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送别两院院士陆元九:百岁老人的惯性技术求学拓荒路

2023-06-12 20:55: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送别两院院士陆元九:百岁老人的惯性技术求学拓荒路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6月12日上午,“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陆元九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陆元九于6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2日8时许,悼念厅门前的广场上站满了吊唁者,有的举着“惯性技术泰斗陆老总千古”“甘为人梯育桃李”等黑底白字的横幅,有的手捧陆元九的照片。这些身着浅蓝衬衫、黑西裤的青年人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13所,这是中国最早组建的惯性技术专业化科研单位,陆元九是其第二任所长。

  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到载人飞船,都离不开惯性导航系统,而在中国,这一尖端领域的探路者正是陆元九。他曾解释说:“我所从事的专业方向,简单说,就是把耳朵堵住、把眼睛蒙起来,不同外界接触,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随时随地测量物体的方向、速度,从而到达目的地。”

  20世纪30年代,在抗战的炮火下,陆元九艰难求学,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20世纪40年代,陆元九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深造,师从著名自动控制专家查尔斯·德雷珀教授,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通过4年苦读,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获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陆元九克服重重阻力,于1956年回到故土。生前每每提到回国经历,老人眼眶含泪地说,过了罗湖桥到内地,这一段几分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是从一个世界走到另外一个世界,“我那时候就知道什么叫回国,什么叫祖国。”

  12日9时,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大家安静地排着长队,有序走进悼念厅。大厅门口播放着有关陆元九生平的视频,悼念厅两侧摆满了花圈,一幅幅挽联表达着哀思,前方悬挂着陆元九的遗像,照片里的他面带微笑,双目有神。大厅中央,陆元九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前来吊唁的青年航天人在遗体前站定鞠躬,在低回的哀乐声中,与他们的老所长做最后的告别。

  在这些吊唁者中,有不少人接受过陆元九的指导。除了他的求学经历和高深造诣,大家感慨最多的还有陆元九严谨务实的科学家作风以及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培育。

  “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这句在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名言”正是出自这位老航天人。他还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分析,严格、认真、执着”写在纸上,钉于书桌前的墙壁上,时刻提醒自己,并发起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工程,航天青年至今传承弘扬。

  退休后,陆元九还经常出现在研究所实验室里,亲自翻看实验数据,寻找问题,精细到小数点后的每位数字。“陆老90多岁高龄时,还经常坐着轮椅到实验室,给大家分析数据,亲自推导公式,思维很敏捷。”13所捷联惯性技术主任设计师李东明说。

  在人才培养上,陆元九积极推动研究所自行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13所取得“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航天系统第一批招收研究生的单位之一。

  2015年,陆元九拿出个人积蓄,在13所设立青年创新奖。作为首届获奖者,李东明说,年事已高的陆老仍会亲临颁奖现场,每当获奖者上台领奖,即使行动不便,他都会站起来把奖状递到获奖者手中。

  “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不能说任何假话。”在陆元九看来,这是应有的科学精神,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寄语。13所总师闫光亚说,每次来研究所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陆老都会叮嘱大家要严谨细致,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

  在炮火下求学,在荆棘中拓荒,陆元九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技术,推动中国航天实现火箭升空、卫星环绕、九天揽月、踏足火星,也引领了新一代青年航天人前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20届东博会筹办顺利 恢复东盟国家“魅力之城”展区

      6月13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今年以来,东博会秘书处全面开展筹办工作,凝聚共建共享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强大合力,筹备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第20届东博会将于9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目前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6国将恢复包馆或包半馆,新加坡...

    时间:06-13
  • 全国总工会发文 部署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余湛奕)当前,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夏季高温天气。记者13日从全国总工会获悉,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性中暑事件,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健康权益,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对职工防暑降温...

    时间:06-13
  • 中共三大历史文献纪录片在广州首映

      中新网广州6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6月12日,即中共三大开幕百年之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中共三大历史文献纪录片首映暨分享会。该活动是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  中共三大历史文献纪录片由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出品,通过对国内一流学术专家和三大代表后人的访谈、原始...

    时间:06-13
  • 诬告陷害怎么破?决不能让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流汗又流泪

      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生活作风廉洁自律,却突然被人恶意举报,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失望、委屈、焦虑、寒心,工作积极性被严重打击……想必有过类似经历的党员干部,大都对此刻骨铭心。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如浙江、辽宁、云南等地就处置诬告陷害行为出台相关规定,安徽、黑龙...

    时间:06-13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求是网评论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写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之际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

    时间:06-13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的“朋友圈”,好消息+1!

      “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这是一句拉美谚语,也是中国同拉丁美洲关系的写照。  6月9日,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伊丽丝·希奥玛拉·卡斯特罗·萨缅托开启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中国与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拉美国家,如何...

    时间:06-13
  • 今年来最强高温来袭!或破纪录!席卷11省份

    来源:央视财经据中国天气网北方多地将迎今年来最强高温京津冀等11省份将开启连续高温模式部分地区40℃可能打破历史同期纪录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将来袭华北部分地区或遭连续高温今天开始,随着高压脊逐渐东移,北方热度又将再度升级,高温率先在华北平原露头。明天起至周末,高温在北方继续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其中,明天京津...

    时间:06-13
  • 天津:“海上油气巨无霸”顺利交付

     6月12日拍摄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SEPETIBA”轮交付仪式现场。当日,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SEPETIBA”轮在天津完成交付并将于近日离港启运巴西。“SEPETIBA”轮总长333米,总高64米,总宽60米,储油能力达200万桶,最大排水量45万吨,可实现海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加工、储存、外运,被称为“海上油气...

    时间:06-13
  • 习言道|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当前,全国多地正在积极开展夏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时间:06-13
  • 中国非遗走向海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有效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非遗故事,不断增强中华...

    时间:06-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