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十八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2023-05-29 19:51:2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意见》要求,要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同时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并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

  《意见》要求,要做好相关改革衔接。严格竞赛活动管理,指导各竞赛组织方在竞赛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参赛学生家国情怀;突出集体主义教育,为参赛学生未来从事有组织科研打牢思想基础。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坚持素养立意,强化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教育力争3—5年有突破性进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今天(5月29日)表示,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意见》实施,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意见》明确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排查指导。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

  同时,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集成全国各类科学教育资源。通过“菜单式”“自助型”等模式,实现科学教育资源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对接,进一步推广优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利用效率。

  《意见》还要求强化宏观调控,将各类项目和有形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

  安排建设“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等项目。同时,部署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为确保《意见》取得实效,还将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科普进万家行动”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教育部:约八成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中等及以上水平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全面加强。目前,约八成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

  如今,我国一至九年级均已开设科学课,独立设置信息科技、劳动课程。2022年,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比2012年分别增长45.41%、22.36%、9.8%。

  在师资建设方面,2022年全国小学专任科学教师总量比2012年增长了35.3%,初高中理科类教师稳中有增。

  在校外场所建设和科学实践活动方面,目前全国千余个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近万个乡村少年宫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

  最新一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约八成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在最近一次举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国参测的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在所有参测国家(地区)中均名列第一。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科创盛事 多方共享——2023中关村论坛各项活动异彩纷呈

      作为中关村论坛今年首设的女性平行论坛,以“前沿科技她力量”为主题的科技女性创新论坛5月28日在京举行。论坛向全球科技女性发出“携手一起向未来”的倡议。2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两院女院士等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相继作主旨演讲或参与圆桌讨论,共话女性科技创...

    时间:05-30
  •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有了行动指南

      十八部门联合发文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有了行动指南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29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

    时间:05-30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新网酒泉5月30日电(记者 马帅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6时42...

    时间:05-30
  • 黄伟芬详解神舟十六号乘组阵容:如何选拔?忙什么?饮食如何?

      中新网酒泉5月30日电(记者马帅莎)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执行此次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分别是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指令长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和桂海潮都是首次飞行。  据悉,这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飞天,神十六乘组也是...

    时间:05-30
  • 跨代组合 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眼中的彼此是啥样?

      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在为期5个月的太空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一起配合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一批航天员和三批航天员的首次跨代合作,20岁的年龄差,并没有让他们之间产生距离,乘组三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为了飞天梦想,站在同一个起点,准备...

    时间:05-30
  • 神舟十六号飞船成功发射 中国空间站新阶段首次载人飞行有何特点?

      中新网酒泉5月30日电(记者 马帅莎)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着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完成建造,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作为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任务有何特点?  中国空间站新阶段首艘...

    时间:05-30
  • 32把锁同步解开 长二F火箭如何“开门”送“乘客”安全“下车”?

      中新网酒泉5月30日电 (马帅莎 王海露 桑茜)5月3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有着“神箭”美誉的长二F火箭是中国现役唯一载人运载火箭。当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整流罩作为一个保护罩,将卫星、飞...

    时间:05-30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在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下持续挖掘人才红利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2022年人口规模同比减少85万人,是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变化之下,公众难免会担心:中国的“人口红利”还存在吗?这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指出,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会保持人口规模巨大的...

    时间:05-30
  • 祝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

    时间:05-30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