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高招政策持续利好,考生成才路愈发宽广

2023-05-31 03:00:50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7高校联合发布招生信息

  高招政策持续利好,考生成才路愈发宽广

  ◎实习记者 裴宸纬 沈唯

  高考在即,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日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7所北京高校,举办高考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高考招生信息,全面解读了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专业、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招生咨询活动方案等。这7所高校均为教育部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实力强劲,行业特色鲜明。

  “新增6个招生专业和4个双学士学位招生项目,高考改革省区普通类专业录取实施零调剂”“继续实行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不变,允许大类分流后二次申请转专业”……记者通过梳理这7所高校的招生政策,发现招生政策越来越利好考生,考生成才成长路径越来越宽。

  培养方式更贴合社会需求

  在此次7所高校联合发布的招生政策中,跨学科培养被多所高校频频提及。如北京化工大学选拔成立20余个学科交叉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科研能力;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以“岐黄国医”为代表的“长学制”教育体系,探索“中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北京邮电大学实施跨学科融合创新的ICT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目前,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所需。”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向记者表示,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尤其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深度融合贯通。

  “与此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对于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使其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而且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陈伟说。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皓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认为,培养跨学科、交叉型的人才,实际上更加贴合当下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专业人才培养往往一个专业只培养一类人才,但现在很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学生具备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许多交叉学科是在时代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近年来,一些“长学制”的专业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今年也有不少高校的招生政策中提出了“长学制”的专业培养模式。如北京交通大学2023年詹天佑“3+5”本博直升试点班继续通过高考直接招生,持续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开设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2023年增加招生计划100人,并面向绝大多数省份招生。

  王皓表示,开设“长学制”是根据具体的专业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近几年学校对很多新生和家长进行了调研,发现超过90%的家长和学生希望学生本科毕业以后能进行深造。但他同时强调,这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考察也很严格,要求学生本科阶段要把基础学扎实,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选择更注重以人为本

  除了跨学科培养、“长学制”设置,各大高校在专业的分配和优化上也“煞费苦心”。为了让专业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几年许多高校一边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一边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开设新专业。如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将新增“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生时充分考虑考生的志愿填报意向,根据各地招生情况,推出了多种专业不调剂政策,并在学生入校后实行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招生继续实行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允许大类分流后二次申请转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本科普通批次有附条件零调剂和保志愿政策……

  王皓认为,专业不调剂实际上更人性化,如果强制性地让学生学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本科的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深造或就业的方向,甚至可以说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因此把学生强行安排到他不喜欢的专业是没有必要的,专业不调剂是出于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考虑,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负责。”

  陈伟也表示,这种更加人性化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校本身和专业学科的建设也有很大益处。“招生录取时不调剂、入校后转专业放开等政策和举措的实施,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以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调动学生学习和报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朝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坚定前行

      朝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坚定前行  (国际论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国与国之间畅通的“路”,意味着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政策、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加强合作。“路”的畅通带来外部机遇,也有助于各国盘活自身资源  “要致富先修路”,我最早听说这句话时还是...

    时间:05-31
  • 深化务实合作 助力地区发展

      “中亚国家同中国建交31年来,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中亚国家与中国深化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拉希德·尤苏波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期待在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下,六国加强在政治、经济、贸易、人文、科技、教育...

    时间:05-31
  • 金壮龙会见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京会见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双方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交换意见。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办公厅...

    时间:05-31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炒作中方“拒绝”两国防长会晤提议事答记者问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炒作中方“拒绝”两国防长会晤提议事答记者问。  记者:据报道,美国防部称,中方拒绝美方有关在新加坡举行两国防长会晤的提议。此外,美方还称中方近年来多次拒绝美方关于两军各层级交流的请求。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谭克非:中...

    时间:05-31
  • 冯飞当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小明当选海南省省长

      海南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冯飞当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小明当选海南省省长  5月31日上午,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会议选举冯飞为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选举刘小明为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

    时间:05-31
  • 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6日起在福建举办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朱贺 李晗雪)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5月31日在北京表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6日起在福建举办。  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朱凤莲就本届海峡论坛有关情况应询介绍,6月17日将举办论坛大会,主会场设在厦门,有关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举办相关活动。目前各项筹...

    时间:05-31
  • 台湾高尔夫球教练耕耘大陆十年:未来可期

      中新社福州5月31日电 题:台湾高尔夫球教练耕耘大陆十年:未来可期  作者 郑江洛  台湾青年刘宗鑫是一名跨海来到福州的高尔夫球教练,“在大陆发展,大家非常认可我所做的事”。他表示,接下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国际级教练。  刘宗鑫曾是台湾新北市一名高尔夫球教练。他3岁时,父亲就带他去高尔夫球...

    时间:05-31
  • 智“汇”中关村 纵论大趋势

      焦点访谈:智“汇”中关村 纵论大趋势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5月25日到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从2021年开始,中关村论坛正式升级为面向全...

    时间:05-31
  • 自然资源部通报长春神鹿峰景区违法用地问题调查处理结果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0月,自然资源部公开挂牌督办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神鹿峰景区违法用地问题。按照《自然资源部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违法违规案件办法》规定,现将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  神鹿峰景区项目位于长春市双阳区山河街道,建设单位为吉林中庆神鹿文化旅游投资...

    时间:05-31
  • 公安部:当前农村赌博呈现诱惑性、欺骗性较大等五大特点

      中新网5月31日电 公安部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开展“清风2023”专项行动工作举措及成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二级巡视员亓希国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在公安机关持续打击整治下,农村赌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从“清风2023”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看,赌博案件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易发多发,主要...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