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青听·两岸】台青在大陆创业:像鱼缸里的鱼回到了大海

2023-05-29 16:25: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马壮 陈文韬)越来越多的台青选在来到大陆创业,他们背靠祖国,在祖国大地织梦。近日,3名台湾创业青年做客中国新青闻网《青听·两岸》栏目,分享了他们在大陆创业的经历。

台青李伟国、范姜锋、徐韬做客中新网《青听·两岸》栏目。曹淼欣 摄

  李伟国,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灿工场董事长、四川葳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今年是他来到大陆发展的第七个年头。他曾在台湾工作过5年,那时的他看到了工作的天花板,因此决定要来大陆试一试。

  2016年,刚来大陆的李伟国选择了在北京发展,加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置业顾问。2017年,李伟国加入华灿工场,着手负责两岸青年创业孵化的工作。2022年,李伟国在成都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策划公司。

  回顾在大陆的7年,李伟国不仅见证了自己事业上变化,同时还见证了大陆为便利台湾同胞“登陆”发展推出的各项措施。

  李伟国平常也会将自己在大陆发展的点滴分享在朋友圈,“我选择到大陆来发展,做服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而且有社会使命感。”

  “成就感”“荣誉感”“满足感”……这些是李伟国来大陆发展的感触,他表示,自己也会继续努力打造更多台湾青年“登陆”的成功案例,希望自己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载入台湾青年的一份力量。

  还有一名台湾青年,放弃了在台湾的稳定工作,选择安家厦门。他就是厦门台协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

图为范姜锋。本人供图

  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创业感受,范姜锋概括为“勇立潮头”。他创办的公司已为大量台青来大陆创业提供帮助,在帮扶台青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地突破自己。

  早在2009年,范姜锋被外派到厦门工作3年。在这3年里,他感受到大陆的经济腾飞、看到了大陆的广阔机遇。回到台湾后的范姜锋,岛内的工作氛围让他意识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14年,他毅然离开台湾来到厦门。

  来到厦门后,范姜锋思考自己的创业道路该怎么开始?他选择了活动、品牌策划行业。“登陆”第一年他便取得了在台湾难以达成的目标。随后他开始思考如何能让更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安居乐业,实现真正的落地生根,由此,范姜锋开始做起台青创业基地。

  在帮扶台青创业的过程中,范姜锋寻找更适合台青发展的项目,例如文创、新媒体、乡村振兴等。在做好创业基地的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为台青提供资本的支持,并于2022年9月成立了有范基金。

  范姜锋说,我们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台青知道,“大陆是一个可以让你跃升,或者说让你站上另外一个平台,另外一个视野的一个地方”。

  台青徐韬,北京智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大学毕业后,他收到大陆同学邀请,来到北京创业。

  因为不了解大陆的市场,徐韬来到大陆发展也经历了创业的困难。曾经10个月几乎发不出工资,每天吃着泡面、住在8平米的合租房里。他的父母对此产生怀疑:来大陆创业是不是被糊弄了?

  短暂的困难没有打败徐韬,他坚信自己的创业项目符合大陆发展的需求。目前,他公司所开发的APP也接近百万的注册用户,每个月有数十万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工作

图为徐韬。本人供图

  这两年,徐韬在创业上也做了一些成绩,他也抓住机会向身边的台湾朋友们分享来大陆创业的收获。

  徐韬形容自己曾经在台湾创业的时候像金鱼缸里的鱼,虽然能活着,但是受限。来到大陆创业后,他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大海,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大海才是鱼该待的地方,我感觉自己回到了家。”徐韬说。

  来北京后的他,有了新的归属感,他不仅是一个新北京人,甚至整个大陆都是自己的家。他感叹,很想将自己来大陆的感受分享给每一位朋友,“不要把自己当做外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时间:05-29
  •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聚焦湖北

      中新网武汉5月29日电 (记者 梁婷 张芹)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湖北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将于5月30日在武汉举行。此次专题宣介会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理念、新格局”。  29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湖北...

    时间:05-29
  • 李家超向进入国家预备航天员复选的香港候选对象表示祝贺

      中新社香港5月29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9日在社交媒体上向进入国家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复选阶段的香港候选对象表示祝贺。他表示,国家首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充分体现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以及对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认同。  截至今年3月,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

    时间:05-29
  • 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中新社酒泉5月29日电 题: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这或许是桂海潮与其他中国航天员在外表上最明显的区别。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公布,桂海潮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对媒体的镜头,他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

    时间:05-29
  • 再探苍穹,景海鹏将成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

      中新社酒泉5月29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5月29日,东风航天城问天阁,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一同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将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图为指令长景海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

    时间:05-29
  • 中方:对半导体等产业合作人为设置障碍,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最大的风险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人为干扰市场行为,将正常的经贸活动政治化,对半导体等产业合作人为设置障碍,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最大的风险。  当天有记者提问,27日,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在美国举行,国际供应链协议谈判已基本结束。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

    时间:05-29
  • 宋庆龄生平展改陈后在北京重新开放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张晓曦)宋庆龄生平展改陈后,29日在北京重新开放,其中近50件文物为首次展出。  与会领导嘉宾当天来到位于北京市后海北沿的宋庆龄同志故居,向宋庆龄汉白玉雕像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党为国为民波澜壮阔、伟大光荣的一生。...

    时间:05-29
  • 秦刚同津巴布韦外长沙瓦举行会谈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29日在北京同津巴布韦外长沙瓦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中津建交40多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传统友谊始终坚如磐石,始终是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好兄弟和好伙伴。中方愿同津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推动...

    时间:05-2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拟构建超大规模算力底座

      中新社韶关5月29日电 (王坚 王子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29日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算力网大会(下称“算力网大会”)上透露,中国拟构建超大规模国产化算力底座,打造国产化AI通用大模型,实现“算力-数据-算法”全链条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源开放。 ...

    时间:05-29
  • 中方是否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更具体倡议?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针对中方是否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更具体的倡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将继续加强与各方对话交流,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作出中国贡献。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刚刚结束了对乌克兰等国的访问...

    时间:05-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