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探访中国航空试飞“国家队”:如何以科技创新实现量变与质变?

2023-05-30 19:2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5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近期于中国内地上映的电影《长空之王》让公众目光再次聚焦飞行试验。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试飞水平上升到新的阶段,航空试飞实现跨越式发展,背后是科技创新带来的驱动力。

  正值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之际,中新社记者走进位于西安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以下简称:试飞院),探访这支航空试飞“国家队”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量变与质变。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创建于1959年,是中国唯一经过国家授权的国家级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主要承担军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的鉴定试飞及民机适航审定试飞等工作。百余型飞机、数十型发动机、3000多项机载设备先后从这里走出“考场”,飞上蓝天。

  提质增效是试飞院近年来发展的亮点之一,一个直观的变化在于试飞任务量的快速增长。

  就在本月28日,C919国产大飞机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去年试飞期间,4架C919飞机来到试飞院“赶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多项关键试飞科目。

  试飞院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方自力介绍说:“近些年,试飞任务的体量与规模有了巨大的增长,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试飞工作如何实现“量变”提出的更高要求?科技创新成了试飞院有效应变的“不二法门”。

  “我们一直在探索5G技术在试飞工作中的转化。”试飞院测试所课题主管郭世伟表示,目前,科研人员已经运用5G技术实现了试飞数据在线下载,飞机在云端时便可将数据高速传输至“云端”,改变了以往飞机落地后再上机“拷数据”的方式。

  与此同时,试飞工程师还将部分算法上传,大大节省了后期飞行数据的处理时间。

  试飞是航空工业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口,运行周期长,经历环节多,面临风险大。在工作量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如何同时把控住试飞工作的“效率关”和“质量关”更显重要,突破口同样在于科技创新

  在机库中,中新社记者看到航空维修技师正在使用无纸化的MRO管理系统。只需一块巴掌大小的屏幕,机务人员就可以对本岗位的全工作流程进行跟踪管理,查阅相关工作记录。“不需要拿着很多纸质工卡到现场去工作,很便捷。在工作过程中,包括图片、文字,都能实时看到。”

  “MRO管理系统是试飞机务保障模式创新的一部分,”在试飞院机务部工作的黄准说,“经过几年保障模式创新实践,保障效率总体提升25%以上,对于新质维修技术应用,我们也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新时代的变革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试飞院见证了中国飞行试验在机型领域的多项突破,包括完成向舰载试飞的跨越,开拓无人机试飞领域,实现民用飞机全面、完整、系统的试飞等。一大批新型飞机、发动机等航空装备完成试飞,获得飞上蓝天的“许可证”。

  面对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开启数字化、智慧化试飞模式,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并驾齐驱”乃至“局部领先”,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飞行试验发展的驱动力,将为更多中国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铺就通天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学习卡丨闯关破“卡”,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家精神

      大桥挺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

    时间:05-31
  • 瞭望丨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

      ◇作为一种鲜明品格,勇于自我革命源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贯穿党的历史;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勇于自我革命是一种敢于刀刃向内、自剜腐肉的勇气和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保持和激发自身旺盛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时代价值,深刻揭...

    时间:05-31
  • 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时间:05-31
  • 戴眼镜的教授上太空 “航天梦”离普通人更近了

      浩瀚太空又一次迎来中国人的身影。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中国航天员成功飞天,这其中就包括那位戴眼镜的36岁大学教授桂海潮。如果不是航天员这个身份,他或许只是我们身边一位貌不惊人的青年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位“身边人”的参与,让屏幕外的网友们在观看这场飞行任务时多了几...

    时间:05-31
  • “百日冲刺”,毕业生就业如何“乘风破浪”

      “你要应聘语文教师,请先大声朗诵一首诗歌。”5月26日,在广西大学举办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广西分会场)首场招聘会上,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的面试官巫桂山向求职学生提了这样的要求。  显然,这超出了对方的预料,同学愣了几秒后磕磕绊绊地背了一首。在巫桂山看来,朗诵一首诗歌不仅是考察...

    时间:05-31
  •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教育强国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教育强国建设方向  新华社记者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时间:05-31
  • 看图学习丨科技自立自强 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9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神舟载人飞船到“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再到中国空间站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这些屡屡刷新纪录的重大成果,见证了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中国精度、中国广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极为...

    时间:05-31
  • 大数据观察:普惠托育,托举幸福童年

      普惠托育,托举幸福童年(大数据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搭建智慧托育信息平台,发展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各地积极探索多样化普惠...

    时间:05-31
  •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城市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城市(人民时评)  上海杨浦大桥,主塔预应力束、斜拉索、横梁等设施实现数字编码,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数字体征”一目了然;“泉城”济南,四维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平台,自动“剖切”地层结构、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轨道交通线路适宜性分...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