展生命救援救护协同演练

      中新社泉州6月15日电 (记者 孙虹 叶秋云)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15日在福建泉州举行,120多名两岸青工志工代表共话“人道传承与青年担当”,并组织开展海峡两岸生命救援救护协同演练活动。  此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关注青年在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与精神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聚焦新形势下两岸红...

    时间:06-15
  • 生态环境部:6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2023年6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6月下半月(16—30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6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

    时间:06-15
  • (聚焦海峡论坛)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

      中新网泉州6月15日电(记者 孙虹 叶秋云)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15日在福建泉州举行,120多名两岸青工志工代表共话“人道传承与青年担当”,并组织开展海峡两岸生命救援救护协同演练活动。  此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关注青年在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与精神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聚焦新形势下两岸红十...

    时间:06-15
  • 西藏航空完成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1618亩片区、16.51万株苗木种植作业

      中新网拉萨6月15日电(贡确)西藏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指挥部15日在拉萨曲水县才纳村5号片区召开现场交流会。图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拉萨曲水县才纳村5号片区。 贡确 摄  12日,由西藏航空承包的该片区1618亩造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作业已全面完工,共种植各类苗木16.51万株,提前10天完成拉萨南北山绿...

    时间:06-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