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在北京,四十个藏族孩子留下了风

2023-06-03 19:3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一凡 李晓喻 刘越

  这几天,北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青海玉树州儿童福利院的40个藏族孩子。他们从海拔4500米的家乡来到北京,像40颗种子被播撒到一片陌生又肥沃的土壤。

  也许孩子们还无法精准地描述,这次来到北京会从土壤里吸收到怎样的营养,但如果把镜头靠近一些仔细看,你会观察到一些微小的变化。

视频:跨越千里,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来源:中国新闻网

  -1-

  六一儿童节这天,高一学生闹增拉毛在北京迎来了自己第16个生日。女孩个头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内双的眼睛长着浓密的下睫毛,看上去时常在微笑。

  被问起爱好时,她说自己喜欢看书,余华的书,比如《活着》。等关系稍稍亲近一点之后,她会告诉你自己平时也听流行音乐,有一位非常喜爱的歌手偶像,最近才出的新专辑也听过了,虽然很多旋律和歌词都没有很理解,但就是喜欢。

  这几天,她鲜有时间戴上耳机,因为太多新奇的声音占据了耳朵。民族歌舞团的表演,新工体球赛的呐喊,她都一一记得。

  作为老师眼里的学霸,闹增拉毛在北京实现了一个愿望:看看“真正的大学”究竟长什么样。她又许下了新的愿望:除了大家健康、平安、开心,就是自己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最好是在武汉或者四川”,以后当一位好法官。

闹增拉毛在天安门广场。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北京留给她另一件珍贵的东西,是存在手机相册里很多植物的照片。她说家乡的植物生长得很慢,最近才刚刚开花,去故宫参观时,拍了很多柳树的照片。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柳树,之前只在姐姐的照片里见到过,“我家那边的树都是白杨,直直的一根,不像北京的树弯弯曲曲,长得温柔”。

视频:特别的节日!40名高原藏族孩子圆梦北京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去中央民族大学参观的路上,陪行的民大志愿者拍了拍一个男孩的肩,往路旁指了指,“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是不是好高?”

进入新工体时,阿斌抬头看向镜头。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那是民大的理工楼,一共15层。学生们日常在楼里上课,在一楼的咖啡馆聊天,在地下二层的大排练室里排舞唱歌。

  男孩扭过头,望着楼顶踉跄着张嘴“哇”出了声。楼层间的玻璃窗在阳光下发亮,男孩的眼睛也在发亮。他叫阿斌,今年14岁,会在你记住他的名字后,主动向你挥手问好,手上的蓝色手环会顺着细细的手腕滑到小臂。手环上有一圈藏文,不过他也说不清文字的含义。

  他最喜欢的地方是新工体运动场,行程里总共来过两次。一次是来和国安少年队踢交流赛,两队陌生的孩子一见如故,把汗水撒在了同一片绿茵。

  第二次是来当中超赛场上的球童。上场前要换藏族服装,他小心地把蓝色手环藏进袖子里,站在一旁的闹增拉毛说,那串藏文是经书里的文字,大意是祈求顺利与平安。

视频:作为球童入场工体是什么感受?玉树足球少年:“开心!激动!”来源:中国新闻网

  -3-

  12岁的女孩索南拉吉个子很高,梳着塌塌的麻花辫都能比同龄的男孩高个半头。

  她在集中精神时习惯把食指和中指压在嘴唇中间,比如在民族歌舞团参观时,就望着满墙舞蹈演出的照片呆看很久,差点没跟上伙伴们的步伐。而当发现别人在注视自己后,她会顺势把手指一歪,用整个手掌捂住嘴巴,害羞地挡住脸上小小的笑窝。

  她喜欢鲜艳的颜色,故宫的“红”是她最爱的。她也喜欢精致的舞美,因为未来想成为一个舞蹈家,然后学开车,把福利院的老师们接到自己家。女孩早就在心里,偷偷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老师白玛拉毛在给索南拉吉(中)整理头发。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在民族歌舞团看表演时,扎西顿珠唱了《守望》。歌词唱道“阿妈总会摇着经筒守望,阿爸总会给我温暖微笑”,索南拉吉望着舞台,眼睛反射着舞美的光,亮亮的。等看到下一幕舞蹈,台上的小伙羞答答地追求爱人时,她又害着羞捂住了嘴巴。

  -4-

  初次见到乃美才仁的人,多少都会对他高高的颧骨和高高的个子留下印象。他有着最棱角分明的脸和最温柔的微笑,在故宫门口会张罗朋友们一起合影,也会经常提醒其他小朋友“记得说谢谢”。

  在去天安门看升旗之前,他捧着一把大白兔奶糖送给同行一天的记者,让她留着可以跑到人群前排再吃。之后每次再见到,他都会记得递一颗糖果。

少年捧着一把奶糖。中新网 刘越 摄

  当你问起这件事时,他会摸着头害羞着承认,说给很多哥哥姐姐都拿过糖。过了不到一分钟,他又会回过头来问,“所以记者哥哥姐姐们喜欢吃糖,对吗?”

  观看中超比赛的那一晚,每次比分焦灼时,周围的人都紧盯着赛场呐喊,乃美才仁则会拿出手机,拨通视频电话给自己在学校的室友,“机会很难得,希望让他也可以看到。”

  -5-

  玉树足球少年们的老师叫东周文德,今年33岁,小时候是孤儿,在福利院长大,与他的小球员们有着相似的童年。

  孩子们平时都会喊他“爸爸”,他也会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大家都要有梦想,并且拼尽一切努力去实现。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们,有的早早地放弃了学业,他却一直坚持下来了,“我也想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才能让自己走出来。”

两队孩子在绿茵场上合影。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带队来新工体,东周文德也和孩子们一样激动又紧张。阿斌他们和国安少年踢的交流赛,让他看到了两个队伍之间的水平差距,但“这是好事”。他记得国安的孩子评价玉树少年们“体能很强,在场上很能跑”,但在传球停球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或许是不适应草皮和足球的重量差别。

视频:最好的一天!40个藏族孩子圆梦工体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周文德说北京的足球好像和他们那边的不太一样,很轻,“踢起来飘飘的,是真的会飘”。在孩子们的交流赛之前,他也在新工体的场上开了几大脚,“左脚右脚都踢了,踢了两三脚”。

  关于孩子们的梦想,他说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也不用都是学习考试那一种,“以后去踢球也一样很好啊!”

  -6-

  6月2日晚,新工体的大屏播放了 “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的主题视频。影片中介绍,活动由中国新闻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挥部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中新公益协办。

  画面中,很多孩子聊到了未来想要做什么。大多数人的愿望关键词都是“守护”,眼神坚定的女孩想要当法官,个子高高的男生要当军人保家卫国。

更尕措忠和新朋友的拍立得合照。中新网 刘越 摄

  14岁的女孩更尕措忠说,自己想要当警察。

  她有一种羞涩的勇敢,在中央民族大学参观时,她会主动和志愿者说话。被问到以后想考什么大学,她眼睛就亮了,话也多了。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大学校园。当被问起大学给人的印象,有的孩子说“大”,更尕措忠则倚着墙,羞涩地笑着说,自己“想来北京上大学”,想来民族大学这样的学校。她悄悄说自己现在成绩在班上排第15名。“以后还要好好学习,考出更好的成绩”。

  被问道从北京得到了什么宝贵的东西,她抿着嘴笑一笑,然后说“遇见你们”。至于觉得在北京留下了什么,她还没有想好,可能爬完长城后就想到了。

  同样的问题,其他的孩子们给到了不同的答案。刚过完生日的女孩说要给北京留下祝福,在活动里交到朋友的男孩说把名字留在了北京。跑过绿茵场的小小球员说,给北京留下了风。

  他们不会忘了北京,北京也不会忘记他们小小羽翼留下的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循着总书记的讲述,一起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

      (人民日报客户端 制作:杨雪梅 任姗姗 周飞亚 王宇峰 王坎 余星馨)...

    时间:06-04
  • 东西问丨杨邦德:重庆白鹤梁题刻为何要与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遗?

      中新社重庆6月4日电 题:重庆白鹤梁题刻为何要与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遗?  ——专访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  作者 梁钦卿  位于重庆涪陵区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白鹤梁是长江中一道长1600米的天然石梁,梁上题刻记录了长江涪陵段1200余年间...

    时间:06-04
  • 40位藏族青少年结束北京之旅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题:40位藏族青少年结束北京之旅  作者 朱贺  40位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青少年4日结束北京参访之旅。这群平均年龄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自玉树州儿童福利院,日前通过“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来到北京参访交流,活动由中国新闻社、青海省玉...

    时间:06-04
  •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实验科学家

      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6月4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当天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上午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下午,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

    时间:06-04
  • 天天学习|“一总三分” 总书记亲自批准的这个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1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在兰台洞库了解馆藏精品版本保存情况。  |天天学习|“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

    时间:06-04
  • 首次沪港企业家圆桌会在沪举行 两地商会深化经贸合作

      中新网上海6月4日电(记者 范宇斌)上海市总商会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全面加强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4日在上海举行,双方将建立工作机制,增进协作交流,促进融合创新,深化沪港两地经贸合作。  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建立协作交流机制并成立协作机制委员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组织经贸团组互访、搭建交流平台、...

    时间:06-04
  • 广东绘就绿美“新图景” 生态宜居水平稳步提升

      中新网广州6月4日电(程景伟 林荫)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记者4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森林保护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宜居建设,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以来,广东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83万亩,社会各界义务植树201万株,启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80个...

    时间:06-04
  • 广东拟开展逾万项减排项目 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新网广州6月4日电(王坚 王子杰)记者4日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该厅已印发《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根据《方案》,广东计划对重点行业开展共计12600余项减排项目,加大VOCs和NOx减排力度。  ...

    时间:06-04
  •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实验科学家

      2023年6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相关实验科学...

    时间:06-04
  • 航天员邓清明家乡小学成立“航天中队” 亲人冀其回乡团聚

      中新社江西宜黄6月4日电(记者 姜涛)“跨越星辰大海表白中国航天”“家乡人民祝贺邓清明‘追梦者终圆航天梦’”……随着4日一早神舟十五号飞船带着“圆梦乘组”平安返回,航天员邓清明位于江西省宜黄县东陂镇的家乡,一条条庆祝的横幅鲜艳夺目。  4日一早,在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家中,大家提前守在电视...

    时间:06-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