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2023-06-10 22:13:2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不久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瑰宝,被收藏在博物馆里、书写在古籍中,也陈列在广阔大地上。对于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珍之重之。

  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到自然遗产的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循着习近平的“文化足迹”,感悟他对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殷殷期许。

  关注一座山——寄语“这篇文章要好好做”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1999年12月1日晚,福建武夷山市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

  在摩洛哥召开的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武夷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四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也实现了福建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翌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致信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祝贺申遗成功。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个无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对于武夷山今后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会很快地带来旅游上的一个热潮。”半个月后,习近平到南平市调研,高度评价了武夷山荣膺“双世遗”,勉励“这篇文章要好好做”。

  20世纪90年代末,“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很关注申报的进展,积极协调推动有关工作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当时,很多人觉得武夷山申遗可能就是获得自然遗产,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化海洋里可能拿不下文化遗产这一项。

  具有厚重历史的城村汉城遗址是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古汉城等才有了武夷山的“双世遗”。在申遗过程中,福建省文化厅就着手筹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以承担城村汉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习近平担任主任的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积极予以支持。

△闽越王城博物馆。汉城遗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城址。

  在各有关方面的通力协作下,城村汉城遗址通过了验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考察团赞为“中国的庞贝城”。

  世界遗产,既要利用,更要保护。习近平非常关注武夷山“双世遗”保护工作。2001年12月,他专程考察了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叮嘱“古汉城就是一块文化国宝,要认真研究,合理开发”“开发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形成可持续开发研究态势”。

  以此为遵循,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力度持续加大。2013年12月,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名单。去年底,该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听一曲史诗——勉励要“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代代相传的《玛纳斯》,是同《格萨(斯)尔》《江格尔》齐名的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礼赞英雄的经典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部英雄史诗。2022年7月的新疆之行,习近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观看了《玛纳斯》说唱展示。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一起。

  “可以唱多久?”总书记笑着问道。

  “一天一夜都唱不完。”《玛纳斯》传承人、牧民江努尔回答。

  “我只能唱60分钟。”旁边3岁起就学艺、时年14岁的徒弟自愧不如。

  “也不简单了!”总书记对少年说,“年轻一代要很好培养,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你们还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我想让全世界了解认识《玛纳斯》。”江努尔目光里满是憧憬。

  “是要传播到全世界。它们既属于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要和世界文化更好地开展交流互鉴。党中央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总书记听后肯定地说。

  因为我国一直持续发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面临失传危机的《玛纳斯》重焕生机。近些年,《玛纳斯》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出版发行,以其为蓝本创作的歌剧等也多次上演。这部英雄史诗走入更广阔的文化田野。

  在民族地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青海了解藏毯的质地,在云南敲响佤族木鼓,在内蒙古参加祈福仪式等。

△2014年1月27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正是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这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的重要智慧。

  考察一座祠——叮嘱“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城内,街头巷陌,因三苏父子,氤氲着深厚的文化气息。

  去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苏祠。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总书记一路走一路思索。

△三苏祠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总书记感慨道。

  他从文化自信谈到道路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在近期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内景。星空穹顶上是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图,传递着“文瀚阁”的寓意: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指引下,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不断发展——

  我国已拥有56项世界遗产,总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目前,我国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

  目前,我国已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不忘本来,方能开创未来。

  正如总书记所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征程上,中华儿女将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多语种版出版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繁体等8个文版,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

    时间:06-11
  • 秦刚出席洪都拉斯驻华使馆开馆仪式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李京泽)6月11日上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出席洪都拉斯驻华使馆开馆仪式,同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共同为使馆揭牌。  秦刚代表中国政府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两个月前,中国和洪都拉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人民的夙愿,开创了中洪关系的新时代...

    时间:06-11
  • 业内学者聚首山东献策新时代易学与宋明理学的转化创新

      中新网济南6月11日电 (记者 赵晓)易学与宋明理学研讨会6月11日持续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与会,为新时代易学与宋明理学的转化创新献策。  “宋明理学过去特别强调四书...

    时间:06-11
  • (成都大运纪事)海外华媒探寻大熊猫“大运情缘”:用文化共鸣助力国际传播

      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王利文 尧欣雨)“每一只大熊猫都各有特色,惹人喜爱!”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美国华视总裁杨莲花用手机记录下圈舍中“踱来踱去”的大熊猫“安安”和一旁趴地酣睡的大熊猫“晶亮”,不禁感叹。经过熊猫基地的文创商店,她一口气买下“蓉宝”摆件等三款产品,准备...

    时间:06-11
  •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约见韩驻华大使 阐述中方对当前中韩关系的看法和立场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6月1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约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就日前韩方针对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同韩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会见交流所作不当反应提出交涉,表明严重关切和不满。  农融阐述了中方对当前中韩关系的看法和立场,指出邢海明大使同韩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是其职责所在,目...

    时间:06-11
  •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中国与委内瑞拉:迈向命运共同体》新书发布会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李双南)日前,《中国与委内瑞拉:迈向命运共同体》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举行。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委内瑞拉”研究中心合作编写,李怀亮院长和艾玛拉·格德尔主任担任主编,西班牙语出版,面向国际发行。  中国传媒大...

    时间:06-11
  • 一见·牢记总书记嘱托,“久久为功”干大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调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  观察这次调研,一路走来,“久久为功”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乌梁素海,指出“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在临河区国...

    时间:06-11
  • 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中哈媒体是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

      中新网新疆霍尔果斯6月11日电(古丽米娜·艾力哈孜)6月10日,哈萨克斯坦10余家媒体的20余名代表,受邀来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参加第二期中哈媒体沙龙,提前庆祝哈萨克斯坦大众媒体工作者日,并围绕“以媒为桥、共叙友好”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出席该活动并...

    时间:06-11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顺利合龙 实现多个世界首创→

      今天(6月11日)早上8点,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海底长城”正式合龙,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正式牵手”。  “海底长城”合龙 “深中牵手”成功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一航津安1”一体船的指挥...

    时间:06-11
  • 北京又添一家新使馆 洪都拉斯驻华大使馆开馆

      6月11日上午,洪都拉斯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开馆,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和中国外长秦刚共同为大使馆揭牌。  今年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中国台湾“断交”。次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确定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成...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