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郭华东院士:CBAS六大成果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2023-05-27 21:0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全球首个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专业科研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在北京揭牌成立近2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果?国际影响如何?

  中国科学院院士、CBAS主任郭华东5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给出答案称,CBAS已取得“建成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SDG)大数据平台系统”“研制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构筑全球伙伴关系计划”等六大成果,并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郭华东院士对CBAS的六大成果予以介绍说,一是建成全球首个SDG大数据平台系统。包括建成SDG大数据云基础设施、SDG大数据平台门户、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数字地球原型系统。其中,SDG大数据云基础设施拥有50PB存储、2PF高性能计算、10000CPU核心云计算能力,同时,突破SDG大数据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数据管理引擎、智能分析引擎和可视化引擎等系统软件,以及开发15个机器学习模型、150余算法工具,云化集成100余款工具软件等。

郭华东院士在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CBAS重要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二是研制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针对多个SDG目标,该卫星微光、热红外、多谱段三载荷有效保障全球数据获取效能,并面向全球开放,已成为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的务实举措之一。

  三是研制并分享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产品。2022年4月,发布系列“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数据产品”;2022年9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CBAS研制的6套SDG产品,为各国更好实现粮食安全、陆地生态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支持;2023年3月,联合国水事会议期间,CBAS向联合国大会主席赠送7套全球水资源数据产品。

  四是完成4个年度SDG指标评估并发布国家报告。聚焦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可持续发展目标,CBAS从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4个尺度,展示地球大数据在数据产品、方法模型和决策支持3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和监测评估成果。这4个年度报告累积84套数据产品、54种方法模型、75个决策支持建议,形成106个亮点成果。

  五是形成SDG地球大数据评估国际服务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地球大数据评估方法体系,填补了14个指标数据空缺,实现40个指标的大尺度、高时效、细粒度监测,首次实现中国56个指标综合评估,并与联合国机构开展务实合作,在联合国重要报告与全球事项中推广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六是构筑全球伙伴关系计划。CBAS全球伙伴关系计划于2022年9月启动,首批来自全球三大洲的14家伙伴机构加入,包括联合国相关机构、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所和国际组织。

  目前,CBAS正在实施全球发展倡议第28项成果清单,开展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研究、发起成立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ASSA)、研制并分享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数据及信息方案等工作。其中,在研制并分享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数据及信息方案方面,研制并发布SDG全球数据产品,面向全球提供数据产品服务;编撰《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报告》,服务于全球发展倡议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期评估。

  郭华东指出,2023年2月,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到中国科学院参访CBAS时表示,中方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展的科学研究,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2023年3月至5月,CBAS三次受邀参加联合国会议。

  “作为向全球开放的国际研究机构,CBAS欢迎中外专家和学者共同开展SDG大数据研究,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郭华东院士强调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北熊猫馆装修升级 思嘉和佑佑“燎锅底儿”

      中新网哈尔滨5月28日电 (记者 王琳)位于中国最北端的亚布力熊猫馆于28日发布消息,该馆室外活动场设施现已全新升级,大熊猫思嘉和佑佑撸大串儿、燎锅底儿,沉浸式享受“东北风”新生活。  2016年7月,这对国宝从四川“跳槽”到黑龙江。它们都是“熊猫盼盼”的后代,佑佑是15岁的“帅小伙”,曾作为“世博...

    时间:05-28
  • 神舟十六号完成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今天(5月28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8时30分许,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

    时间:05-28
  • 春争日夏争时 夏收时间到!来看小麦、马铃薯、金银花丰收现场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我国多地夏收正在火热进行。  河南焦作  250万亩小麦即将开镰收割  目前,河南焦作的250万亩小麦正处于灌浆后期,这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麦子即将成熟之际,焦作市投入的6000台收割机正蓄势以待,静等开镰收割、颗粒归仓。  在焦作市博...

    时间:05-28
  • 仓房升级改造、储粮新技术应用……节粮减损还可以这么做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来继续关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数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储粮损耗率控制在正常合理水平,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

    时间:05-28
  • 中国科学院启动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今年“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5月28日在北京启动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今年诞辰百年的15位院士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同期举办的院士风采展全国巡展也正式拉开序幕。  中科院副院长常...

    时间:05-28
  • 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第八指导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重庆、江西实际,迅速启动、靠前指导,全面精准、严督实导,推动两地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做好指导工作,第八指导组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全组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

    时间:05-28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破解共同发展难题——习近平主席致2023中关村论坛的贺信引起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主席向2023中关村论坛发来的贺信在与会人士和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加大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共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创新,让科技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本届中关村论坛共有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近120位顶尖专家将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习...

    时间:05-28
  • 【每日一习话】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近平: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荡涤一切附着在党肌体上的肮脏东西,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

    时间:05-28
  • 学习卡丨如何深入调查研究?跟总书记学习“五字诀”

      中共中央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曾要求,调研工作务求 “...

    时间:05-28
  • 神舟十六号完成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今天(5月28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时间:05-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